螺丝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80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起子头包括套筒和前轮架;柄部包括柄体和后轮架,前轮架与减速器行星齿轮轴及减速器行星齿轮连接;后轮架与增速器行星齿轮轴及增速器行星齿轮连接,减速器行星齿轮与增速器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芯轮,芯轮包括轮辐、前轮芯和后轮芯,减速器行星齿轮与前轮芯相啮合;增速器行星齿轮与后轮芯相啮合,减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前齿圈的内部,前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增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后齿圈的内部,后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辐上设置有结合子,结合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前齿圈的外部设置有前滑套;所述的后齿圈的外部设置有后滑套,前滑套与后滑套相互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松开或拧紧螺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紧固螺丝的螺丝起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丝起子一般有普通的手动螺丝起子和以电或气驱动的自动螺丝起子两 大类。普通的手动螺丝起子对于比较大的螺丝或者经久锈死的螺丝几乎没有办法,而在松 开之后或者拧紧之前又需要拧若干圈,不仅费力而且效率低。以电或气驱动的自动螺丝起 子不仅需要电源或气源,而且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时省力、高效,而且成本较低的螺丝 起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所 述的起子头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套筒和前轮架;所述的柄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柄体和后轮 架,前轮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孔,每个孔中活动设置有减速器行星齿轮轴,减速器行星齿轮 轴上固定设置有减速器行星齿轮;后轮架上也至少设置有一个孔,每个孔中活动设置有增 速器行星齿轮轴,增速器行星齿轮轴上固定设置有增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与增 速器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芯轮,芯轮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固定设置有前轮芯和后轮芯,减 速器行星齿轮与前轮芯相啮合,增速器行星齿轮与后轮芯相啮合;前齿圈套装在前轮架的外部,减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前齿圈的内部并且与前齿圈的 内齿相啮合,所述的前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齿圈前端齿和前齿圈后端齿;后齿圈 套装在后轮架的外部,增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后齿圈的内部并且与后齿圈的内齿相啮合,所 述的后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后齿圈前端齿和后齿圈后端齿;芯轮的轮辐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中活动设置有结合子,结 合子的前端设置有与前齿圈后端齿相配合的齿,结合子的后端设置有与后齿圈前端齿相配 合的齿;前齿圈与芯轮之间设置有将前齿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前限位装置,后齿圈与芯轮 之间设置有将后齿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后限位装置;前滑套套装在前齿圈及前定位装置的外部,在前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前齿圈前端 齿相配合的齿;后滑套套装在后齿圈及后定位装置的外部,在后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后齿 圈后端齿相配合的齿;所述的前滑套与后滑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结合子活动设置在前 滑套与后滑套内,并且前滑套、后滑套及结合子之间设置有能使结合子随着前滑套和后滑 套一起沿轴向滑动、结合子又能自由地环向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的前轮架上沿环向均勻设置有三个孔,三个减速器行星齿轮轴对应设置在三 个孔中,每个减速器行星齿轮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减速器行星齿轮;所述的后轮架上沿环 向均勻设置有三个孔,三个增速器行星齿轮轴对应设置在三个孔中,每个增速器行星齿轮 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增速器行星齿轮。所述的驱动结构的具体方式为在结合子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凸台,在后滑套的内 壁上设置有一个圆环状滑槽,凸台活动设置在该滑槽内。所述的前限位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前齿圈与芯轮的轮辐前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 的限位凸台,前限位套套装在这两个限位凸台之间;后齿圈与芯轮的轮辐后端也分别设置 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凸台,后限位套套装在这两个限位凸台之间。所述的柄体与后轮架之间通过销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普通起子费力、低效,而电动起子需要电源或气源、 成本高的弊端,具有省力且高效、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处于加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处于增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减速器行星齿轮、芯轮、结合子及后齿圈之间的安装结 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前齿圈和减速器行星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后齿圈和增速器行星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芯轮和结合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前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中后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起子头,11、套筒,12、前轮架,2、柄部,21、柄体,22、后轮架,23、销,3、减速 器行星齿轮轴,4、减速器行星齿轮,5、芯轮,51、轮辐,52、前轮芯,53、后轮芯,54、前芯轮凸 台,55、后芯轮凸台,6、前齿圈,61、前齿圈前端齿,62、前齿圈后端齿,63前齿圈凸台,64、前 齿圈孔,7、增速器行星齿轮轴,8增速器行星齿轮,9、后齿圈,91、后齿圈前端齿,92、后齿圈 后端齿,93、后齿圈凸台,94、后齿圈孔,10、结合子,101、凸台,13、前滑套,14、前限位套,15、 后滑套,16、后限位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螺丝起子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9所示,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1和柄部2,所述的起子头1包括 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套筒11和前轮架12,在使用时,可根据螺丝的不同型号,将对应形状的 批头套装在套筒11的内部,所述的柄部2包括柄体21和后轮架22,所述的柄体21与后轮 架22之间通过销23固定连接,所述的前轮架12上沿环向均勻设置有三个孔,三个减速器 行星齿轮轴3对应活动设置在三个孔中,每个减速器行星齿轮轴3上分别固定有减速器行 星齿轮4 ;所述的后轮架22上沿环向均勻设置有三个孔,三个增速器行星齿轮轴7对应活 动设置在三个孔中,每个增速器行星齿轮轴7上分别固定有增速器行星齿轮8 ;如图1、图3 所示,减速器行星齿轮4与增速器行星齿轮8之间设置有芯轮5,如图6所示,所述的芯轮5 为一体结构,包括轮辐51,芯轮5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固定有前轮芯52和后轮芯53,前轮 芯52位于三个减速器行星齿轮4的中心位置,并且与三个减速器行星齿轮4均相啮合;后轮芯53位于三个增速器行星齿轮8的中心位置,并且与三个增速器行星齿轮8均相啮合;如图4所示,减速器行星齿轮4位于前齿圈6的内部并且与前齿圈6的内齿相啮 合,如图7所示,所述的前齿圈6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齿圈前端齿61和前齿圈后端齿 62,前齿圈的前壁中心设置有一个前齿圈孔64,前轮架12的前端穿过前齿圈孔64,使前轮 架12套装在前齿圈6的内部;如图5所示,增速器行星齿轮8位于后齿圈9的内部并且与 后齿圈9的内齿相啮合,如图8所示,所述的后齿圈9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后齿圈前端齿 91和后齿圈后端齿92,后齿圈的后壁中心设置有一个后齿圈孔94,后轮架22的后端穿过后 齿圈孔94,使后轮架22套装在后齿圈9的内部;如图3、图6所示,轮辐51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分别活动设置有 结合子10,从而实现结合子10与轮辐51之间的环向锁定,两个结合子10均可在凹槽内沿 轴向滑动,每个结合子10的前端均设置有与前齿圈后端齿62相配合的前端齿,每个结合子 10的后端均设置有与后齿圈前端齿91相配合的后端齿;前齿圈与芯轮之间设置有将前齿 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前限位装置,所述的前限位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前齿圈前端齿61低于 前齿圈后端齿62,前齿圈前端齿61与前齿圈后端齿62之间形成一个前齿圈凸台63——参 见图7所示,轮辐51的外壁前端设置有前芯轮凸台54,前限位套14套装在前齿圈凸台63 与前芯轮凸台54之间,前限位套14分为上前限位套和下前限位套,上前限位套和下前限位 套之间通过螺纹固定,所述的前限位套14位于前滑套13与前齿圈6及轮辐51之间的间隙 内;后齿圈与芯轮之间设置有将后齿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后限位装置,所述的后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子头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套筒和前轮架;所述的柄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柄体和后轮架,前轮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孔,每个孔中活动设置有减速器行星齿轮轴,减速器行星齿轮轴上固定设置有减速器行星齿轮;后轮架上也至少设置有一个孔,每个孔中活动设置有增速器行星齿轮轴,增速器行星齿轮轴上固定设置有增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与增速器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芯轮,芯轮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固定设置有前轮芯和后轮芯,减速器行星齿轮与前轮芯相啮合,增速器行星齿轮与后轮芯相啮合;前齿圈套装在前轮架的外部,减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前齿圈的内部并且与前齿圈的内齿相啮合,所述的前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齿圈前端齿和前齿圈后端齿;后齿圈套装在后轮架的外部,增速器行星齿轮位于后齿圈的内部并且与后齿圈的内齿相啮合,所述的后齿圈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后齿圈前端齿和后齿圈后端齿;芯轮的轮辐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中活动设置有结合子,结合子的前端设置有与前齿圈后端齿相配合的齿,结合子的后端设置有与后齿圈前端齿相配合的齿;前齿圈与芯轮之间设置有将前齿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前限位装置,后齿圈与芯轮之间设置有将后齿圈与芯轮相互限位的后限位装置;前滑套套装在前齿圈及前定位装置的外部,在前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前齿圈前端齿相配合的齿;后滑套套装在后齿圈及后定位装置的外部,在后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后齿圈后端齿相配合的齿;所述的前滑套与后滑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结合子活动设置在前滑套与后滑套内,并且前滑套、后滑套及结合子之间设置有能使结合子随着前滑套和后滑套一起沿轴向滑动、结合子又能自由地环向转动的驱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泰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