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奈达铂原料杂质的检验方法,具体是: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为: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添加了二乙胺或三乙胺的水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合物;检测波长为205~222nm;柱温为20~45℃;流动相流速为0.5~2.0ml/min;2)样品溶液的配制:采用流动相将样品配制成为含奈达铂0.5~2mg/ml的溶液,并置2~8℃条件下避光保存;3)测定:将5μL~20μL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简便、快速、稳定的检测奈达铂原料中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奈达钼原料杂质的检验方法,更具体的说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奈达钼生产过程中或者是奈达钼产品中杂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奈达钼属抗肿瘤药,于1995年6月首次获准上市,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小细胞和 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奈达钼(Nedaplatin)的毒性谱 与顺钼不同,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但其肾毒性和胃肠道副反 应与顺钼比较有所降低,无交叉耐药性,选择性释放药物及良好的可溶性等优点。临床试验 中发现奈达钼对广泛实体瘤有效,对头颈部肿瘤40%以上的有效率,优于顺钼,对食道癌有 效率大于50%,较顺钼高约20%,对子宫颈癌也有40%以上的有效率,为这些肿瘤患者提供了 新的有效的临床选择。奈达钼原料中活性成分峰在传统的色谱检验系统中保留时间很短,杂质很难分 开,且色谱检验系统稳定性差,流动相、溶剂、柱温及色谱柱等因素的轻微变化就会对于检 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不能适用于相关杂质的检出。同时,传统的色谱检验系统需要较 长的平衡时间,而且对传统的色谱柱损伤很大,耗费成本较大,必须摸索出一种合理的色谱 系统,制订出简便、快速、稳定的杂质检验方法,以便有效地控制本品质量。CN200910094394. 0公开了钼类抗癌药物顺钼、奥沙利钼、奈达钼等涉及产生碘化 银沉淀钼配合物制备过程中银的控制方法,没有对上述技术缺陷的改进建议。CN200710020343. 4公开了一种含银量极低的奈达钼的制备方法,没有对上述技术 缺陷的改进建议。CN200710020326. 0公开了一种奈达钼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的色谱检 验系统中保留时间较短,杂质分离不理想,色谱检验系统稳定性不佳,流动相、溶剂、柱温及 色谱柱等因素对于检测结果影响较大。CN200710022407. 4公开了一种精制奈达钼的方法,没有对上述技术缺陷的改进建 议。CN200810058604. 6 及 CN200910094048. 2 公开了抗肿瘤药物奈达钼 C2H8N2O3Pt 的 制备方法,没有对上述技术缺陷的改进建议。《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8期1375 1378页报道了奈达钼的新合成方法、晶体结 构和热稳定性,没有对上述技术缺陷的改进建议。《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1期131 133页报道了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奈达 钼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其中采用的色谱检验系统中保留时间较短(4min左右),杂质分 离不够理想,由于添加了较多量的枸橼酸,色谱检验系统需要较长的平衡时间,且稳定性不 佳,流动相、溶剂、柱温及色谱柱等因素对于检测结果影响较大。《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年31卷10期457 458页报道了奈达钼的HPLC测定 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奈达钼的含量。采用SpherisorbNH2柱,以40mmol/L磷酸二氢钾一乙腈(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奈达钼的保留时间虽有延长,但奈达钼与有 关物质(即杂质)仅能初步分离,杂质检出个数较少,存在有害杂质未检出可能给患者临床 用药安全带来的隐患。另外,使用了成本更高的NH2柱,同时以较高浓度的盐溶液作为流动 相,色谱检验系统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该流动相而且对NH2柱损伤很大,耗费成本较大。《BiomedicalResearchonTraceElements》1993 年 4 (2)期中 49 50 页 《HPLC/ICP-AESmethodforthe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cis-diammine(glycolato) platinumanditsmetaboliteinurine))中报道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 定顺钼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没有对上述技术缺陷的改进建议。现有公知技术均没有对以上缺陷提出改善的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奈达钼的杂质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 可以延长奈达钼原料中活性成分峰在色谱检验系统中的保留时间,将杂质更好的分开,减 小流动相、溶剂、柱温及色谱柱等因素变化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缩短色谱检验系统平衡时 间,提高色谱柱的耐用性,从而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可以简便、快速、稳定的检测奈达钼 原料中的杂质,以便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避免了有害杂质未检出可能给患者临床用药安 全带来的隐患。奈达钼的化学名称为(Z) —二氨(羟基乙酸-01,-02,)钼,结构式为 分子式=C2H8N2O3Pt 分子量303. 18。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奈达钼原料中的杂质,采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为填充剂,可以延长奈达钼原料中活性成分峰在色谱检验系统中的保留时间,将杂质更好 的分开。流动相对实验结果中杂质的分离度及峰形有很大影响,在传统色谱检验系统中, 流动相比例或PH值的轻微变化就会对于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不能适用于相关杂 质的检出。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实验,发现以水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合物(体积比例为60 40 99 1)为流动相检测奈达钼的杂质效果很好。更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发现,当水与乙腈或甲醇混 合物的体积比例为70 30 99 1)为流动相效果更好,在流动相中加入二乙胺或三乙胺可 以提高杂质的分离度并改善峰形,且以添加流动相总体积0. 005% 0. 量的二乙胺或 三乙胺为佳。采用这样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溶剂、柱温及色谱柱等因素变化对于检测结果 的影响极小,色谱检验系统平衡时间被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色谱柱的耐用性,在降低检测 成本的同时可以简便、快速、稳定的检测奈达钼原料中的杂质。奈达钼溶液稳定性较差,采用传统色谱检验系统,不论是采用水还是流动相作为 溶剂,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杂质明显增加,即便是在2 8°C的低温条件下保存也是如此,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实验,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动相将样品配制成适当浓度的奈达钼溶液,具体的就是含奈达钼浓度为0. 5 2mg/ml的溶液,并置2 8°C条 件下避光保存,可以显著提高其稳定性,杂质无明显增加,这给大量样品的连续检测提供了 方便,比如可以采用可以控制样品温度的自动进样液相色谱系统,从而实现无人值守下的 大量样品连续进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奈达钼的杂质检测方法,具体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为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添加了二乙胺或三乙胺的水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合物,水与乙腈或甲醇的体积比例为60 : 40 99 :1,二乙胺或三乙胺的添加量是水与乙腈或甲醇混合物总体积的0. 005% 0. 1%; 检测波长为205 222nm ;柱温为20 45°C ;流动相流速为0. 5 2. Oml/min ;2)样品溶液的配制采用流动相将样品配制成为含奈达钼0.5 2mg/ml的溶液,并置 2 8°C条件下避光保存;3)测定将5μ L 20 μ L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进行分析。上述奈达钼的杂质检测方法中,所述流动相水与乙腈或甲醇的体积比例为70 30 99 :1。上述奈达钼的杂质检测方法中,所述流动相添加了水与乙腈或甲醇混合物总体积 0. 01% 0. 的二乙胺或三乙胺。上述奈达钼的杂质检测方法中,所述检测波长为2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奈达铂的杂质检测方法,具体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为: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添加了二乙胺或三乙胺的水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合物,水与乙腈或甲醇的体积比例为60:40~99:1,二乙胺或三乙胺的添加量是水与乙腈或甲醇混合物总体积的0.005%~0.1%;检测波长为205~222nm;柱温为20~45℃;流动相流速为0.5~2.0ml/min;2)样品溶液的配制:采用流动相将样品配制成为含奈达铂0.5~2mg/ml的溶液,并置2~8℃条件下避光保存;3)测定:将5μL~20μL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进行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戴建国,叶东,赵卉,戴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