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776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器件的SiC层的上表面交替生长W种子层和C种子层形成合金种子层,其中,合金种子层中第一层的W种子层与SiC层接触;步骤2:在合金种子层的上表面生长Pad层,其中,合金种子层中最后一层的C种子层与Pad层接触;步骤3:对器件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以使合金种子层与SiC层形成欧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SiC层为低掺杂型SiC,无需额外的高能离子注入,节省了工艺成本且避免了离子注入带来的器件损伤,此外,制备得到的欧姆接触性能良好、热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sic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sic半导体器件和电路在功率器件与模块、恶劣环境以及电子电力传输等领域应用广泛且部分场景无法替代。作为sic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基础。优秀的金属/sic欧姆接触是相关器件和电路工作的基石。目前,ni以及其合金作为sic欧姆接触金属的主流选择,主要是使用ni或者ni、ti、al相关合金与高掺sic在高温退火条件下形成sic欧姆接触。

2、但是ni及其相关合金需要在高浓度离子注入区与sic形成欧姆接触。离子注入工艺昂贵且会带来sic的表面损伤,离子注入后需进行高温退火激活,且sic材料离子注入的激活温度往往在1500℃以上。这会带来额外的热预算不利于器件降低成本。此外,ni与c的亲和能差,在退火过程中sic中的c析出成为游离c,这不利于后续的引线键合工艺。sic与ni及其相关合金形成的欧姆接触高温热稳定性差,无法发挥sic半导体器件的高温工作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包括:

3、步骤1:在器件的sic层的上表面交替生长w种子层和c种子层形成合金种子层,其中,所述合金种子层中第一层的w种子层与所述sic层接触;

4、步骤2:在所述合金种子层的上表面生长pad层,其中,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最后一层的c种子层与所述pad层接触;

5、步骤3:对所述器件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以使所述合金种子层与所述sic层形成欧姆接触。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ic层为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5cm-3~5×1016cm-3。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c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所述w种子层和所述c种子层的层数总和为8~12。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ad层为w金属层,厚度为1μm~2μm。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速热退火处理的工艺为:在氩气或氮气氛围,温度为1200℃~1250℃的条件下退火360s~900s。

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包括:

12、sic层;

13、合金种子层,设置在所述sic层上,其中,所述合金种子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w种子层和c种子层;

14、pad层,设置在所述合金种子层上;

15、其中,所述合金种子层中第一层的w种子层与所述sic层接触,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最后一层的c种子层与所述pad层接触。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ic层为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5cm-3~5×1016cm-3。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c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所述w种子层和所述c种子层的层数总和为8~12。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ad层为w金属层,厚度为1μm~2μ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专利技术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sic层为低掺杂型sic,无需额外的高能离子注入,节省了工艺成本且避免了离子注入带来的器件损伤,此外,制备得到的欧姆接触性能良好、热可靠性高。

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SiC层为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5cm-3~5×1016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W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C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所述W种子层和所述C种子层的层数总和为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Pad层为W金属层,厚度为1μm~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快速热退火处理的工艺为:在氩气或氮气氛围,温度为1200℃~1250℃的条件下退火360s~900s。

7.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SiC层(1)为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5cm-3~5×1016cm-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W种子层(2)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C种子层(3)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所述W种子层(2)和所述C种子层(3)的层数总和为8~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Pad层(4)为W金属层,厚度为1μm~2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sic层为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5cm-3~5×1016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w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所述c种子层的厚度为5nm~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合金种子层中所述w种子层和所述c种子层的层数总和为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其特在于,所述pad层为w金属层,厚度为1μm~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掺杂型4h-sic欧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昊周瑜韩超杜丰羽何艳静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西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