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具有配有正 极、负极、隔板的发电体;浸润发电体的电解液;收容发电体及电解液的有底容器的密闭型 电池及该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密闭型电池中,配有正极、负极、隔板的发电体与电解液一同收容于容器 中,通过盖体将容器密闭。为了将来自发电体的电力向电池的外部导出,发电体与盖体通过 电导通的引导件连接。通常,引导件以弯曲的状态收容于容器内。像这样的密闭型电池的情 况,例如为使其适合于如供给机动车的驱动电力的大电流用,必须使引导件的截面积增大, 引导件的厚度增大。若引导件的厚度增大,则难以弯曲,收容引导件所需的空间变大。由于 收容引导件的空间不参与发电,因此优选使空间较小。作为密闭型电池中的引导件的技术,公开有下述技术例如,多张薄板层叠而构成 引导件,将两个所述引导件连接使用,薄板的层叠采用超声波接合(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 技术中,能够缩小引导件的收容空间从而实现体积效率的提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152707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上述高输出的电池用途中,两个引导件连接使得 引导件长路径化,因此存在引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型电池,其具有:配置有正极、负极、隔板的发电体;浸润所述发电体的电解液;收容所述发电体及电解液的有底容器,所述密闭型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集电构件,其与所述发电体的一侧端面对置配置,且接合有从所述正极及负极中任一者导出的引导片;盖体,其被压紧固定于所述有底容器的开口部,且兼作所述正极及负极中某一者的电极端子;板状构件,其与所述盖体的靠所述发电体侧的面接合,且具有导电性;引导件,其将所述集电构件与板状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引导件由多张薄板层叠构成,所述被层叠的薄板的厚度的总和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厚度以下,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板状构件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贤治,多田明德,青田欣也,松本洋,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