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592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在封装有电极体以及电解液的电池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开裂槽的密闭型电池中,获得即使受到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也难以开裂,安全且更加可靠地开裂的开裂槽的结构。密闭型电池(1)具备在内部封装有电极体(30)以及电解液的柱状的电池壳体(2)。在电池壳体(2)的平面部(13)形成构成开裂线的开裂槽(41),该开裂线与在电池壳体(2)因内压的上升而膨胀时形成于上述电池壳体(2)的平面部(13)的棱线(L)交叉。开裂线在侧视观察时为朝一个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一弯曲部(42)与朝相对于上述第一弯曲部(42)的突出方向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二弯曲部(43)交替地连接的曲线。第一弯曲部(42)以及第二弯曲部(43)的至少一方与棱线(L)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密闭型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封装有电极体及电解液的电池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在上述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比阈值大的情况下开裂的开裂槽的密闭型电池。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在电池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在上述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比阈值大的情况下开裂的开裂槽的密闭型电池。在上述的密闭型电池中,例如如日本专利第4166028号公报所公开地那样,在电池壳体的侧面上,并且在与上述电池壳体因内压的上升而膨胀时所形成的凸部棱线(棱线)交叉的位置形成有开裂槽。由此,若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比阈值大则开裂槽因上述电池壳体的变形而开裂,因此能够使电池壳体内的气体等向外部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如上述日本专利第4166028号公报的结构那样,在电池壳体的侧面设置开裂槽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在电池落下等时开裂槽因电池壳体受到的冲击而开裂的可能性。于是,存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漏出的可能性。对于此,考虑将由开裂槽构成的开裂线的形状形成为在电池落下等时难以开裂的形状。然而,若将开裂线形成为上述形状,则存在即使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成为阈值以上上述开裂槽也难以开裂的情况。另外,为了从电池壳体内高效地排出气体,而优选在开裂槽开裂的情况下,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内部封装有电极体以及电解液的柱状的电池壳体,在上述电池壳体的侧面形成有构成开裂线的开裂槽,该开裂线与在上述电池壳体因内压的上升而膨胀时形成于该电池壳体的侧面的棱线交叉,上述开裂线在从法线方向观察上述电池壳体的侧面时为朝一个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与朝相对于该第一弯曲部的突出方向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交替地连接而成的曲线,上述第一弯曲部以及上述第二弯曲部的至少一方与上述棱线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内部封装有电极体以及电解液的柱状的电池壳体, 在上述电池壳体的侧面形成有构成开裂线的开裂槽,该开裂线与在上述电池壳体因内压的上升而膨胀时形成于该电池壳体的侧面的棱线交叉, 上述开裂线在从法线方向观察上述电池壳体的侧面时为朝一个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与朝相对于该第一弯曲部的突出方向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方向呈突状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交替地连接而成的曲线, 上述第一弯曲部以及上述第二弯曲部的至少一方与上述棱线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裂线将一个上述第一弯曲部与一个上述第二弯曲部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弯曲部朝向位于与上述开裂线交叉的上述棱线的基端侧的上述电池壳体的立而部呈关状弯曲, 上述开裂槽以上述第一弯曲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真由美前园宽志亘理聪一伊佐亚希乃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