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活供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395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活供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供水系统加入灭活剂,(2)去除已被灭活的无脊椎动物,其中灭活剂为游离二氧化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方法在杀灭供水系统中的昆虫幼虫类、线虫类、轮虫类、甲壳类和环节动物类无脊椎动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提高供水系统中游离二氧化碳浓度的途径,降低无脊椎动物血红蛋白的载氧量,进而灭活供水系统中的无脊椎动物,其适用范围广,绿色无污染,杀灭速度快且灭活率高达90%~100%。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工艺进行结合,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灭活供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 的95%。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是动物界中除原生动物界和脊椎动物亚门以外全部门类 的通称。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以及地下 水中。据调查表明,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水源水库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的微型水生动物多达五十多种(属),其中优势种为以摇蚊幼虫(俗称红虫)、线虫、水蚤等 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在每年3月份开始进入生长繁殖期。其在原水中的密度呈直线 上升趋势。6月份左右达到高峰期。个别水库中单是甲壳类浮游动物的密度即高达200个 /L。直到11月初,无脊椎动物的密度才下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当我们以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为城市饮用水水源进行取水时,淡水无脊椎动物将 不可避免的进入水厂处理系统中,并在经过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优胜劣汰以后进入活性炭 池。其中一部分能够适应炭池环境的无脊椎动物在炭池大量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的种群。 供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摇蚊幼虫、线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活供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供水系统加入灭活剂,(2)去除已被灭活的无脊椎动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剂为游离二氧化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松刘丽君尤作亮尹文超赵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