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溶性纳米粒子叠氮功能化的新方法,属于化学及材料科学领 域。
技术介绍
纳米粒子是指尺度在1 lOOnm之间的微粒,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 区域。当微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就从量变到质变,其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发生根本性变化。纳米粒子的尺寸小,表面积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很大比例。表面的原子 具有不饱和的悬挂键,性质很不稳定,这使纳米粒子的活性大大增加。例如金属纳米粒子在 空气中能燃烧,无机材料的纳米粒子能吸附环境中的气体并与之反应。普通大块晶体内含 有大量原子(或原胞),其能带中的能级间距很小,呈准连续结构(见能带理论)。纳米粒 子只包含有限数的原胞,这使能级间距增大,能带将分裂成离散能级。当能级间距大于通常 的热、电、光的作用能量时,量子效应将显著地改变其各方面的物理性质。纳米粒子具有传 统固体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 量子隧道效应。近年来,因其独特的性质,以金纳米粒子、半导体荧光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子为代 表的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高质量、粒径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溶性纳米粒子叠氮功能化的方法,其采用叠氮化辛胺聚丙烯酸修饰油溶性纳米粒子,使其水溶性化并带上叠氮功能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代文,张明曦,黄碧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