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76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40),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叠置的织物本体(43、44)。织物本体(43、44)在周缘互相结合。结合在气囊(40)中的充气器(31)通过出气口(33)喷射膨胀气体(G),从而使气囊(40)在乘员(P)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空间中膨胀展开。第三补强布(55)包括补强布部(57、58)。补强布部(57、58)从位于补强布部(57、58)外侧的织物本体(43、44)后部延伸至织物本体(43、4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C)的前方位置。通过前侧结合部(66)将补强布部(57、58)的前端与织物本体(43、44)结合(缝合)。外补强布部(58)在后端(58R)与前侧结合部(66)之间的部分具有孔(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当从车辆侧面施加冲击时,在车身侧部与车辆座椅之 间的空间中,该气囊装置使气囊膨胀展开,从而减弱冲击。
技术介绍
周知侧气囊装置作为一种保护措施,用于使乘员免受由于侧碰撞从侧面施加于车 辆的冲击。图18至图21示出一个这种侧气囊装置,其具有充气器101和气囊102。通过在 车辆的宽度方向放置一对织物本体103,并在周缘结合部104处将织物本体103缝合在一 起,形成气囊102。充气器101位于气囊102内部的后部。在折叠成紧凑形态之后,将气囊 102连同充气器101 —起容纳入车辆座椅116的靠背117中(参见图18)。在这种侧气囊 装置中,当从车辆车身侧部(如侧门)的侧面施加冲击时,充气器101将膨胀气体G喷入气 囊102。喷射的膨胀气体G使气囊102膨胀,并使气囊102从靠背117向车辆的前方展开, 进入就座于车辆座椅116的乘员P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空间。这减弱了从侧面通过车身 侧部传递至乘员P的冲击。基于上述气囊装置,为了减小膨胀气体G的热和压力对气囊102中充气器101附 近部分的影响,在结合部107、108处,将补强布105、106缝合至织物本体103的内侧(参见 日本专利公开No. 2007-186132)。补强布106的侧部106S折回,因而在补强布106中形成 具有多层的部分(参见图19和图20)。由补强布105、106进行补强的部分的代表性示例包括位于充气器101出气口 IOlA 附近的部分(也就是气囊102的后部)。在人体的侧部,已知腰部区域比胸部和腹部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性。所以,当气囊 102膨胀展开并将乘员P的臂部PA在车辆宽度方向向里推压时,容易使臂部PA推压耐冲击 性相对较低的胸部和腹部PB。据此,在与乘员P的臂部PA相对应的位置处,气囊102设有环形膨胀受限部 109 (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 2007-186132和日本专利公开No. 2005-053465)。在使织物本 体103彼此靠近放置的同时,在与乘员P臂部PA相对应位置处将织物本体103互相缝合, 从而形成膨胀受限部109。根据具有膨胀受限部109的侧气囊装置,在设置膨胀受限部109 的区域中,在气囊102膨胀展开时,气囊102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受到限制。据此,气囊 102不容易将臂部PA沿车辆宽度方向向里推并使其压迫胸部和腹部PB。由于位于充气器101出气口 IOlA的前方位置,膨胀受限部109容易受到膨胀气体 G的热和压力的影响。据此,膨胀受限部109也用补强布110进行补强。在位于织物本体 103侧面并且与乘员P臂部PA相对应的位置处,放置补强布110,从而执行补强布110的补 强作用。补强布110在结合部111处缝合至织物本体103。据此,通过膨胀受限部109,将 补强布110和位于补强布110外侧的织物本体103缝合在一起。与形成结合部111所用的 缝合线相比,形成膨胀受限部109所使用的缝合线具有更强的耐热和耐压性能。此外,织物本体103的周缘部分可以由上补强布112和下补强布113进行补强。上补强布112和下补强布113通过结合部114缝合至织物本体103的周缘部分。然而,当为不同的补强对象部位(补强目标部位)使用单独的补强布105、106、 110、112、113时,增加了补强布的数量。据此,当使补强布105、106、110、112、113与气囊102 结合时,需要将补强布105、106、110、112、113逐个放置在织物本体103中对应的补强对象部位上。因此,这种布置很麻烦且费时。尽管为不同的补强对象部位设置不同的补强布105、106、110、112、113可以减小 膨胀气体G的热和压力对气囊102各部分(特别是对结合部104、107至109、以及111)的 影响,但这一方面仍然存在改进余地。具体而言,从充气器101向前喷射的膨胀气体G,趋于 使各补强布110的后缘与相邻于补强布110且位于其外侧的织物本体103分离,并且膨胀 气体G进入因分离所造成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在此间隙中碰到结合部111后部之后,膨 胀气体G可能停留在此间隙中。此现象延续时,膨胀气体G的压力和热会影响结合部111的 后部。据此,使补强布110和织物本体103在结合部111处的孔(缝合线穿过该孔中)扩 大。换而言之,出现孔径扩大的情况。特别地,随着近年来充气器101成本的降低,膨胀气 体G的温度趋于提高。充气器101的使用加大了上述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对在前后方向彼此相邻的补强对象部位,特别 是充气器附近的部分和膨胀受限部附近的部分,使用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单个长条补强布进 行补强是比较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单个补强布,允许一次对多个部分进行补强。这 减少了布置多个补强布所用的步骤。然而,已经发现这将导致其他问题。也就是,由于补 强布具有长条形状,与没有设置补强布的部分相比,织物本体中设置有补强布的部分难以 伸展和膨胀。在织物本体中,带有补强布的部分和不带有补强布的部分之间,伸展量(膨 胀量)有明显差异。所以,补强布很大程度影响了织物本体的展开。所以,展开时,这种气 囊的表现与上述常规气囊102(为了补强不同部分而设置不同的补强布105、106、110、112、 113)不同。结果,这种气囊不能稳定地获得与常规气囊102等效的展开性能(例如,展开的 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改进了气囊展开的方式,同时改进 了对气囊的补强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座 椅中的乘员的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充气器、以及补强布。通过沿车辆的 宽度方向叠置一对织物本体、并在周缘使织物本体互相结合,形成气囊。充气器位于气囊内 并在气囊的后部,充气器具有出气口。响应于从侧面施加至车辆的冲击,充气器从出气口喷 射膨胀气体,从而使气囊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与车辆车身侧部之间的空间中向车辆 的前方膨胀展开。补强布具有一对补强布部。补强布部放置在织物本体的内表面上。织物 本体在补强布部的外侧,补强布部从该织物本体后部延伸至织物本体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 的前方位置。补强布部的前端通过前侧结合部与织物本体相结合。至少一个补强布部在补 强布部的后端与前侧结合部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孔。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示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 方面和优点将更为明了。附图说明参照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目的和优 点,附图中图1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装置的车辆 座椅;图2是示出图1的车辆座椅连同乘员以及车身侧部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车辆座椅连同乘员以及车身侧部的示意性剖视正视图;图4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气囊处于结合后展开状态的气囊组件以及乘员;图5是在气囊组件制作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示出处于结合前展开状态的气囊、 补强布、以及充气器组件;图6是分解轴测图,示出补强布与处于结合前展开状态的气囊相结合之前的状 态;图7是局部剖视俯视图,示出车身侧部以及收纳在靠背收纳部中的气囊组件;图8是从车辆外侧观察的侧视图,示出将处于结合后展开状态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气囊装置,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10)的座椅(12)中的乘员,所述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40),通过将一对织物本体(43、44)在所述车辆(10)的宽度方向彼此叠置、并在周缘处使所述织物本体(43、44)互相结合形成所述气囊;充气器(31),位于所述气囊(40)内并位于所述气囊(40)的后部中,所述充气器(31)具有出气口(33);其中,响应于从侧面施加于所述车辆(10)的冲击,所述充气器(31)从所述出气口(33)喷射膨胀气体,从而使所述气囊(40)在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12)中的乘员与所述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之间的空间中向所述车辆(10)前方膨胀并展开;以及补强布(55),其具有一对补强布部(57、58),所述补强布部(57、58)放置在所述织物本体(43、44)的内表面上,所述侧气囊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43、44)位于所述补强布部(57、58)的外侧,所述补强布部(57、58)从所述织物本体(43、44)的后部延伸至所述织物本体(43、4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前方位置,所述补强布部(57、58)的前端(57F、58F)通过前侧结合部(66)与所述织物本体(43、44)相结合,以及其中所述补强布部中的至少一个(58)在所述补强布部(58)的后端(58R)与所述前侧结合部(66)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孔(6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原正晃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