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处理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特性互补型混 合连续干发酵联产电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发酵技术是有机废弃物处理的最佳方式,因为它处 理废弃物的同时,可以获得清洁可再生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能够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的原料和工艺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原料特性和厌氧发酵工艺有着大相径庭的废弃物处理 能力和产气能力。优化发酵原料特性并开发高效厌氧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 以及产气能力,对于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厌氧发酵原料的原料特性主要表现在物理特性、可降解性和营养结构(C/N)三个 方面。以物理特性为依据,原料主要分为(1)流态化原料,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 养殖场冲洗废水、初沉池污泥、剩余活性污泥、造纸污泥、混合污泥。(2)低固体原料(TS < 40% ),包括动物粪便(猪粪、鸡粪、牛粪、马粪、兔粪、人粪)、新鲜的树叶、新鲜的青草 (包括但不局限于象草、巨菌草、米草、芦苇、苜蓿)、藻类(包括但不局限于蓝藻、羊栖菜、麒 麟菜、马尾藻、江蓠、蜈蚣藻)、水生植物(包括但不局限于水葫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料特性互补型混合连续干发酵联产电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对于流态化原料,去除无机沉淀物;对于低固体原料,经破碎将原料粒径减小到20mm以下;对于高固体原料,经破碎将原料粒径减小到40mm以下; (2)原料混配,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流态化原料、低固体原料、高固体原料以及来自于固液分离单元的沼液混合,确保混合后原料TS为15%~40%,同时控制高碳原料、高氮原料、碳氮适合原料的进料比例,确保混合后原料C/N为15~30∶1,并确保混合原料中同时含有易水解酸化原料和难水解酸化原料; (3)接种,采用干发酵反应器中的发酵残余物作为接种物,接种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明,李东,袁振宏,孔晓英,李连华,马隆龙,李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