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28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该智能红外摄像机包括光学镜头、设于光学镜头周围的红外灯、与光学镜头对应的光学成像传感器、与光学成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图像处理器、及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其通过光学镜头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对光线的采集,后端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整体变化而引起变化,导致红外光强根据需要变化,实用性较为广泛,没有工程安装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安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的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 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像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安防摄像机行业 普遍需要日夜监控,即全天24小时都有出色的效果,而白天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都能 有比较好的效果,问题就集中在晚上了。晚上的光线一般都比较暗,而摄像机成像依靠的光 学成像传感器主要是感应外界光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在光线比较暗甚至没有光线情况下 一般都是通过拉大曝光时间,放大增益值来看物体,但这时候的图像噪点很大,不能满足要 求。于是给摄像机所照环境补光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了,补光一般是用红外光,因为红外光人 眼不能捕捉,但是摄像机的光学成像传感器是能感应红外光的,通过人为加红外光相当于 增强外界光线,这样甚至能够达到外界环境完全无光的情况下监控。但是普通的红外摄像 机依然存在问题,这种红外灯在打开后亮度是恒定的,当光学镜头焦距变化导致聚焦到传 感器光线上的光线变化时,整个图像会比较亮或比较暗,因为这时候的红外光线是不变的。由于普通红外摄像机存在以上的这种不足,人们又逐渐开发了智能红外摄像机来 满足晚上监控的需求。在晚上红外灯打开后,红外灯的光强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 是电流的变化。在一些情况下光线变化时红外光强度自动变化,被照射物体的图像显示就 比较均勻,不会出现普通红外摄像机的局部偏暗或偏亮。目前,现有市面上的智能红外摄像 机一般采用光敏电阻来感知环境光照的变化,进而实现控制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然而,这 种方法都需要采用光敏电阻,这种光敏电阻感应方式首先就是光敏电阻的安装方式直接影 响效果,如在左侧就不能感受右侧的光线,上侧不能感受下侧的光线,中间是光学镜头区域 这里是不能安装的,而且光敏电阻只能反映照射到光敏电阻这一点的光线变化而导致红外 光强的变化,工程应用上很受限制。再者,采用光敏电阻感应的方式,摄像装置中不但要为 光敏电阻预留出装设的空间,也会因为光敏电阻而提升了自己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其结构简单、无工程安装限制,不 需要安装光敏电阻即可很好的实现红外光强度的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 其通过光学镜头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对光线的采集,后端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 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整体变化而引起变化,导致红外光强根据需要变化,实用性较为广泛, 没有工程安装限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包括光学镜头、设于光学 镜头周围的红外灯、与光学镜头对应的光学成像传感器、与光学成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图 像处理器、及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工作时,该光学镜头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对光线进行采集,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 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根据该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而调节红外灯光强的变化。所述光学成像传感器为单扫描CCD光学成像传感器或双扫描CCD光学成像传感ο所述图像处理 器内包括白平衡处理单元、曝光处理单元、色彩处理单元、及视频编 码单元。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步骤1、提供一智能红外摄像机,该智能红外摄像机包括光学镜头、设于光学镜头 周围的红外灯、与光学镜头对应的光学成像传感器、与光学成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图像处 理器、及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步骤2、光线通过光学镜头聚焦到光学成像传感器上,当光线变化、光学镜头焦距 变化、或物体移动引起到光学成像传感器光学强度变化时,光学成像传感器感应到这部分 光线并输出相应电信号到后端的图像处理器;步骤3、后端图像处理器接收到光学传感器的电信号,通过处理输出复合视频信 号,同时反馈给光学传感器曝光参数信号,使图像成像均勻,且自动调节系统增益使该智能 红外摄像机适应电信号强度的变化;步骤4、在光线昏暗环境下,红外灯打开,此时,智能红外摄像机系统根据图像处 理器输出的复合视频信号分离出亮度信号,并根据该亮度信号的变化调节红外灯的电流大 小,从而调节红外灯的强度。光学成像传感器为单扫描CCD光学成像传感器或双扫描CCD光学成像传感器。所述步骤3中,图像处理器接收到光学传感器的电信号,通过颜色处理、白平衡处 理、及视频信号编码处理输出复合视频信号。所述步骤4中,智能红外摄像机系统根据图像处理器输出的复合视频信号分离出 亮度信号,亮度信号模拟量转换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进入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处理 反馈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红外灯根据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节亮度。所述步骤4中,所述亮度信号强则反应场景内光线较强,智能红外摄像机将反相 调节使红外灯光强变弱;若亮度信号弱则反应场景内光线较弱,智能红外摄像机将反相调 节使红外灯光强变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 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安装光敏电阻即可很好的实现红外光强度的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设备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光学镜头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对光线的采集, 后端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整体变化而引起变化,导致红外光强根据需 要变化,实用性较为广泛,没有工程安装限制。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红外摄像机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图像处理器与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之间的信号处理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红外摄像机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包括光学镜头10、设于光学镜头 10周围的红外灯20、与光学镜头10对应的光学成像传感器30、与光学成像传感器30电性 连接的图像处理器40、及与图像处理器40电性连接的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50 ;工作时,该 光学镜头10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30对光线进行采集,图像处理器40处理图像 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50根据该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而调节 红外灯20光强的变化。本专利技术中,光学成像传感器30可以选用单扫描CXD光学成像传感器或双扫描CXD 光学成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40内包括白平衡处理单元、曝光处理单元、色彩处理单元、及 视频编码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摄像机工作时,其通过光学镜头10感应整体光线,当光线变化 时,光学镜头10的焦距增大或减小,照射到光学传感器30上的环境光线光强会变化,光学 传感器30感应到这部分光线变化并输出相应电信号到后端的图像处理器40进行处理。如 图2所示,后端处理器40输出复合视频信号,复合视频信号同步亮度信号分离出亮度信号, 亮度信号模拟量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进入图像处理器40,该图像处理器40处理反馈 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红外灯20根据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节亮度,从而使图像均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红外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镜头、设于光学镜头周围的红外灯、与光学镜头对应的光学成像传感器、与光学成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图像处理器、及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工作时,该光学镜头感应整体光线,光学成像传感器对光线进行采集,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而引起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红外灯亮度调节模块根据该整体图像参数的变化而调节红外灯光强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莉陈家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威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