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输送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80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工位输送小车,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在车架底部连接车轮,在车架上设置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在车架上还固定连接输送电机,车架上还分别通过至少四对轴承座支撑与所述车轮的轮轴方向垂直的水平传动轴,所述水平传动轴的根数与所述轴承座的对数相同,各所述水平传动轴分别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各所述水平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托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并可减少操作人员,该工序可节约劳动力成本50%以上,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操作简单、方便,正常工作时仅需一人看管即可,检修、维护极为方便,安全可靠,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技术介绍
生产工件在生产车间内的转运决定了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往 生产车间内生产的原料或产品通过人工搬运,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也使车间内杂乱无章。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机车、汽车和拖拉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大型铸件生产 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机车、汽车和拖拉机行业的对中大型铸件需求,国内外设备厂商 致力于开发高生产率、高可靠性的自动生产线。近年来我国铸造设备厂商加强了与国外先进铸造设备厂商在自动造型线方面的 交流与合作,吸收了国外自动造型线方面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已开发出高生产率 和高可靠性自动造型线,并已在多家机车、汽车和内燃机厂家成功地生产铸件。而中大型铸件的浇注、出铸件以及机械加工的自动化又是实现铸件在提高生产 率,减少操作人员节约劳动力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方面努力的另一新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中大型铸件生产提供一种多工位输送小车。本专利技术在车架底部连接车轮,在车架上设置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通 过传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在车架上还固定连接输送电机,车架上还分别通过至少四对轴承 座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工位输送小车,包括车架,在车架底部连接车轮,在车架上设置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固定连接输送电机,车架上还分别通过至少四对轴承座支撑与所述车轮的轮轴方向垂直的水平传动轴,所述水平传动轴的根数与所述轴承座的对数相同,各所述水平传动轴分别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各所述水平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托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德崔健张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县万力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