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和离合器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89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和离合器设备,更具体地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联接构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压流体控制回路,用于控制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操作。液压流体控制回路从偏离轴线的液压流体泵接收加压的液压流体,并且具有设置在变速器壳体、输入构件和其他联接构件内的多个流体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多档变速器,更具 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操作的液压控制回路。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 术。典型的多档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设备和固定互连构件的组合以获得 多个传动比。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实体布置通常由封装、成本和期望的速比决定。虽然当前的变速器达到了其预期目的,但是对于具有改进的控制系统的新的改进 型变速器构造的需求是基本不变的。更高效率的液压控制需要更少的能量并且提供改进的 性能、重量效率和驾驶员满意度。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节约成本的、紧凑型多档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联接 构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扭矩传递装置例 如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本专利技术提供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具有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具有中心支 撑部和前支撑部。中心支撑部包括第一施加流体通道、第二施加流体通道、第三施加流体通 道和第一阻断流体通道。前支撑部包括第四施加流体通道和第二阻断流体通道。变速器还 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变速 器还包括五个扭矩传递机构,每个扭矩传递机构具有施加腔和活塞,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一、 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和变速器壳体相互 连接。第一施加流体通道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第一施加腔连通。第二施加流 体通道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第二施加腔连通。第一阻断流体通道与五个扭矩 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阻断腔连通。第三施加流体通道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的 施加腔连通。第四施加流体通道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施加腔连通。第二阻断 流体通道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阻断腔连通。变速器还包括输入构件,其持续 地连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该输入构件具有平行于输入构件的纵向轴线设置的 第一、第二和第三孔。该输入构件还具有与第一孔连通的第一端口以及与第三孔连通的第 二端口,与第二孔相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阻断端口,与第一孔连通的第一施加端口,以及与第 三孔连通的第二施加端口。变速器还包括输出构件,其持续连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 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变速器还包括中间构件,其以可旋转方 式固定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中间构件具有与输入构件的第二孔连通的中间孔、 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施加腔连通的第一施加侧端口、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 的第五个的施加腔连通的第二施加侧端口、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阻断腔连通的第一阻断侧端口以及与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的阻断腔和中间孔连通的第二阻 断侧端口。变速器还包括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持续 互连的第一互连构件、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互 连的第二互连构件、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持续互连 的第三互连构件、以及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互 连的第四互连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 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静止元件互连。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能够选择性地接 合以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静止元 件互连。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和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互连。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 个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中的 至少一个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互连。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能够选择性地 接合以将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互连。五个扭矩传递机 构包括第一和第二制动器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这些扭矩传递机构能够以至少三个进行组合的方式选择 性地接合,从而在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八个前进档速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 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变速器还包括由变速器壳体的前支撑部支撑的套筒 轴、多个输入构件密封件、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和第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由套筒 轴的内表面、输入构件的外表面和多个输入构件密封件限定。第一环形通道与第一端口连 通,第二环形通道与第二端口连通,而第三环形通道与前支撑部的第二阻断流体通道以及 第一阻断端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变速器还包括多个中间构件密封件、第四环形通道、第 五环形通道和第六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由输入构件的外表面、中间轴的内表面和多个 中间构件密封件限定。第四环形通道与中间构件的第一施加侧端口和第一施加端口连通, 第五环形通道与中间构件的第一阻断侧端口和第二阻断端口连通,而第六环形通道与中间 构件的第二施加侧端口和第二施加端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变速器还包括液压流体泵,其固定到变速器壳体上并 且以驱动方式连接到变矩器或发动机上。液压流体泵向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加压的 液压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变速器还包括第一速度传感器组件、第二速度传感器 组件和第三速度传感器组件,每个速度传感器组件均具有固定到变速器壳体的速度传感器 和以可旋转方式固定到互连构件、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速度传感器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第一速度传感器组件具有以可旋转方式固定到输入构件 的第一速度传感器环,第二速度传感器组件具有以可旋转方式固定到第二互连构件的第二 速度传感器环,而第三速度传感器组件具有以可旋转方式固定到输出构件的第三速度传感 器环。方案1、一种多档变速器,包括7变速器壳体,其具有中心支撑部和前支撑部,所述中心支撑部包括第一施加流体 通道、第二施加流体通道、第三施加流体通道和第一阻断流体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前支撑部 包括第四施加流体通道和第二阻断流体通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 件;五个扭矩传递机构,每个扭矩传递机构都具有施加腔和活塞,用于选择性地将所 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和所 述变速器壳体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 一个的第一施加腔连通,所述第二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第 二施加腔连通,所述第一阻断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阻断腔连 通,所述第三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的施加腔连通,所述第四 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施加腔连通,而所述第二阻断流体通 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阻断腔连通;输入构件,其持续地互连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输入构件具有 平行于所述输入构件的纵向轴线设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一端 口以及与所述第三孔连通的第二端口 ;与所述第二孔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阻断端口 ;与所述 第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档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其具有中心支撑部和前支撑部,所述中心支撑部包括第一施加流体通道、第二施加流体通道、第三施加流体通道和第一阻断流体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前支撑部包括第四施加流体通道和第二阻断流体通道;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五个扭矩传递机构,每个扭矩传递机构都具有施加腔和活塞,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第一施加腔连通,所述第二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第二施加腔连通,所述第一阻断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个的阻断腔连通,所述第三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个的施加腔连通,所述第四施加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施加腔连通,而所述第二阻断流体通道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三个的阻断腔连通;  输入构件,其持续地互连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所述输入构件具有:平行于所述输入构件的纵向轴线设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一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三孔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孔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阻断端口;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一施加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三孔连通的第二施加端口;  输出构件,其持续地互接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中间构件,其以可旋转方式固定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所述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输入轴的第二孔连通的中间孔;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施加腔连通的第一施加侧端口;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的施加腔连通的第二施加侧端口;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四个的阻断腔连通的第一阻断侧端口;以及与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五个的阻断腔和所述中间孔连通的第二阻断侧端口;  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持续互连的第一互连构件;  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互连的第二互连构件;  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持续互连的第三互连构件;以及  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互连的第四互连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S波尔特尔JA迪默JM哈特SH维特科普ET格罗乔夫斯基DJ德温格EI伍登B伯格曼CE凯里T辛赫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