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67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一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线性下压组件线性移动;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轴头驱动组件和第一轴头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两端进行自动限位支撑的功能,且螺旋直管轴件的放料和取料较为便捷,还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进行自动弯曲检测的功能,且检测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也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弯曲部进行自动化校直的功能,且整个校直过程无需人工辅助,提高了螺旋直管轴件的检测速度及效率,保障了成品螺旋直管轴件的产品质量,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直管轴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旋直管轴件是一种机械零件,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旋转部件,以便它们可以相互旋转

螺旋直管轴件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

[0003]目前,螺旋直管轴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轴件的弯曲度符合标准,现有的螺旋直管轴件在进行弯曲校直时普遍采用的是半自动检测及手动校直,导致螺旋直管轴件的校直速度及效率极低,同时成品螺旋直管轴件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障,且也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螺旋直管轴件在进行弯曲校直时由于普遍采用的是半自动检测及手动校直,从而导致螺旋直管轴件的校直速度及效率极低,同时成品螺旋直管轴件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障,且也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两端进行自动限位支撑的功能,且螺旋直管轴件的放料和取料较为便捷,还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进行自动弯曲检测的功能,且检测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也实现了具有对螺旋直管轴件弯曲部进行自动化校直的功能,且整个校直过程无需人工辅助,提高了螺旋直管轴件的检测速度及效率,保障了成品螺旋直管轴件的产品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一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线性下压组件线性移动;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轴头驱动组件和第一轴头限位组件,且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位于轴头驱动组件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用于将螺旋直管轴件的主动端限位在轴头驱动组件内部的驱动件外侧壁,所述轴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螺旋直管轴件竖向转动;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线性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二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轴头从动组件线性移动,而所述轴头从动组件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轴头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轴头限位组件用于将螺旋直管轴件的从动端限位在轴头从动组件内部的从动件外侧壁,所述轴头从动组件用于配合轴头驱动组件完成螺旋直管轴件的竖向转动;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性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三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底撑组件线性移动,其中所述底撑组件用于配合线性下压组件完成对螺旋直管轴件的弯曲部校直作业;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第四线性驱动组件,且所述第四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弯
曲检测组件线性移动,其中所述弯曲检测组件用于对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是否存在弯曲部进行检测

[0006]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第一线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底座外侧壁,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而所述底座外侧壁还设置有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采用输送带连接,所述底座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线性下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在输送带外侧壁,且所述支撑架内侧壁与第一滑轨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其中所述压板底面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底面外壁开设有压槽;所述线性下压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下端设置在压板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杆外侧壁与支撑架内侧壁滑动连接

[0007]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轴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外壁开设有侧槽,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竖板,其中所述侧槽底面内壁设置有弹簧棒的一端,且所述弹簧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杆的一端,且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侧槽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上表面开设有轴头槽,且所述第一侧板外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第一侧板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气缸,且所述气缸内侧壁设置有气动杆,其中所述气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杆的一端,且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轮,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支点轴,且所述转杆内侧壁与支点轴外侧壁转动连接

[0008]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丝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侧壁,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底板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面内壁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丝杆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螺母

[0009]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轴头从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滚珠螺母外侧壁,且第三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和第二竖板,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柱内侧壁与第二滑轨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头限位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内侧壁与第二滑轨外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支撑柱;所述轴头从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壁可拆卸连接在第三支撑柱外侧壁,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壁还与滑块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0010]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第三线性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丝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内侧壁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二底板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二丝杆外侧壁设置有第二
滚珠螺母;所述底撑组件包括主动滑板和第四滑轨,所述主动滑板内侧壁与第三滑轨外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滑轨设置在底座上表面,其中所述第四滑轨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从动滑板,所述主动滑板和从动滑板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面外壁设置有第二液压缸,且所述第二液压缸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液压杆,其中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底撑板,所述底撑板上表面开设有底撑槽,所述底撑板底面外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限位杆,且所述第二限位杆外侧壁与横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撑组件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底撑组件对称分布在底座上表面

[0011]前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所述第四线性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三液压缸内侧壁设置有第三液压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液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外侧壁与滑座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滑座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弯曲检测组件包括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组件(2),且所述第一线性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线性下压组件(3)线性移动;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轴头驱动组件(4)和第一轴头限位组件(5),且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5)位于轴头驱动组件(4)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5)用于将螺旋直管轴件的主动端限位在轴头驱动组件(4)内部的驱动件外侧壁,所述轴头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螺旋直管轴件竖向转动;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线性驱动组件(6),且所述第二线性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轴头从动组件(7)线性移动,而所述轴头从动组件(7)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轴头限位组件(8),其中所述第二轴头限位组件(8)用于将螺旋直管轴件的从动端限位在轴头从动组件(7)内部的从动件外侧壁,所述轴头从动组件(7)用于配合轴头驱动组件(4)完成螺旋直管轴件的竖向转动;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性驱动组件(9),且所述第三线性驱动组件(9)用于驱动底撑组件(
10
)线性移动,其中所述底撑组件(
10
)用于配合线性下压组件(3)完成对螺旋直管轴件的弯曲部校直作业;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第四线性驱动组件(
11
),且所述第四线性驱动组件(
11
)用于驱动弯曲检测组件(
12
)线性移动,其中所述弯曲检测组件(
12
)用于对螺旋直管轴件外侧壁是否存在弯曲部进行检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
201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201
)设置在底座(1)外侧壁,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201
)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
202
),而所述底座(1)外侧壁还设置有从动齿轮(
203
),其中所述主动齿轮(
202
)和从动齿轮(
203
)之间采用输送带(
204
)连接,所述底座(1)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轨(
205
);所述线性下压组件(3)包括支撑架(
301
),所述支撑架(
301
)可拆卸连接在输送带(
204
)外侧壁,且所述支撑架(
301
)内侧壁与第一滑轨(
205
)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
301
)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
302
),所述第一液压缸(
302
)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
303
)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液压杆(
303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304
),其中所述压板(
304
)底面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压头(
306
),所述压头(
306
)底面外壁开设有压槽(
307
);所述线性下压组件(3)还包括第一限位杆(
305
),所述第一限位杆(
305
)的下端设置在压板(
304
)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杆(
305
)外侧壁与支撑架(
301
)内侧壁滑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柱(
401
),所述第一支撑柱(
401
)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柱(
401
)一侧外壁开设有侧槽(
402
),且所述第一支撑柱(
401
)的另一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竖板(
406
),其中所述侧槽(
402
)底面内壁设置有弹簧棒(
405
)的一端,且所述弹簧棒(
405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
404
),所述第一侧板(
404
)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杆(
403
)的一端,且所述滑杆(
403
)的另一端与侧槽(
402
)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
406
)上表面开设有轴头槽(
407
),且所述第一侧板(
404
)外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
408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
408
)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轮(
409
),所述第一侧板(
404
)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轮(
4010
);
所述第一轴头限位组件(5)包括第二支撑柱(
501
),所述第二支撑柱(
501
)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柱(
501
)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气缸(
502
),且所述气缸(
502
)内侧壁设置有气动杆(
503
),其中所述气动杆(
503
)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杆(
504
)的一端,且所述转杆(
504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轮(
506
),所述第二支撑柱(
501
)上表面设置有支点轴(
505
),且所述转杆(
504
)内侧壁与支点轴(
505
)外侧壁转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
601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
601
)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二伺服电机(
601
)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丝杆(
602
)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丝杆(
602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
604
)内侧壁,所述第一凹槽(
604
)开设在第一底板(
603
)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凹槽(
604
)底面内壁设置有第二滑轨(
605
),所述第一丝杆(
602
)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螺母(
60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从动组件(7)包括第三支撑柱(
701
),所述第三支撑柱(
701
)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滚珠螺母(
606
)外侧壁,且第三支撑柱(
701
)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
703
)和第二竖板(
704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柱(
701
)内侧壁与第二滑轨(
605
)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头限位组件(8)包括滑块(
801
),所述滑块(
801
)内侧壁与第二滑轨(
605
)外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
801
)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支撑柱(
802
);所述轴头从动组件(7)还包括第一连接板(
702
),所述第一连接板(
702
)外侧壁可拆卸连接在第三支撑柱(
701
)外侧壁,且所述第一连接板(
702
)外侧壁还与滑块(
801
)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直管轴件自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性驱动组件(9)包括第三伺服电机(
901
),所述第三伺服电机(
901
)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
901
)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丝杆(
902
)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丝杆(
902
)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
904
)内侧壁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凹槽(
904
)开设在第二底板(
903
)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底板(
903
)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轨(
905
),所述第二丝杆(
902
)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滚珠螺母(
906
);所述底撑组件(
10
)包括主动滑板(
1001
)和第四滑轨(
1009
),所述主动滑板(
1001
)内侧壁与第三滑轨(
905
)外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滑轨(
1009
)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其中所述第四滑轨(
1009
)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从动滑板(
1008
),所述主动滑板(
1001
)和从动滑板(
1008
)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横板(
1002
),所述横板(
1002
)底面外壁设置有第二液压缸(
1003
),且所述第二液压缸(
1003
)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液压杆(
1004
),其中所述第二液压杆(
1004
)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底撑板(
1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尹锐李春胡宇丁一郑南朱峰蔡强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邦禾螺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