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21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子午线轮胎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子午线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在市场使用时,由于管理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等,普遍存在低气压的问题,从而使圈部受到轮辋的挤压导致脱层的问题

目前国内厂商对重载子午线轮胎低压承载技术的设计应用和生产工艺存在不足,因此导致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圈部脱层问题而提前卸下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108116165A
公开了一种提升低压高负荷耐久力性能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胎体包括第一胎体帘布层

第二胎体帘布层和第三胎体帘布层,其中第一胎体帘布层和第二胎体帘布层反包,第三胎体帘布层正包,第一胎体帘布层的反包端点高度为
(0.45

0.55)SH
,所述第二胎体帘布层的反包端点高度为
(0.35

0.45)SH
,第三胎体帘布层的正包端点位于胎趾位置的上下
5mm
内,其中
SH
为轮胎断面高度

该专利通过调整气密层厚度,同时改变胎体帘布结构并限定尺寸范围来实现提升轮胎的低压高负荷耐久力性能

而本专利技术则从圈部结构

轮胎胎圈部位骨架材料和胶料的设计标准以及制备工艺方面入手以提高轮胎的低压承载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工艺,重新设计圈部结构

轮胎胎圈部位骨架材料和胶料的设计标准以及制备工艺,使轮胎圈部在低气压条件下仍然能够很好地坐在轮辋上,且受力仍然可以均匀分散,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胎圈异常变形或脱层问题的出现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胎圈钢丝圈顶部设置有硬胶芯,硬胶芯上设置有软胶芯,硬胶芯和软胶芯相互搭接,从而通过两个部件从下到上的厚度变化实现强度从相对刚性的胎圈钢丝圈向胎侧的过渡;胎圈钢丝圈

硬胶芯和软胶芯外设置有承载胎体和反包胎体,承载胎体是主要的承受气压的骨架材料,且分担部分来自胎面的冲击力,反包胎体是承载胎体的外侧延长部分,绕过胎圈钢丝圈之后反包上去,与承载胎体形成双骨架结构,通过从胎圈钢丝圈到胎侧两层胎体之间胶料厚度的变化,实现强度向上逐步递减过渡;胎圈钢丝圈底部设置有缓冲胶片;承载胎体和反包胎体的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尼龙包布;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外部设置有护圈包胶,护圈包胶是将圈部包裹住,并与轮辋直接接触的橡胶,该位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硬度,抵抗轮辋的磨损和挤压,保护圈部结构的稳定性;护圈包胶的内端点处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的下端点位于护圈包胶的内端点与子口钢丝加强层之间,内衬层覆盖住交叉尼龙包布和承载胎体;反包胎体处设置有护布包胶,
护布包胶的下端点覆盖住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外端点,且护布包胶位于护圈包胶和反包胎体之间,护布包胶是在子口钢丝加强层上方,在护圈包胶和反包胎体之间的填充橡胶,护布包胶将子口钢丝加强层的端点保护住,避免端点与护圈包胶接触而造成端点脱层,同时护布包胶起到一定的缓冲性能,将护圈包胶受到的轮辋挤压力和胎体变形的剪切力进行缓冲消弭;护圈包胶外端点的上方设置有胎侧胶,胎侧胶覆盖住护圈包胶和护布包胶的外端点,胎侧胶在护圈包胶的上方,在护布包胶的外侧,胎侧胶具有良好的耐曲挠性能,强度较低,实现胎圈向胎侧强度由大到小的过渡

[0006]优选地,所述交叉尼龙包布由内外两层覆胶尼龙布上下错位而成,覆盖住子口钢丝加强层内端点的内侧覆胶尼龙布的上下端点分别低于外侧覆胶尼龙布的上下端点;两层覆胶尼龙布的角度为
45
°‑
55
°
且贴合方向相反,在重合区域形成网状结构,使得强度大幅提升,同时两层覆胶尼龙布错位贴合可以实现强度的过渡,避免端点处应力集中

[0007]优选地,所述子口钢丝加强层的贴合方向与外侧覆胶尼龙布相同,角度为
25
°‑
35
°
,以此与交叉尼龙包布形成双交叉结构,进一步提升圈部强度

[0008]优选地,所述胎圈钢丝圈为上部呈梯形下部呈圆弧形的异型圈,在轮胎低压高承载的情况下,胎圈钢丝圈的圆弧形底部能够给胎圈底部提供一定的偏转空间,和承载胎体保持同步变形,上部梯形结构则能够保证其与硬胶芯的稳固结合

[0009]优选地,所述硬胶芯的邵氏硬度为
A75

85
,软胶芯的邵氏硬度为
A60

70。
[0010]优选地,轮胎胎圈底座宽度
c

W0
×
ρ
,单位为
mm

W0
为轮胎所匹配轮辋的标准着合宽度,系数
ρ

0.18

0.2
,该宽度影响轮胎坐在轮辋上的面积,在低气压下需要适当加宽底座宽度,保证在低压下轮辋对胎圈仍有足够的垂直方向的支撑力;胎趾密封凸台宽度
b

c
×
σ
,单位为
mm
,系数
σ

0.20

0.26
,该宽度主要是在低压下胎趾存在翘起现象时,仍然能够与轮辋处于过盈配合状态,保证气压密封性以及使胎圈仍然处于着力状态;胎趾密封凸台的平台宽度单位为
mm
,系数该平台宽度主要影响与轮辋过盈配合的面积大小,同时影响轮胎装卸的难易程度;胎圈底座与标准轮辋间的夹角
α

5+
ψ
,单位为
°
,系数
ψ

1.5
°
~3°
,该角度值影响胎圈与轮辋过盈配合垂直量大小,保证在低压条件下垂直方向过盈量仍然合适,且不至于造成装胎困难;胎圈钢丝圈上水平面处硬胶芯的宽度
s

c
×
ω
,单位为
mm
,系数
ω

0.50

0.55
,该宽度决定了由胎圈钢丝圈绝对刚度过渡到胶料的刚性大小,在低压状态下,圈部变形大,对圈部的刚性要求提高,因此需要提升硬胶芯底部与胎圈钢丝圈结合的宽度,以保证圈部根部的强度;胎圈钢丝圈上水平面处外侧护圈包胶的厚度
t

c
×
ξ
,单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圈钢丝圈
(1)
顶部设置有硬胶芯
(201)
,硬胶芯
(201)
上设置有软胶芯
(202)
,硬胶芯
(201)
和软胶芯
(202)
相互搭接;胎圈钢丝圈
(1)、
硬胶芯
(201)
和软胶芯
(202)
外设置有承载胎体
(301)
和反包胎体
(302)
,胎圈钢丝圈
(1)
底部设置有缓冲胶片
(4)
;承载胎体
(301)
和反包胎体
(302)
的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
(5)
,子口钢丝加强层
(5)
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尼龙包布;子口钢丝加强层
(5)
的外部设置有护圈包胶
(6)
,护圈包胶
(6)
与轮辋
(11)
接触,护圈包胶
(6)
的内端点处设置有内衬层
(7)
,内衬层
(7)
的下端点位于护圈包胶
(6)
的内端点与子口钢丝加强层
(5)
之间,内衬层
(7)
覆盖住交叉尼龙包布和承载胎体
(301)
;反包胎体
(302)
处设置有护布包胶
(8)
,护布包胶
(8)
的下端点覆盖住子口钢丝加强层
(5)
的外端点,且护布包胶
(8)
位于护圈包胶
(6)
和反包胎体
(302)
之间;护圈包胶
(6)
外端点的上方设置有胎侧胶
(10)
,胎侧胶
(10)
覆盖住护圈包胶
(6)
和护布包胶
(8)
的外端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尼龙包布由内外两层覆胶尼龙布上下错位而成,覆盖住子口钢丝加强层
(5)
内端点的内侧覆胶尼龙布
(901)
的上下端点分别低于外侧覆胶尼龙布
(902)
的上下端点;两层覆胶尼龙布的角度为
45
°‑
55
°
且贴合方向相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钢丝加强层
(5)
的贴合方向与外侧覆胶尼龙布
(902)
相同,角度为
25
°‑
35
°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钢丝圈
(1)
为上部呈梯形下部呈圆弧形的异型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芯的邵氏硬度为
A75

85
,软胶芯的邵氏硬度为
A60

70。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低低压承载下圈脱的矿用重载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胎圈底座宽度
c

W0
×
ρ
,单位为
mm

W0
为轮胎所匹配轮辋
(11)
的标准着合宽度,系数
ρ

0.18

0.2
;胎趾密封凸台宽度
b

c
×
σ
,单位为
mm
,系数
σ

0.20

0.26
;胎趾密封凸台的平台宽度
a

b
×
φ
,单位为
mm
,系数
φ

0.55

0.65
;胎圈底座与标准轮辋
(11)
间的夹角
α

5+
ψ
,单位为
°
,系数
ψ

1.5
°
~3°
;胎圈钢丝圈
(1)
上水平面处硬胶芯
(201)
的宽度
s

c
×
ω
,单位为
mm
,系数
ω

0.50

0.55
;胎圈钢丝圈
(1)
上水平面处外侧护圈包胶
(6)
的厚度
t

c
×
ξ
,单位为
mm
,系数
ξ

0.14

0.18
;胎圈钢丝圈
(1)
上水平面处内侧内衬层
(7)
的厚度
u

c
×
δ
,单位为
mm
,系数
δ

0.10

0.15
;胎圈与轮缘配合平面间的夹角
β

5+
ψ
,单位为
°
,系数
ψ

1.5
°
~3°
;轮辋
(11)
边缘到胎圈的距离
v

c
×
γ
,单位为
mm
,系数
γ

0.25

0.33
;护圈包胶
(6)
与轮缘弧的接触点的到反包胎体
(302)
的厚度
y

c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丁润伟瞿安业王雪岗徐言刘本鑫
申请(专利权)人: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