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中的后压辊存在精准度校准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因此造成成型过程中轮胎部件压合不实、部件延展性偏差大、压合过程中部件打折等异常质量问题,对子午线轮胎产品内在材料分布符合性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能够有效对后压辊设备状态进行测量、确认,并对存在的异常问题进行识别与控制改善,提升子午线轮胎成型过程中部件压合的稳定性、符合性,避免因后压辊设备本身的故障问题导致轮胎压合过程存在的不实、打折的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调整后压辊以满足以下条件:两个压辊与成型机头的垂直距离差≤3mm,后压辊向外摆动及向内摆动的晃动量≤1.5mm,两个压辊前端至成型机头外缘的距离差≤2.5mm
...【技术保护点】
1.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后压辊以满足以下条件:两个压辊(1)与成型机头(2)的垂直距离差≤3mm,后压辊向外摆动及向内摆动的晃动量≤1.5mm,两个压辊(1)前端至成型机头(2)外缘的距离差≤2.5mm,两个压辊(1)的伸出时间差<2s,两个压辊(1)进气端的压力差≤0.05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校准两个压辊(1)与成型机头(2)的垂直高度差时,先调整成型机头(2)中心与中心定位灯标相对应,随后操作后压辊朝成型机头(2)径向移动,并操作后压辊轴向打开,然后分别测量左右两侧压辊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后压辊以满足以下条件:两个压辊(1)与成型机头(2)的垂直距离差≤3mm,后压辊向外摆动及向内摆动的晃动量≤1.5mm,两个压辊(1)前端至成型机头(2)外缘的距离差≤2.5mm,两个压辊(1)的伸出时间差<2s,两个压辊(1)进气端的压力差≤0.05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校准两个压辊(1)与成型机头(2)的垂直高度差时,先调整成型机头(2)中心与中心定位灯标相对应,随后操作后压辊朝成型机头(2)径向移动,并操作后压辊轴向打开,然后分别测量左右两侧压辊(1)的前端到成型机头(2)的垂直距离,当两个距离的差值≤3mm时,即判定为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后压辊精准度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校准后压辊向外摆动及向内摆动的晃动量时,先操作两个压辊(1)轴向打开,打开宽度为300-600mm,分别测量压辊(1)向外摆动及向内摆动达到最大摆动幅度时,压辊(1)一端距其初始位置的距离,两个距离均≤1.5mm时,则判定为合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龙,印海建,岳振,孟庆伟,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