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08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属于轮胎胎圈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钢丝圈,钢丝圈上设置有上胶芯和下胶芯,上胶芯和下胶芯外设置有胎体,上胶芯、下胶芯与胎体之间设置有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在胎踵处交叉重叠;胎体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外端点处覆盖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外设置有子口填充胶,子口填充胶覆盖住子口尼龙加强层的上端点,子口填充胶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外设置有子口胶;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的内侧设置有气密层,子口胶下端点覆盖住气密层下端点。本技术能够防止胎圈早期出现裂口、损坏、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胎圈,具体涉及一种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


技术介绍

1、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的胎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位,众所周知,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持续受到的作用力有许多,轮胎下部区域集中了许多应力,而轮胎的胎圈位置是轮胎与轮辋直接接触的部位,胎圈位置成为容易应力集中的部位。

2、传统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生产工艺中,在胎圈位置的胎体外侧仅设置一层钢丝加强层,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7705380u公开了一种低断面全钢子午线轮胎,其通过在钢丝圈的外侧设置加强层,以提高胎侧使用的强度。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胎圈部位的整体强度不足,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超载与气压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而胎圈支撑性能不足,这些问题往往都会导致胎圈在轮辋处变形加大与帘布的压缩变形,特别在胎体和钢丝包布端点位置极易形成应力集中,出现圈空、圈裂和抽丝爆破等问题。

3、以上的问题,对于轮胎的使用来说有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当轮胎用于十分恶劣的非铺装路面且重载的场景下,工作时车辆类型、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所经由路线的类型以及车辆行驶的总体路况都不尽相同,这些情况都会使得轮胎下部区域应力相应集中,十分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对于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内外端点,采用子口尼龙加强层进行保护,防止其早期出现裂口及损坏;在钢丝圈底部设置交叉重叠的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能够降低圈部出现早期失效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包括钢丝圈,钢丝圈上设置有上胶芯和下胶芯,上胶芯和下胶芯外设置有胎体,上胶芯、下胶芯与胎体之间设置有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在胎踵处交叉重叠;胎体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外端点处覆盖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外设置有子口填充胶,子口填充胶覆盖住子口尼龙加强层的上端点,子口填充胶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外设置有子口胶;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的内侧设置有气密层,子口胶下端点覆盖住气密层下端点。

4、优选地,所述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包括子口尼龙加强层一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子口尼龙加强层一位于子口钢丝加强层与子口尼龙加强层二之间。

5、优选地,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的上下端点均低于子口尼龙加强层二的上下端点。

6、优选地,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的贴合方向相同、角度相同且贴合角度大于子口钢丝加强层,子口尼龙加强层一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的贴合方向与子口钢丝加强层的贴合方向相同。

7、优选地,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子口尼龙加强层二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的贴合角度为50-70°。

8、优选地,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三的贴合方向与子口钢丝加强层的贴合方向相同且贴合角度大于子口钢丝加强层的贴合角度。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对于子口钢丝加强层的内外端点,采用子口尼龙加强层进行保护,防止其早期出现裂口及损坏,出现圈部裂口等问题。同时,本实施例在钢丝圈底部设置交叉重叠的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能够降低层间剪切作用,降低钢丝圈底部的应力集中,而两层交叉的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可以增强圈部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应力集中及层间剪切,降低圈部出现早期失效问题。此设计解决了工程胎胎圈包布端点应力集中和大应变引起的应变能过大生热高,导致胶料之间的粘合性能出现早期疲劳失效,导致胎圈子口外裂和圈部脱层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包括钢丝圈(1),钢丝圈(1)上设置有上胶芯(2)和下胶芯(3),上胶芯(2)和下胶芯(3)外设置有胎体(4),其特征在于,上胶芯(2)、下胶芯(3)与胎体(4)之间设置有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5),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5)在胎踵处交叉重叠;胎体(4)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6),子口钢丝加强层(6)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外端点处覆盖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外设置有子口填充胶(10),子口填充胶(10)覆盖住子口尼龙加强层的上端点,子口填充胶(10)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外设置有子口胶(11);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的内侧设置有气密层(12),子口胶(11)下端点覆盖住气密层(12)下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包括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位于子口钢丝加强层(6)与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的上下端点均低于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的上下端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的贴合方向相同、角度相同且贴合角度大于子口钢丝加强层(6),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的贴合方向与子口钢丝加强层(6)的贴合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的贴合角度为50-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的贴合方向与子口钢丝加强层(6)的贴合方向相同且贴合角度大于子口钢丝加强层(6)的贴合角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包括钢丝圈(1),钢丝圈(1)上设置有上胶芯(2)和下胶芯(3),上胶芯(2)和下胶芯(3)外设置有胎体(4),其特征在于,上胶芯(2)、下胶芯(3)与胎体(4)之间设置有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5),两层钢丝圈下尼龙加强层(5)在胎踵处交叉重叠;胎体(4)外部设置有子口钢丝加强层(6),子口钢丝加强层(6)的内端点处覆盖有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外端点处覆盖有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外设置有子口填充胶(10),子口填充胶(10)覆盖住子口尼龙加强层的上端点,子口填充胶(10)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三(9)外设置有子口胶(11);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的内侧设置有气密层(12),子口胶(11)下端点覆盖住气密层(12)下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子口尼龙加强层包括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和子口尼龙加强层二(8),子口尼龙加强层一(7)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仕强于飞李淼孙昕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