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根根瘤菌菌株、菌剂及其作为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育苗基质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162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病原菌拮抗微生物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菌株,即发根根瘤菌(Rhizobiumrhizogenes)5-3-2,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333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发根根瘤菌5-3-2菌株制成的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发根根瘤菌(Rhizobium?rhizogenes)5-3-2菌株在防治番茄青枯病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育苗基质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自然界定向分离选育出发根根瘤菌(Rhizobium?rhizogenes)5-3-2,先通过培养繁殖后,制成该菌剂产品,利用食用菌栽培后的菇渣通过发酵腐熟后与其他基材按一定比例配制成育苗基质,将生防菌剂直接与育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具有可利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够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的诸多优点,是解决土传病害番茄青枯病一条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株番茄青枯病拮抗菌株及利用此菌株的菌 剂配制的育苗基质对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菇渣以香菇、金针菇等栽培后废弃菌筒为主,其主要成分是木渣、棉籽壳,以木质 素为主,养分含量较低,经过食用菌栽培分解后,菇渣略带酸性比较松软,其吸水性、保水肥 性、通气性较好,更适合花卉苗木的幼苗根系生长。因此菇渣更适合开发用于花卉苗木的容 器苗生产基质。因此项目的研发目标更明确、研究内容更有针对性、技术工艺更切合生产实 际应用。我省既是菌菇生产大省,也是花卉苗木生产大省,但却是苗木生产基质原材料资源 如草炭等大量缺乏。因此开展这项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菌菇生产废弃物随意倾倒造成农村环 境污染,改善新农村建设面貌,同时又可以解决蔬菜工厂化育生产、草坪生产、花卉苗木生 产基质资源不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番爺青枯病是由爺青枯拉尔氏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土传病害,热带、亚热带的国家和地区,如南美洲、日本、 印度、菲律宾,我国台湾、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严重发生。该病 可造成植株大面积萎蔫死亡,一般田块发病率为10% 15%,重病田发病率高达80% 98. 5%,导致番茄产量严重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R. solanacearum是一种土壤习居 菌,能够在无寄主情况下的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R. solanacearum主要从根系侵入植株,也 可从茎部伤口侵入并直接进入导管系统,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代谢物质,阻碍植物体内 水分运输,造成植株萎蔫。目前,针对番茄青枯病缺少有效的化学药剂,加之青枯菌对化学 农药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上升。休耕期撒施 石灰可减轻病害发生,但易造成土壤板结。抗病育种工作,由于缺乏理想的抗源材料,进展 缓慢。水旱轮作要求轮作年限长,且附近无其它宿主存在方可起到良好效果,因而实施起来 较困难。土壤灭菌后形成了土壤生物真空,一旦土壤受到病原菌侵染,会导致病原菌的大爆 发而造成更为严重后果,且在大田操作也不可行。利用抗病占木培育嫁接苗对防治土传病 害有明显的效果,但要有好的占木并配合适宜的嫁接技术才能做到,大规模应用也有一定 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利用病原菌拮抗微生物防治番茄青枯 病的菌株,即发根根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 5_3_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0. 3333,它 的保藏时间为2009年10月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 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发根根瘤菌5-3-2制成的菌剂,所述菌剂中荧光假单胞菌菌株5-3-2菌数达1亿cfu/ml以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发根根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 5-3-2菌株在防治番茄青枯 病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育苗基质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从自然界定向分离选育出具有拮抗番茄枯萎病、活力强等特性的微生物菌 株发根根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 5-3-2 ;先通过培养繁殖后,制成该菌剂产品;利用 食用菌栽培后的菇渣通过发酵腐熟后与其他基材按一定比例配制成育苗基质,再按一定比 例将拮抗菌剂与育苗基质混配至合适的含水率及含有效菌数,最后将其配制方法形成规范 化制备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生防菌剂直接与育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防治作物病害的 方法,它具有可利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够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的诸多优点,是解决土传 病害番茄青枯病一条有效的途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菌株5-3-2对青枯拉尔氏菌的拮抗效果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番茄苗移栽入盆15天后CK1和CK2盆栽效果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番茄苗移栽入盆15天后菌株5-3-2处理与对照CK2盆栽效果示 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含有5-3-2菌剂的菇渣育苗基质在盆栽上对番茄青枯病生防效果 的试验结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借助以下实施例将更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本专利技术并 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 发根根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 5-3-2菌株的获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病原菌拮抗微生物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菌株,具体是发根根 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 5-3-2。2008年实验者从金华、台州及丽水等不同地区采集连 作蔬菜地的土壤样品,利用细菌培养基采用稀释分离法从中定向分离出各类细菌等共300 多株,并进行菌株纯化,进而对菌株通过斜面和摇瓶在28-30°C培养条件下培养和在多种育 苗基质接种效果测定,从中筛选出拮抗番茄青枯病菌的菌株5-3-2。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_20g,H20 1000ml, PH 7. 0-7. 2。121. 3°C灭菌 20 分钟。2.试验步骤2.1培养基的制备配制如1所述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制备细菌斜面培养基。2. 2 土壤稀释液的制备(1).称取10g 土壤,加入100ml带有玻璃珠的无菌水500ml三角瓶中,振荡15分 钟,即10-1 ;(2) 吸取土悬液10ml,加入90ml无菌水500ml三角瓶中,即10_2 ;(3).从(2)中吸取10ml,加入90ml无菌水500ml三角瓶中,即10_3 ;4(4).从(3)中吸取5ml,加入45ml无菌水250ml三角瓶中,即10_4 ;(5).从(4)中吸取5ml,加入45ml无菌水250ml三角瓶中,即10_5 ;(6).从(5)中吸取5ml,加入45ml无菌水250ml三角瓶中,即1(T6。2. 3细菌分离(7).从(3)⑷(5)中分别吸取0. 1ml,加入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中进 行涂布培养(28-30°C培养2-3天),各设置3个重复;(8).选择20-200菌落数的培养皿进行挑取菌落进行斜面培养(28_30°C培养2_3 天);2. 4 多个土样 (9).共21个土样,每个土样重复上述2. 1 2. 3步骤。2. 5 结果按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细菌300多株。实施例2 分离得到的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茄青枯拉尔氏菌的平板拮抗试验1.培养基1. 1固体培养基青枯病菌培养基配制MgS047H200. 3g, K2HP04 2. Og, Yeast extract (酵母浸 膏)4. Og, Caseinhydrolysate (洛蛋白水解物)8. Og, Sucrose (蔗糖)10. Og, Agar (琼 脂)18g, Distilled water (蒸溜水)1000ml。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同实施例1中1。1. 2液体培养基细菌液体摇瓶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不加琼脂即可。番茄青枯病菌液体摇瓶培养基青枯病菌培养基不加琼脂即可。2.试验步骤2. 1培养基制备配制青枯病菌培养基(固体、液体),制备病原菌茄青枯拉尔氏菌斜面;配制牛肉 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固体、液体),制备细菌斜面。2. 2平板拮抗试验2. 2. 1菌种活化番茄青枯病菌和细菌进行菌种活化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根根瘤菌5-3-2,其分类命名为发根根瘤菌(Rhizobium rhizogen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33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平薛智勇朱凤香陈晓旸洪春来吴传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