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34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包括格挡装置,所述格挡装置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吸能装置和泄力装置,所述泄力装置对称固定连接在吸能装置的前端中心,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联通管、支撑背板、液压座、压力杆和滑动套管,所述联通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之间,所述支撑背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之间,且所述支撑背板位于联通管的前端,所述压力杆滑动安装在液压座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压力杆呈环形设置,所述滑动套管固定安装在压力杆的前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能装置和泄力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可将冲击力吸收的目的,防止车身变形。防止车身变形。防止车身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为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通过汽车防撞梁的设置,可减少汽车驾驶舱受到撞击时的力度,从而可有效的减少了驾驶员受到的挤压伤害。
[0003]现有的防撞梁在使用时,由于防撞梁是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的,防撞梁自身无法吸附碰撞力,使得防撞梁遭受冲击时,冲击力依旧传递至车身上,致使车身会变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包括格挡装置,所述格挡装置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吸能装置和泄力装置,所述泄力装置对称固定连接在吸能装置的前端中心,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联通管、支撑背板、液压座、压力杆和滑动套管,所述联通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之间,所述支撑背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之间,且所述支撑背板位于联通管的前端,所述压力杆滑动安装在液压座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压力杆呈环形设置,所述滑动套管固定安装在压力杆的前端上,所述泄力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基板、套杆、格挡架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复位弹簧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套杆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前端上,所述连接基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套杆之间,所述格挡架固定安装在连接基板的前端上。
[0006]优选的,所述格挡装置包括连接柱、防撞梁和对位架,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在防撞梁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对位架固定安装在防撞梁的后端中心。
[0007]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管固定连接在防撞梁的后端上,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支撑背板的后端中心,所述支撑板和连接基板分别滑动套接在支撑背板的前后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连接基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支撑背板的厚度,且所述格挡架之间的间隙小于对位架的厚度。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管的后端内圈滑动安装有六棱套筒,且六棱套筒与压力杆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对位架与两个所述格挡架之间对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吸能装置和泄力装置的组合设置,当格挡装置内部的防撞
梁遭受冲击时,会将冲击力传递至滑动套管上,通过对位架移动至与格挡架接触时,可间接的带动格挡架向上向下移动,使得可进行分向化缓冲的工作,并且,防撞梁在移动时还会带动压力杆向液压座的内部移动,从而可实现集中化定向缓冲功能,有效的降低碰撞强度,提升防撞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吸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泄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格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缓冲部件、2

格挡装置、3

吸能装置、4

泄力装置、5

联通管、6

支撑背板、7

液压座、8

压力杆、9

滑动套管、10

支撑板、11

连接基板、12

套杆、13

格挡架、14

复位弹簧、15

连接柱、16

防撞梁、17

对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包括格挡装置2,格挡装置2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1,缓冲部件1包括吸能装置3和泄力装置4,泄力装置4对称固定连接在吸能装置3的前端中心,吸能装置3包括联通管5、支撑背板6、液压座7、压力杆8和滑动套管9,联通管5固定安装在两个液压座7之间,支撑背板6固定安装在两个液压座7之间,且支撑背板6位于联通管5的前端,压力杆8滑动安装在液压座7的前端内部,且压力杆8呈环形设置,滑动套管9固定安装在压力杆8的前端上,泄力装置4包括支撑板10、连接基板11、套杆12、格挡架13和复位弹簧14,支撑板10固定安装在复位弹簧14的顶端和底端,套杆12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的前端上,连接基板11固定安装在两个套杆12之间,格挡架13固定安装在连接基板11的前端上。
[0022]格挡装置2包括连接柱15、防撞梁16和对位架17,连接柱15固定安装在防撞梁16的顶端和底端,对位架17固定安装在防撞梁16的后端中心,通过对位架17与格挡架13水平对齐,使得可提升格挡架13与对位架17的对接准确性。
[0023]滑动套管9固定连接在防撞梁16的后端上,复位弹簧14固定安装在支撑背板6的后端中心,支撑板10和连接基板11分别滑动套接在支撑背板6的前后表面,防止格挡架13出现偏移的现象。
[0024]支撑板10与连接基板11之间的间隙大于支撑背板6的厚度,且格挡架13之间的间隙小于对位架17的厚度,便于对对位架17进行限位。
[0025]滑动套管9的后端内圈滑动安装有六棱套筒,且六棱套筒与压力杆8固定连接,允
许防撞梁16再次向后位移。
[0026]对位架17与两个格挡架13之间对齐,可对防撞梁16再次进行限位。
[00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液压座7和连接柱15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上,当防撞梁16遭受撞击时,连接柱15会断裂,致使防撞梁16在向后移动时可带动对位架17与格挡架13接触,通过两个格挡架13之间的间隙小于对位架17的厚度,且对位架17和格挡架13相对的一端均呈圆弧状设置,使得防撞梁16带动对位架17向格挡架13之间移动时,会带动格挡架13分别向上向下短距离移动,且通过套杆12滑动套接在支撑背板6内部的导轨上,使得可保证格挡架13沿直线移动,与此同时,防撞梁16在移动时还可带动滑动套管9在六棱套筒上移动,使得可允许防撞梁16再次向后移动,当滑动套管9在六棱套筒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撞汽车防撞梁,包括格挡装置(2),所述格挡装置(2)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1)包括吸能装置(3)和泄力装置(4),所述泄力装置(4)对称固定连接在吸能装置(3)的前端中心,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联通管(5)、支撑背板(6)、液压座(7)、压力杆(8)和滑动套管(9),所述联通管(5)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7)之间,所述支撑背板(6)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液压座(7)之间,且所述支撑背板(6)位于联通管(5)的前端,所述压力杆(8)滑动安装在液压座(7)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压力杆(8)呈环形设置,所述滑动套管(9)固定安装在压力杆(8)的前端上,所述泄力装置(4)包括支撑板(10)、连接基板(11)、套杆(12)、格挡架(13)和复位弹簧(14),所述支撑板(10)固定安装在复位弹簧(14)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套杆(12)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的前端上,所述连接基板(11)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套杆(12)之间,所述格挡架(13)固定安装在连接基板(11)的前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龙韦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