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70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简易地设定适于各种材质的工件的加工条件并提高操作性、适于复合部件加工的气动钻装置。所述气动钻装置,具有:进退自如地内装于圆筒形状的主体(2)内的滑座(3);内设于滑座(3)的主轴气动马达(5);使滑座(3)前进和后退的进给气缸机构(6);以及对进给气缸机构(6)和主轴气动马达(5)通过空气流路(L)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口(1b),其中,空气流路(L),具备:驱动主轴气动马达(5)的第一流路(L1);以及与进给气缸机构(6)连通并使滑座(3)前进和后退的第二流路(L2即L21、L22),第一流路(L1)和第二流路(L2)各自分离独立地并列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钻装置,尤其涉及适合于复合材料的穿孔加工的气动钻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飞机部件等会采用CFRP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 与铝或钛等的复合材料增多起来。公知这些复合材料由于切削条件不同,所以难于精度高的穿孔。因此,例如采用以 单一的马达使进给和旋转同步,使每1转的主轴的前进为一定的穿孔方法(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2)。即,马达的速度变化不影响每1转的前进速度,所以所产生的切削屑的厚度保持 一定,增进被穿孔的孔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6145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10473号公报。 可是,一直以来,若以单一的马达使进给和旋转同步,则由于进给是固定的,所以 对于复合材料的场合,由于与硬材质的条件一致地决定进给速度,所以产生需要很多加工 时间的问题。另外,即使主轴旋转因负载下降,进给速度也同步下降,因此还是会需要很多 加工时间。此外,由于以与刀具的磨损情况无关地设定的进给进行切削,所以不仅加工质量 低下,而且也有可能破坏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易地设定适合于 各种材质的工件的加工条件并提高操作性、适合于复合部件加工的气动钻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的气动钻装置,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进退 自如地内装于该主体内的滑座;内设于该滑座并使钻头旋转的主轴气动马达;使上述滑座 前进和后退的进给气缸机构;以及对该进给气缸机构和上述主轴气动马达通过空气流路供 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口,在使上述钻头旋转的同时给与进给进行穿孔,其特征在于,上述 空气流路,具备供给驱动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以及与上述进给气 缸机构连通并供给使上述滑座前进和后退的压缩空气的第二流路,上述第一流路和上述第 二流路各自分离独立地并列设置。这样,本专利技术通过分离独立地设置供给驱动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压缩空气的第一 流路和供给使上述滑座前进和后退的压缩空气的第二流路,从而能独立进行主轴气动马达 的转速(主轴转速)的调整、和滑座往复移动速度(进给速度)的调整。另外,通过并列设置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从而不会使第一流路的压力变化地限 制第二流路的前进用流路的压力,能简易地设定适于各种材质的工件的加工推力。这样,通过设定适于工件的加工推力,从而通过加工时间变长来感觉刀具的磨损。另外,通过构成为供给压缩空气进行动作,从而按照穿孔加工时的负载的变化,主 轴气动马达的转速和滑座的往复移动速度也变化。例如,如果是切削性良好的工件,则切削阻力较小,负载也较小,所以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不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是切削性较差的 工件则切削阻力较大,负荷也较大,所以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降低。因此,在对切削性良好的材料和切削性较差的材料的复合部件进行穿孔的场合, 如果预先设定为切削性良好的材料的加工条件,则对于切削性较差的材料部分由于主轴转 速和进给速度因切削阻力增加而降低,所以能接近切削性较差的材料的加工条件,且以与 材质相称的有效的加工时间完成加工。因而,本专利技术的气动钻装置1特别适合复合部件的 穿孔加工。 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的专利技术是方案一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流路 中的使上述滑座前进的前进用流路中设置调整上述推进力的压力调整器。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上述第二流路中的使上述滑座前进的前进用流路中设置调整 前进推力的压力调整器,从而不会降低后退推力便能仅调整滑座的前进推力。本专利技术方案三的专利技术是方案一或二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流 路除了驱动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马达用流路外还具备从该马达用流路分支的使上述滑座 前进的第二前进用流路。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使上述滑座前进的第二前进用流路,能增大滑座的进给推 力。另外,通过从驱动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马达用流路分支,从而精细地进行滑座的 进给推力和马达转速的调整,进而能够设定更适于工件的加工条件,能缩短加工时间。本专利技术方案四的专利技术是方案一至三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于上述滑座的外周部并将供给到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压缩空气进行排气的排气流路; 和在上述滑座的后部延长设置并具有排气口的延设部件,并构成为将上述排气流路和上述 排气口连通并从上述排气口排出上述压缩空气。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排出压缩空气的排气口设于在沿滑座后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件上,从而能够使排气不影响工件。因此,虽然在排气中包含润滑主轴气动马达的涡轮机 油,但能够防止污染工件,提高作业性。本专利技术方案五的专利技术是方案四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流路, 具备形成于上述滑座外周部的凹部;贯穿该凹部并从上述滑座的内周部贯穿形成的排气 孔;以及以覆盖上述凹部的方式外嵌于上述外周部的滑座壳,构成为将上述凹部和上述排 气口连通并排出上述压缩空气。根据该结构,能顺利可靠地从滑座的后部进行排气。本专利技术方案六的专利技术,是方案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 备沿上述钻头的轴向形成到刀尖的贯穿孔;把持上述钻头的把持部件;以及形成于该把 持部件并与上述贯穿孔连通的雾气供给口,设有对上述雾气供给口供给雾气并对上述钻头 的刀尖供给雾气的雾气供给装置。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对上述钻的刀尖供给雾气的雾气供给装置,从而能可靠地 进行钻头的冷却和被加工部的润滑。因此,通过稳定维持适于工件的加工条件,能缩短加工 时间。本专利技术方案七的专利技术是方案一至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配设于上述主体的前部并覆盖上述钻头的头部件;安装于该头部件的前端部并支撑上述钻 头的套筒,并构成为使上述套筒配合在定位用的夹具板上进行穿孔加工。根据该结构,通过使上述套配合在定位用的夹具板进行穿孔加工,可容易地进行 定位提高操作性,能缩短加工时间。对专利技术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可以简易地设定适于各种材质的工件的加工条件并提高 操作性、适于复合部件加工的气动钻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主要结构的重要部位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排气流路的重要部位剖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气体流路的回路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动作的重要部位剖视图,表示滑 座前进而主轴气动马达开始旋转的状态。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动钻装置的动作的重要部位剖视图,表示滑 座位于前进端开始后退的状态。图中1-气动钻装置,Ia-把手,Ib-空气供给口,Ic-空气压力室,2-主体,3-滑座,4-中 心杆(延设部件),5-主轴气动马达,5c-开口夹(把持部件),5d-开口夹座(把持部件), 5e-雾气供给口,6-进给气缸机构,32-排气孔(排气流路),33-滑座壳,61-第一气缸室, 62-第二气缸室,101-雾气供给管,102-头部件,103-套筒,200-夹具板,El-凹部,E2-排 气口,Ex-排气流路,L-空气流路,Ll-第一流路,L2-第二流路,Lll-马达用流路,L12-第 二前进用流路,L21-后退用流路,L22-前进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钻装置,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进退自如地内装于该主体内的滑座;内设于该滑座并使钻头旋转的主轴气动马达;使上述滑座前进和后退的进给气缸机构;以及对该进给气缸机构和上述主轴气动马达通过空气流路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口,在使上述钻头旋转的同时给与进给进行穿孔,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路,具备:供给驱动上述主轴气动马达的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以及与上述进给气缸机构连通并供给使上述滑座前进和后退的压缩空气的第二流路,上述第一流路和上述第二流路各自分离独立地并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生藏秀树伊原稔
申请(专利权)人:速技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