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60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结装置,适合安装在一个第一结构体与一个第二结构体间,包含一个适于固接在该第一结构体的组接体、一个适于固设在该第二结构体的套筒,及一个与该组接体相对应接合的主定位单元。该组接体包括一个设置在一个外周面的第一定位部。该套筒包括一个界定出供该组接体穿置的一个通道的筒壁。该主定位单元包括一个设置在该套筒与该第二结构体其中之一的基座、一个设置在该基座并与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部相对应接合的第二定位部,及一个使该第二定位部保持接合在该第一定位部的弹性元件。利用该主定位单元不需要手工具就能完成该组接体与套筒的连结,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便利的特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结合二种结构体进而产生预 定使用功能的连结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一个连结装置1具有能相对应接合一个组接体11、一个接合件 12,及一个穿设在该组接体11与该接合件12间的锁接组合体13。该组接体11具有多数个 相间隔设置的贯孔111,该接合件12具有多数个能够分别与其中一个贯孔111相对齐的定 位孔121,该锁接组合体13能够同时穿置在该组接体11的其中一个贯孔111与该接合件 12的其中一个定位孔121中,借此,使该组接体11、接合件12形成稳固连接。该连结装置1可用于使二个不同的结构体相结合以产生预定使用功能,并能在不 使用时借由该连结装置ι解除结合关系。例如,该连结装置1可被安装在一自行车的拖车2 上,该拖车2具有一个主车架21、多数个相间隔地安装在主车架21底部的车轮22,及一连 接在该主车架21前方的拖杆23。该连结装置1的组接体11是固接在拖杆23的一端,而该 接合件12是固设在该主车架21前端,配合该锁接组合体13就能使该主车架21与该拖杆 23相结合,以便通过该拖杆23使该主车架21与一辆自行车(图未示)相衔接。虽然该连结装置1能够使该拖车2的主车架21与拖杆23相结合进而达到连结二 种不同结构体的功能,但进行连结时,必须配合使用手工具才能达到稳固锁接与定位的效 果,导致现有的连结装置相对具有接合作业较费时及操作上较不方便的缺失。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连结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 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连结装置,实属当前重 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快速接合,且不需要以手工具辅助就能完成接合作 业的连结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结装置,适合安装在一第一结构体与一第二结构体间,包含一个适合 固接在该第一结构体且沿一条轴线设置的组接体、一个适合固定设置在该第二结构体并与 该组接体相对应连结的套筒,及一个与该组接体相对应接合的主定位单元,该组接体包括 一个围绕该轴线形成的外周面,及一个设置在该外周面的第一定位部;该套筒包括一个围 绕该轴线界定出一个用以供该组接体穿置的通道的筒壁;以及该主定位单元是用以限制该 组接体与该套筒相脱离,包括一个基座、一个设置在该基座并与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部相 对应接合的第二定位部,及一个使该第二定位部保持接合在该第一定位部的弹性元件,该基座是设置于该套筒与该第二结构体其中之一。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部是凹设在该外周面的定位 孔型式,且该主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部是受该弹性元件作用而保持插设在该组接体的第一 定位部的插销型式。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套筒还包括一个凸设在该筒壁上的凸块,且该主 定位单元的基座具有一个枢接设置在该凸块的活动块,及一个穿设在该凸块与该活动块间 用以使该活动块相对该凸块枢转的枢接杆,该第二定位部是自该活动块朝该轴线延伸用以 穿插入该第一定位部,该弹性元件是围绕该枢接杆设置用以推抵该活动块靠向该套筒,进 而使第二定位部与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部保持接合,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推抵在该套筒的 筒壁上的第一推抵部,及与该第一推抵部的方向相反且推抵在该活动块上的一个第二推抵 部。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套筒的筒壁还具有一个界定出该通道的内筒壁 面、一个与该内筒壁面的方向相反的外筒壁面、分别连接在该内筒壁面、外筒壁面的二相反 端间的一个第一端缘面、一个第二端缘面,及一个自该第一端缘面朝该第二端缘面延伸并 贯穿该内、外筒壁面的开槽,该组接体是自该第一端缘面穿置入该套筒,该连结装置还包含 一个对应该开槽设置在该套筒的筒壁的辅助定位单元,该辅助定位单元包括二个分别位于 该开槽的二个相反侧并固接在该筒壁的外筒壁面的耳块,及一个穿设在所述耳块间的快 拆。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组接体的外周面是沿一条非正圆的轨迹围绕该 轴线设置,且该套筒的筒壁的内筒壁面是顺应该组接体的外周面形状界定出用以供该组接 体穿置的通道。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组接体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环绕该轴线形成 的外切平面部,且该套筒的筒壁的内筒壁面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外切平面部相对应贴靠的内 切平面部。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套筒还具有一个对齐该第一定位部贯穿该内筒 壁面、外筒壁面的穿孔,该主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部是穿过该穿孔而插置入该第一定位部。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主定位单元的基座还具有一个凹设在该活动块 的容置槽部。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组接体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定位部相间隔地设 置在该外周面的限位凸块。较佳地,前述的连结装置,其中该第一结构体、第二结构体是位于一辆拖车上,且 该第一结构体是该拖车的一个拖杆,及该第二结构体是该托车的一个车架单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技术连结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只要使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 部以对应该主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部的方式穿置入该套筒的筒壁,就能在该第一定位部与 该第二定位部相对齐时,利用该主定位单元的弹性元件自动使该第二定位部保持接合在该 第一定位部,借此,能够快速地完成该组接体与该套筒的连结与定位作业,而具有较佳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连结装置,适合安装在一个第一结构体与一个第二结构 体间,包含一个适于固接在该第一结构体的组接体、一个适于固设在该第二结构体的套筒, 及一个与该组接体相对应接合的主定位单元。该组接体包括一个设置在一个外周面的第一 定位部。该套筒包括一个界定出供该组接体穿置的一个通道的筒壁。该主定位单元包括一 个设置在该套筒与该第二结构体其中之一的基座、一个设置在该基座并与该组接体的第一 定位部相对应接合的第二定位部,及一个使该第二定位部保持接合在该第一定位部的弹性 元件。利用该主定位单元不需要手工具就能完成该组接体与套筒的连结,使本技术具 有较便利的特性。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 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一分解立体图,说明现有的一个连结装置安装在一辆自行车拖车上的情 形;图2是一分解立体图,说明本技术连结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分解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安装在一台拖车上的情形;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套筒与一个组接体组合完成的情 形;图5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主定位单元的一个第二定位部穿 过该套筒插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结装置,适合安装在一第一结构体与一第二结构体间,包含一个适合固接在该第一结构体且沿一条轴线设置的组接体、一个适合固定设置在该第二结构体并与该组接体相对应连结的套筒,及一个与该组接体相对应接合的主定位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组接体包括一个围绕该轴线形成的外周面,及一个设置在该外周面的第一定位部;  该套筒包括一个围绕该轴线界定出一个用以供该组接体穿置的通道的筒壁;以及  该主定位单元是用以限制该组接体与该套筒相脱离,包括一个基座、一个设置在该基座并与该组接体的第一定位部相对应接合的第二定位部,及一个使该第二定位部保持接合在该第一定位部的弹性元件,该基座是设置于该套筒与该第二结构体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平然
申请(专利权)人:环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