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74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转动部件及倾斜部构成,该转动部件,在一端侧具有起伏轴,该起伏轴插入在一方框体上固定的起伏轴承中并使一方框体倾斜运动,另一端侧可以转动地保持在上述另一框体上;该倾斜部设在上述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重合的面上。这种连结装置具有转动机构,其结合相互重合的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的端部,在使上述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的各规定侧的面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下,可以使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相对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结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的连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具有转动机构的连结部来连结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并对于使用者,在将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各自规定的面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下、可以使其相对转动的连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可以转动地连结2个框体的连结装置,已知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广泛应用到日常用品以及游戏机等电子器件上。但是,现有的具有转动机构的连结装置,主要一轴结构的占一大半,2轴结构的不太被应用。另外,即使是实用化的2轴结构的,也很多情况下连结装置为大型的、或机构复杂的。另外,JP专利第3189818号所记载的,虽然公开了2轴结构的构思,但是没有具体公开到可实用化的程度,谋求新的连结部的专利技术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小型且简单的机构可使2个框体2轴转动的连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连结装置,绕沿两框体的重合方向延伸的第1轴线可以转动地连结相互重合的2个框体,并且绕与上述第1轴线垂直的第2轴线使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可以摆动,其特征在于由基体部件、转动部件、摆动部件构成,上述基体部件具有固定在上述另一方框体上的安装孔,上述转动部件的一端侧嵌入该基体部件的安装孔中,并可以绕上述第1轴线转动地进行安装,上述摆动部件,以上述第2轴线作为摆动轴相对于上述转动部件可以摆动地安装、并固定在上述一方框体上,在上述基体部件上具有导引面,同时,在上述一方框体一侧具有与上述导引面对接的突起部,并且,在上述摆动部件上,具有夹着上述转动部件的上述摆动轴并对上述突起部的相反侧位置进行施力的弹性部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施力将上述突起部推压到上述导引面。这样,由一端侧嵌入基体部件的安装孔中并可以绕上述第1轴线转动地进行安装的转动部件、以第2轴线作为摆动轴并固定在一方框体上的摆动部件、设在导引部件上的导引面、设在一方框体侧并与导引面对接的突起部、夹着转动部件的摆动轴线并对上述突起部的相反侧的位置进行施力的弹性部件构成连结部,利用弹性部件的施力而可将上述突起部推压到上述导引面上,从而以简单、廉价的构成容易使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对转动,并且,利用固定在一方框体上的摆动部件能够使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摆动,并且,利用弹性部件一边使突起与导引面相对接一边转动,因此,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可以相互摆动,并且通常能够保持一定的关系进行转动。而且,上述导引面的优选实施例在于上述导引面为倾斜面,并通过随着上述转动部件的转动使上述突起部沿上述倾斜面移动,而上述摆动部件对应上述倾斜面的倾斜进行摆动,使上述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所成的角度慢慢增加。另外,上述导引面的更优选实施例在于上述导引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倾斜面,并通过使上述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绕上述第1轴线转动,使上述突起部沿上述倾斜面移动,而使上述一方框体相对于上述另一方框体绕上述第2轴线摆动。另外,通过在上述基体部件上具有凹部,且该凹部至少在上述2个框体相互重合的状态时收纳上述突起部,而能够可靠地使2个框体相重合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简单转动。另外,通过由曲面平滑连接上述凹部与上述导引面,而在使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对转动时,可以平滑转动。而且,通过随着上述转动部件的转动使上述突起部从上述凹部移动到上述导引面上,而使上述摆动部件摆动规定角度的量。而且,最好上述弹性部件是由大致呈“コ”字状的线材构成并在其两端具有绕线部的扭簧,将上述扭簧的绕线部安装在上述摆动部件上,并且在上述扭簧的“コ”字状中央部夹着上述转动部件的摆动轴并对上述突起部的相反侧位置进行施力。而且,在上述转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具有突起的板簧,并且在上述基体部件上设置凹陷,该凹陷至少在相互重合上述2个框体的状态时嵌入上述突起,从而在使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上互转动时,能够可靠地进行停止。而且,上述转动部件设成中空,在内部可以配置上述一方框体与上述另一方框体之间的配线材,从而,无需在连结部设置接点什么的,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电线的缠绕。附图说明图1(A)~(D)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构进行说明的构成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解图,(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A)表示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互重合的状态、(B)表示使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互大致转动180度的状态。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托架与弹簧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是用于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一方框体1与另一方框体2的伴随转动动作而摆动(倾斜运动)角度变化的曲线图。图7(A)、(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方框体1与另一方框体2的转动初期、杆42的突起部43从套筒(sleeve)44上设置的凹部46移动到导引面45的一端位置的状态的图。图8(A)、(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一方框体1与另一方框体2的转动初期、杆42的突起部43从套筒(sleeve)44上设置的凹部46移动到导引面45的一端位置移动的状态的图。图9(A)~(C)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装置的各框体间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A)是一方框体侧的视图、(B)是另一方框体侧的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立体图,(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锁定机构的图,(A)是锁定时的立体图、(B)是解除锁定时的立体图。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方框体1与另一方框体2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举例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关系等,并不局限于尤其特定的记载,其主要意图也并不是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于上述记载,其只不过是说明例。以下,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构进行说明的构成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解图,(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A)表示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互重合的状态的情况、(B)表示使一方框体与另一方框体相互大致转动180度的状态的情况。图中同一构成要件使用同一编号,1是一方框体;2是另一方框体;7是设在一方框体1上的倾斜部;20是转动机构;21是托架,其具有相对于转动机构20的转动部件40垂直设置的作为摆动轴的起伏轴41的轴承用孔22(图2)、并固定在一方框体1上的摆动部件上;30是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其夹着上述转动部件40的作为摆动轴的起伏轴41、两端抵在托架21上,由使一方框体1趋向于另一方框体2一侧的大致呈“コ”字状的线材构成;31是设置一方框体1与另一方框体2上所设的转动机构20的孔;40是为了使一方框体1倾斜而具有贯通插入托架21的轴承用孔22中的作为摆动轴的起伏轴41的转动部件;42是利用突起部43与转动限位的凸部51固定在一方框体1上的杆;44是具有导引面45与凹部46的作为基体部件的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结装置,绕沿两框体的重合方向延伸的第1轴线可以转动地连结相互重合的2个框体,并且绕与上述第1轴线垂直的第2轴线可以使一方框体相对于另一方框体进行摆动,其特征在于:    由基体部件、转动部件、摆动部件构成,    上述基体部件,具有固定在上述另一方框体上的安装孔,    上述转动部件的一端侧嵌入该基体部件的安装孔中,并可以绕上述第1轴线转动地进行安装,    上述摆动部件,以上述第2轴线作为摆动轴相对于上述转动部件可以摆动地安装、并固定在上述一方框体上,    在上述基体部件上具有导引面,同时,在上述一方框体一侧具有与上述导引面对接的突起部,并且,在上述摆动部件上,具有夹着上述转动部件的上述摆动轴并对上述突起部的相反侧位置进行施力的弹性部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施力将上述突起部推压到上述导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贤治中村智明山本龙二赤羽秀哉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桥技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