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21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属于大型钛合金锻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航天领域的封头壳体部分在高温

高压下工作,一般用不锈钢

钛合金或超高强度钢进行模锻后加工而成

[0003]对于大型钛合金壳体锻件,采用自由锻加工而成,原材料利用率低,部分锻件的材料利用率不足
1%。
若采用模锻成形,因壳体锻件厚度小,变形抗力大,需要三万吨以上的设备才能完成模锻成形

[0004]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小设备生产大型钛合金壳体模锻件,以解决现在的痛点

[0005]现有技术分为自由锻与整体模锻,存在不足:(1)自由锻生产,材料利用率低,锻件成本太高;(2)
φ
800
的钛合金壳体模锻件,整体模锻成形需要3万吨的压力,设备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减少锻件成本,必须采用模锻生产,需要设计新的成形方案,实现用现有的
8000
吨压机生产
φ
800
的钛合金壳体模锻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下料;(2)

棒料倒角

车端面;(3)

模锻(
3.1


预锻,将棒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00

100℃
,保温时间为
150

250min
,然后预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5000

6000T
;(
3.2


终锻,将预锻后的坯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00

100℃
,保温时间为
80

120min
,然后终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7000

7800T
;使锻件完全成形,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锻件

[0008]优选地,上述步骤(
3.1
)和步骤(
3.2
)的加热温度为
950℃。
[0009]优选地,上述步骤(
3.1
)的保温时间是
200min。
[0010]优选地,上述步骤(
3.2
)的保温时间是
100min。
[0011]优选地,上述步骤(
3.1
)的打击力是
6000T。
[0012]优选地,上述步骤(
3.2
)的打击力是
7800T。
[0013]优选地,上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圆连接板

上模连接板

上模压圈

上模芯;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

预应力圈以及顶杆;
所述下模芯放置于预应力圈内,下模芯底部设置一个顶杆,用于将锻件顶出,所述上模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连接板的下方,上模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圆连接板的下方,上模压圈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连接板的下方,并且上模压圈围绕在上模芯的周圈,上模放置于下模上,所述圆连接板的外径大于下模芯的外径,架在预应力圈的上方,上模压圈和上模连接板位于预应力圈内,上模芯放置于下模芯的腔体内,上模压圈与上模芯之间存在空隙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锻件的整体成形方案改为分步成形,分布成型的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实现分两步成形,而且两步成形的每一步成形的压力低于
8000T
,实现用现有的
8000 T
压机生产
φ
800
的钛合金壳体模锻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步骤
3.1
的锻造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步骤
3.2
的锻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实施例:如某型航空件的下壳体,材料为
TC4
,原材料规格为
Φ
800
×
400mm。
[0018](1)

下料
Φ
700
×
150mm
;(2)

棒料倒角

车端面;(3)

模锻(
3.1


预锻,如图2所示,将棒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50℃
,保温时间为
200min
,然后预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6000T
;(
3.2


终锻,如图3所示,将预锻后的坯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50℃
,保温时间为
100min
,然后终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7800T
;使锻件完全成形,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锻件

[0019]如图1所示,上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圆连接板
1、
上模连接板
2、
上模压圈
3、
上模芯4;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
5、
预应力圈6以及顶杆7;所述下模芯5放置于预应力圈6内,下模芯5底部设置一个顶杆7,用于将锻件顶出,所述上模芯5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连接板2的下方,上模连接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圆连接板1的下方,上模压圈3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连接板2的下方,并且上模压圈3围绕在上模芯4的周圈,上模放置于下模上,所述圆连接板1的外径大于下模芯4的外径,架在预应力圈6的上方,上模压圈3和上模连接板2位于预应力圈6内,上模芯4放置于下模芯5的腔体内,上模压圈3与上模芯4之间存在空隙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下料;(2)

棒料倒角

车端面;(3)

模锻(
3.1


预锻,将棒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00

100℃
,保温时间为
150

250min
,然后预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5000

6000T
;(
3.2


终锻,将预锻后的坯料置于模具内,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900

100℃
,保温时间为
80

120min
,然后终锻击打3锤,打击力为
7000

7800T
;使锻件完全成形,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锻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1
)和步骤(
3.2
)的加热温度为
9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设备锻造大型钛合金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万剑平刘其源艾志斌于杰江荣忠朱志军蒋小飞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派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