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05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加热炉及成形压机,加热炉用于对待加工板材的待加热区域进行局部加热;成形压机包括固定模具、压紧模块、形变挤压模块、高度挤压模块、宽度挤压模块及多向模锻液压机构;多向模锻液压机构用于控制压紧模块为待加工板材施加压力;还用于控制形变挤压模块挤压待加工板材,使局部加热后的待加工板材变形填充形变空腔,以形成特征筋;还用于控制高度挤压模块向靠近特征筋方向作用,以使特征筋达到预设高度;还用于控制宽度挤压模块向靠近特征筋方向作用,以使特征筋达到预设宽度。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成形压机能一次成形大尺寸的特征筋,另一方面成形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小,便于自动化生产。便于自动化生产。便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类带筋锻件成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类带筋锻件在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典型产品如应用在桥梁上的支座板,是非常重要的桥梁连接件,用于承受桥梁上部结构载荷和变形并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如图1所示,板类带筋锻件3的特征筋31的尺寸较大,分布不均匀,此类锻件一般采用铸造和锻造的工艺生产。相比锻造而言,铸造所生产工件在形状与尺寸上符合工件要求,但铸件的整体性能远低于锻件。然而传统锻造工艺无法在该尺寸条件下一次锻造成形,因为其特征筋的尺寸超过锻造比限制。采用多工步锻造工艺所需的冲床吨位较大,且加工余量也较大,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申请号为201821145715.6,专利名称为一种桥梁支座板的成形装置,其公开了通过上、下模具与板材形成封闭成形型腔,在左、右模具的挤压下,形成特征筋。基于专用成形装置及传送运输装置形成自动化制造,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锻件的成形效率。但其形成的特征筋与板材的宽厚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用于对待加工板材的待加热区域进行局部加热;成形压机,所述成形压机包括固定模具、压紧模块、形变挤压模块、高度挤压模块、宽度挤压模块以及多向模锻液压机构;所述固定模具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下方,所述固定模具用于供所述待加工板材放置;所述压紧模块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上方;所述形变挤压模块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两侧;所述高度挤压模块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压紧模块内部,且位于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上方;所述宽度挤压模块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板材以及所述压紧模块之间,且所述宽度挤压模块与所述待加工板材相接触;所述宽度挤压模块、所述高度挤压模块以及所述压紧模块与所述待加工板材之间具有形变空腔;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紧模块、所述形变挤压模块、所述宽度挤压模块以及所述高度挤压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压紧模块为所述待加工板材施加压力;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形变挤压模块挤压所述待加工板材,使局部加热后的所述待加工板材变形填充至所述形变空腔,以形成特征筋;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高度挤压模块向靠近所述特征筋方向作用,以使所述特征筋达到预设高度;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宽度挤压模块向靠近所述特征筋方向作用,以使所述特征筋达到预设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压机还包括上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压紧模块的上方,所述上工作台用于固定所述压紧模块,还用于为所述高度挤压模块提供限位,以限制所述高度挤压模块向远离所述特征筋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模块包括压紧模具,所述形变挤压模块包括左模具以及右模具,所述高度挤压模块包括高度顶杆以及高度模具,所述宽度挤压模块包括宽度顶杆以及宽度模具;所述左模具以及所述右模具分别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两侧,所述高度顶杆与所述高度模具连接,所述宽度顶杆与所述宽度模具连接;所述多向模锻液压机构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主油缸、左油缸、右油缸、高度油缸以及宽度油缸,所述主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工作台连接,所述左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左模具连接,所述右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右模具连接,所述高度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度顶杆连接,所述宽度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宽度顶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类带筋锻件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挤压模块还包括两个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油缸以及所述右油缸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左油缸以及所述右油缸的输出端的位移数据并将所述位移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位移数据控制所述宽度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强潘立栋赵彦启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