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744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压边圈、待加工材料、加热装置以及加工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待加工材料加热,加工装置沿第一方向从左到右包括预挤压组件、冲孔组件、挤压组件以及落料组件,预挤压组件用于使待加工材料形成凸台,冲孔组件用于对已形成凸台的待加工材料冲孔,挤压组件用于使待加工材料达到预设尺寸,落料组件用于使已达预设尺寸的待加工材料冲压落料。整个加工过程在一个加工模具上完成,操作方便且在加热装置以及加工装置的配合下能得到需求尺寸的带翻孔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翻孔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早期精冲工艺除了能够加工平板状工件,还经常与其他成形工艺复合,制作一些更为复杂的产品。如图1所示的带翻孔零件,其局部带有翻孔,外形需要精冲,是一个典型的精冲与挤压工艺的复合成形件。

2、见图1,若需要使t1≤t,d2≤d,现有技术即可加工出来,其工艺过程如下:(1)冲孔d1,(2)挤压沉孔c d,(3)外形落料d。但如果带翻孔零件需要t1≥t,或者d2≥d,即带翻孔零件需要凸块的高度更高或者宽度更宽时,将会因材料体积不够,现有技术在成形后不能满足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用于解决当带翻孔零件需要凸块的高度更高或者宽度更宽时,将会因材料体积不够,现有技术在成形后不能满足尺寸要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压边圈、待加工材料、加热装置以及加工装置,压边圈位于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压边圈、待加工材料、加热装置以及加工装置,所述压边圈位于所述凹模的上方,所述压边圈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座,所述凹模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预挤压组件的左侧,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感应器以及下感应器,所述上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压边圈内,所述下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凹模内,所述上感应器与所述下感应器相配合用于对所述待加工材料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挤压组件包括预挤压凸模以及预挤压反压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压边圈、待加工材料、加热装置以及加工装置,所述压边圈位于所述凹模的上方,所述压边圈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座,所述凹模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预挤压组件的左侧,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感应器以及下感应器,所述上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压边圈内,所述下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凹模内,所述上感应器与所述下感应器相配合用于对所述待加工材料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挤压组件包括预挤压凸模以及预挤压反压件,所述预挤压凸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压边圈内,所述预挤压反压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凹模的预挤压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还包括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以及凹模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孔零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的底部以及所述凹模的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v形齿圈,所述v形齿圈用于压入所述待加工材料,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建李峰余慧雯赵彦启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