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济群专利>正文

新型避震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757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及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作为一种运动型产品越来越得到广大的运动爱好者喜欢,现有的滑板车 很少设有避震系统,如果不加装避震系统,在一些较为崎岖的地面上行驶时会产生很大的 震动,严重影响骑行的舒适性,而且长期的震动会严重影响车辆的结构及强度,缩短使用寿 命。如何消除这些震动已成为研究滑板车的一个重要内容。滑板车的后轮是主要承载轮和 驱动轮,一般的减震措施是在后轮上安装避震器,而最常用的避震器一般为竖直安装,如果 按照普通的竖直安装避震器,则会让滑板车的高度尺寸增加很多,目前市面上的滑板车多 为此种结构,此种结构使滑板车占用了更多的空间,不利于产品的包装。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 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 于收纳和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 及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 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 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呈圆弧形的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 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较佳地,所述新型避震滑板车还包括马达及马达支架,所述马达与所述后轮皮带 连接,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 架底板枢接。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马达可在所述后轮产生震动时,随所述后轮支架一 起摆动,使其相对所述后轮静止,防止所述后轮震动时因皮带放松而脱离后轮的现象发生。由于本技术将所述后轮支架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放置,并将所 述连接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且延伸出圆弧形的支撑部,所述避震器倾斜地放 置,在所述车轮遇到路面凸起时,所述后轮支架可使所述后轮的上下震动转化成水平方向 震动,不但大大减少了滑板车的高度尺寸及包装尺寸,而且结构简单,避震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后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后轮避震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所述后轮支架转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新型避震滑板车100,包括车身1、前轮2、后轮3、避震装 置4、马达5及马达支架6,所述避震装置4包括车架底板41、后轮支架42及避震器43,所 述后轮支架42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42a,所述连接部42a的一端与所述后轮 3枢接,所述连接部42a的另一端通过枢接轴42c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41上并向上弯折延 伸形成呈圆弧形的支撑部42b,所述避震器43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42b的末端,所述避 震器43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41上。所述马达5与所述后轮3皮带连接,所述马 达5安装于所述马达支架6上,所述马达支架6与所述连接部42a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 底板41枢接。综合上述并结合图4及图5所示,下面对所述新型避震滑板车100的避震原理进 行详细描述当遇到路面的凸起时,所述后轮3向上弹起并带动所述后轮支架42,所述后轮支 架42的连接部42a绕所述枢接轴42c向上转动,而所述支撑部42b绕所述枢接轴42c向下 转动,同时,由于所述马达支架6与所述连接部42a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底板41枢接,因 此,所述马达5也随所述后轮支架42摆动,所述马达5相对所述后轮3静止,所述马达5的 中心轴与所述后轮3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S保持不变,所述支撑部42b的末端向所述避震 器43挤压,所述避震器43受到来自所述支撑部42b的挤压后利用自身的弹性作用对所述 支撑部42b进行缓冲,从而降低所述后轮支架42对所述车架底板41的冲击,保证滑板车的 平稳行驶。由于本技术将所述后轮支架42的所述连接部42a与所述车架底板41水平放 置,并将所述连接部42a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41上且延伸出圆弧形的支撑部42b,所 述避震器43倾斜地放置,因此,在所述后轮3遇到路面凸起时,所述后轮支架41可使所述 后轮3的上下震动转化成水平方向震动,大大减少了滑板车的高度尺寸及包装尺寸。而固 定于所述连接部42a的所述马达5可在所述后轮3产生震动时,随所述后轮支架42 —起摆 动,使其相对所述后轮3静止,这有利于保持皮带的松紧程度,防止所述后轮3震动时因皮 带放松而脱离后轮的现象发生,且所述马达5的中心轴与所述后轮3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 S可在安装所述马达5时进行适当调节,以调整皮带的松紧。整个滑板车将所述后轮3、马 达5及避震装置4结合一起,结构简单紧凑,避震效果良好。本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100所涉及到的避震器43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 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及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震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圆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震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马达及马达 支架,所述马达与所述后轮皮带连接,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架与所 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底板枢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及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本技术新型避震滑板车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文档编号B62K17/00GK201729234SQ20102012789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武济群 申请人:武济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及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济群
申请(专利权)人:武济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