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6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线圈部件中,提高金属端子的粘接强度。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体、第一金属端子(41)以及第一线材,上述鼓状芯体具有卷芯部(11)、第一凸缘部(20)以及第二凸缘部。第一凸缘部(20)与卷芯部(11)的沿着中心轴的方向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金属端子(41)安装于第一凸缘部(20)。第一线材的第一连接端接合于第一金属端子(41)。第一金属端子(41)具有固定于外端面(20A)的粘接部(410)。粘接部(410)具有相对面(411)、和相对于相对面(411)凹进去并收容有粘接剂(60)的凹陷(412)。在朝向沿着中心轴(C)的方向观察时,凹陷(412)中的与外端面(20A)相对的区域的面积为相对面(411)的面积以上。为相对面(411)的面积以上。为相对面(411)的面积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0001]本公开涉及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具备卷芯部以及两个凸缘部。卷芯部为四棱柱状。两个凸缘部与卷芯部的两端连接。各凸缘部在与卷芯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从卷芯部向外侧伸出。卷芯部及凸缘部的材质为磁性体。这些卷芯部及凸缘部构成线圈部件的芯体。
[0003]上述线圈部件具备多个金属端子以及两根线材。各线材的端部接合于各金属端子。在将各凸缘部的与卷芯部相反侧的面作为外端面时,各金属端子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各凸缘部的外端面。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89804号公报
[0005]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中,介于金属端子与凸缘部之间的粘接剂的量越多,越能够期待金属端子相对于凸缘部的粘接强度的提高。然而,如果仅增加粘接剂的量,在将金属端子安装于凸缘部时,粘接剂会溢出到设计上不希望的部位。因此,仅增加粘接剂的量不会带来金属端子的粘接强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体,具有柱状的卷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该第一凸缘部连接于上述卷芯部的沿着中心轴的方向的第一端,该第二凸缘部连接于上述卷芯部的与上述第一端相反侧的第二端;第一金属端子,安装于上述第一凸缘部;以及线材,被卷绕于上述卷芯部,且第一连接端接合于上述第一金属端子,在将沿着上述中心轴的方向中的从上述第一金属端子朝向上述卷芯部的方向设为内方向,将与上述内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外方向时,上述第一凸缘部具有朝向上述外方向侧的外端面,上述第一金属端子具有固定于上述外端面的粘接部,上述粘接部具有相对于上述外端面从上述外方向侧相对的相对面、和相对于上述相对面凹进去并收容有粘接剂的凹陷,在朝向沿着上述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上述凹陷中的与上述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面积为上述相对面的面积以上。
[0007]在上述结构中,将凹陷中的与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面积和相对面的面积相加而得到的面积是第一金属端子中与第一凸缘部的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面积。而且,根据上述结构,凹陷中的与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面积占据第一金属端子中与第一凸缘部的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这样在大范围内设置凹陷,即使涂敷大量的粘接剂,也能防止粘接剂溢出到凹陷的范围外。而且,由于能够将大量的粘接剂收容在凹陷内,因此能够期待第一金属端子相对于第一凸缘部的粘接强度的提高。
[0008]在线圈部件中,使金属端子的粘接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0010]图2是线圈部件的俯视图。
[0011]图3是线圈部件中的第一金属端子附近的侧视图。
[0012]图4是线圈部件中的第一金属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0013]图5是线圈部件中的第一金属端子附近的主视图。
[0014]图6是线圈部件中的第一金属端子的主视图。
[0015]图7是表示图2中的7

7线的端面图的一部分的图。
[0016]图8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粘接部的变更例的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C

中心轴;X

第一轴;X1

第一正方向;10

线圈部件;10C

鼓状芯体;11

卷芯部;20

第一凸缘部;20A

外端面;30

第二凸缘部;41

第一金属端子;51

第一线材;60

粘接剂;410

粘接部;411

相对面;412

凹陷;420

连结部;430

安装部;440

延伸部;450

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有时为了易于理解而将构成要素放大示出。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有时与实际的不同,或者与其他图中的不同。
[0020]<关于整体结构>
[0021]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10具备鼓状芯体10C和顶板12。
[0022]鼓状芯体10C具有卷芯部11、第一凸缘部20、第二凸缘部30。
[0023]卷芯部11为四棱柱状。卷芯部11的材质是非导电材料。具体而言,卷芯部11的材质例如能够为氧化铝、Ni

Zn系铁氧体、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0024]第一凸缘部20与卷芯部11的沿着中心轴C的方向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凸缘部30与卷芯部11的沿着中心轴C的方向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凸缘部20及第二凸缘部30的材质是与卷芯部11相同的非导电材料。另外,第一凸缘部20及第二凸缘部30是与卷芯部11的一体成型物。
[0025]这里,将与中心轴C正交的特定的轴设为第一轴X。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朝向沿着中心轴C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轴X与卷芯部11的四个边中的两个平行。另外,将与中心轴C及第一轴X双方正交的轴设为第二轴Y。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中心轴C平行的轴设为第三轴Z。而且,将沿着第一轴X的方向中的一方设为第一正方向X1,将与第一正方向X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一负方向X2。同样地,将沿着第二轴Y的方向中的一方设为第二正方向Y1,将与第二正方向Y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二负方向Y2。另外,将沿着第三轴Z的方向中的一方设为第三正方向Z1,将与第三正方向Z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三负方向Z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卷芯部11朝向第一凸缘部20的方向设为第三正方向Z1,将从卷芯部11朝向第二凸缘部30的方向设为第三负方向Z2。
[0026]第一凸缘部20在沿着第一轴X的方向及沿着第二轴Y的方向上,相对于卷芯部11向外侧伸出。第一凸缘部20在沿着第二轴Y的方向上为对称形状。第一凸缘部20具有外端面20A。外端面20A是第一凸缘部20的外表面之中的朝向第三正方向Z1侧的面。
[0027]第一凸缘部20具有主体部21和突出部22。主体部21整体上为在沿着第三轴Z的方向上扁平的四棱柱状。在朝向第三负方向Z2观察时,主体部21的第一负方向X2侧的边缘与第二轴Y平行。另外,在朝向第三负方向Z2观察时,主体部21的第一正方向X1侧的边缘与第二轴Y平行。因此,主体部21具有朝向第一正方向X1侧的上表面21A。
[0028]突出部22从主体部21的上表面21A向第一正方向X1侧突出。突出部22为越朝向第一正方向X1沿着第二轴Y的方向的尺寸越小的四棱台状。突出部22位于主体部21的沿着第二轴Y的方向的大致中央。突出部22在沿着第三轴Z的方向上的尺寸与主体部21在沿着第三轴Z的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0029]突出部22具有上端面22A和两个侧面22B。上端面22A是突出部22的外表面之中的朝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具备:鼓状芯体,具有柱状的卷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连接于所述卷芯部的沿着中心轴的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凸缘部连接于所述卷芯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侧的第二端;第一金属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以及线材,被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且第一连接端接合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在将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中的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朝向所述卷芯部的方向设为内方向,将与所述内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外方向时,所述第一凸缘部具有朝向所述外方向侧的外端面,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外端面的粘接部,所述粘接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外端面从所述外方向相对的相对面、和相对于所述相对面凹进去并收容有粘接剂的凹陷,在朝向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凹陷中的与所述外端面相对的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相对面的面积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在将与所述中心轴正交的特定的轴设为第一轴,将与所述中心轴及所述第一轴双方正交的轴设为第二轴时,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具有宽幅部、和在沿着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与所述宽幅部邻接,且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宽幅部小的窄幅部,所述凹陷位于所述宽幅部及所述窄幅部,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宽幅部的所述凹陷的最大尺寸比所述窄幅部的最大尺寸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凹陷中的位于所述宽幅部的部分的容积比所述凹陷中的位于所述窄幅部的部分的容积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凹陷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遍及所述宽幅部的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在将与所述中心轴正交的特定的轴设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峻石田卓也吉田夏美中村优希中本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