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卡星完全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4023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阿米卡星完全抗原及其在阿米卡星抗体制备和免疫法检测中的应用。所述阿米卡星完全抗原的结构如下式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该完全抗原制备的抗阿米卡星单克隆抗体,产生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以及用于检测阿米卡星的检测卡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检测阿米卡星的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其中荧光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特异性高、重复性好。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阿米卡星完全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的检测。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阿米卡星完全抗原、利用该完全抗原获得阿米卡星单克隆抗体及其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阿米卡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阿米卡星(Amikacin,AMK)是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具有较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耐酶特性及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s effect,PAE),特别是在同类抗生素中较低的耳肾毒性,在医学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0003]阿米卡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肌内注射后迅速被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部分药物可分布到各种组织,并可在肾脏皮质细胞和内耳液中积蓄,因此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和肾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低血压、紫绀、脉弱等;多数不良反应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处理后恢复正常,严重不良反应可致死亡。
[0004]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用药方式、剂量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阿米卡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造成影响,导致阿米卡星的血药浓度在个体间差异大。成人血消除半衰期为2

2.5小时,无尿患者中T
1/2
可长达30小时,烧伤患者为1

1.5小时;胎儿为3.7小时,新生儿为4

8小时(与出生时体重和年龄成反比),且可被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
[0005]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优化和规范阿米卡星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调整给药方案,有必要对使用阿米卡星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抗菌药物监测实验室指南》建议阿米卡星的治疗范围则以峰浓度治疗范围25

35μg/mL,中毒范围为大于35μg/mL,谷浓度治疗范围1

8μg/mL,中毒范围为大于10μg/mL,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6]目前阿米卡星的检测主要为液相色谱法为主,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且耗时,市场上并无阿米卡星浓度检测试剂盒的销售。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技术,是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和传统免疫层析技术相优点的新型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灵活简便、成本较低、反应时间短,能做到及时定量检测。能及时为医师对病人调整用药提高数据支撑,达到个体化给药的目的,确保疗效的同时保证了用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阿米卡星的完全抗原,利用该完全抗原可以获得阿米卡星的特异性抗体。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本专利技术的阿米卡星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试剂或检测试剂盒,以及利用该抗体或检测试剂或检测试剂盒来定量测定阿米卡星的方法。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阿米卡星完全抗原,所述完全抗原具有
[0010]式1所示的结构:
[0011][0012]其中,protein为蛋白质载体。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质载体为选自下组中的任何一种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钥孔血蓝蛋白(KLH)、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赖氨酸(PLL)等。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质载体是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阿米卡星完全抗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0016]将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以制得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完全抗原。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将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通过连接试剂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试剂为戊二醛。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反应的温度条件为20

28℃,优选23

28℃,更优选25℃。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反应的PH条件为4.0

9.0,优选7.2

7.6,更优选7.5。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反应的反应时间为4

9小时,优选7

9小时,更优选8小时。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质载体为选自下组中的任何一种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钥孔血蓝蛋白(KLH)、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赖氨酸(PLL)等。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更佳地,所述蛋白质载体是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阿米卡星完全抗原的用途,其用于制备阿米卡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阿米卡星。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克隆抗体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产生,所述杂交瘤细胞系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C2020224;分类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C214240。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阿米卡星的灵敏度不高于10ng/mL;优选
地,不高于8ng/mL、或不高于6ng/mL、或不高于5ng/mL、或不高于4ng/mL;最优选约为3ng/mL。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克隆抗体不结合除阿米卡星外的抗生素。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其它抗生素为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伏立康唑。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如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所述杂交瘤细胞系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C2020224;分类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C214240。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用途,其用于制备检测样品中阿米卡星的试剂、检测卡或试剂盒。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生物样品中阿米卡星是否存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0032](a)将所述生物样品与如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接触;
[0033](b)检测是否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其中形成复合物就表示样品中存在阿米卡星。
[003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为检测阿米卡星浓度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
[0035](c)统计抗原

抗体复合物的数量,根据所述复合物数量计算阿米卡星浓度。
[003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复合物的数量与样品中阿米卡星的浓度成反比。
[003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克隆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阿米卡星完全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抗原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protein为蛋白质载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酚酸完全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载体是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阿米卡星完全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阿米卡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以制得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全抗原。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阿米卡星完全抗原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制备阿米卡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一种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阿米卡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产生,所述杂交瘤细胞系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保藏号为C2020224;分类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C214240。7.一种产生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系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保藏号为C2020224;分类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C214240。8.如权利要求5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鹏何扬锦费晓旭周晓静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准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