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32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分离器,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驱动装置。外壳内部具有分离腔,外壳上设置有用进气管、出气管和隔板。旋转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碟片,转轴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设置在分离腔内,多个碟片堆叠设置在转轴上,碟片用于将气液混合物分离出气体和油液。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驱动壳,叶轮与转轴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旋转,驱动腔通过隔板与分离腔隔离。旋转组件还包括下轴承和下轴承座,下轴承座具有延伸至驱动腔的凸起,叶轮的一端具有凹槽,凸起的一部分容纳在凹槽内并与凹槽间隙配合。通过隔板将驱动腔与分离腔隔离,可以避免驱动腔内的油液进入分离腔内,从而污染已分离的气体,进而提高了离心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分离器在船舶、汽车、化工、冶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离心分离器可以将具有不同密度的流体的混合物进行彼此分离,该种离心分离器的一种具体的用途是用于从自内燃机的曲轴壳体中排放的气体中分离出油液。发动机的曲轴箱在工作时,曲轴箱内的机油会随着排放的气体排放到外界,如不能及时将气体中的机油分离后送回曲轴箱,一段时间后,将会造成机油损失,并且直接跟随气体排放到外界的机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离心分离器由涡轮带动旋转组件进行油气分离,涡轮和旋转组件往往设置在同一个分离腔内,涡轮需要喷油转动,而喷油产生的油滴又会对已分离的气体产生污染,导致分离效果变差。
[0003]因此,现有的离心分离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分离器,驱动腔内的油液不会进入分离腔内,避免驱动腔内的油液污染已分离的气体,提高了离心分离器的气液分离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离心分离器,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分离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腔的进气管、用于分离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隔板;
[0008]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碟片,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多个碟片沿着转轴的轴向堆叠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碟片具有供气液混合物流动的内孔,所述碟片之间具有用于供气液混合物流动的间隙,用于将从进气管进入的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碟片分离出气体和油液;
[0009]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驱动壳,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旋转,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壳的驱动腔内,所述驱动壳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驱动腔通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分离腔隔离;
[0010]其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下轴承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下轴承安装在所述下轴承座上并旋转支撑所述转轴,所述下轴承座具有延伸至所述驱动腔的凸起,所述叶轮靠近所述下轴承座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上压壳和下压壳,所述上压壳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多个碟片上方,所述下压壳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多个碟片下方;
[0012]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压壳之间设置有回油部,所述回油部上设置有回油槽,所述回油部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油液收集腔,所述回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液收集腔连通的第一
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于供所述油液流入所述油液收集腔。
[0013]优选地,所述下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叶轮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用于供所述油液流入所述驱动腔内。
[0014]优选地,所述回油部与所述隔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回油部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回油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6]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凹槽部分的材质为耐磨材质或自润滑材质。
[0017]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靠近所述下轴承座,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下压壳与所述下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使所述下压壳与所述碟片紧密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环部和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在所述环部上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环部连接所述转轴。
[0020]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壳上的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叶片喷射流体并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2]本技术的离心分离器,通过隔板将驱动腔与分离腔隔离,可以避免驱动腔内的油液进入分离腔内,从而污染已分离的气体,进而提高了离心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果。
[0023]下轴承座的凸起与叶轮的凹槽配合,凸起和凹槽可以形成曲径密封,当叶轮驱动转轴旋转时,驱动腔和分离腔被隔离,驱动腔内的油液不会进入分离腔,也就不会对已分离的气体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油气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果,且凹槽集成设置在叶轮上,无需单独设置形成凹槽的零件,便于装配和减少泄露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器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B是图3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轴承座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碟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离心分离器;1、外壳;10、分离腔;11、进气管;12、出气管;13、隔板;2、旋转组件;20、转轴;21、碟片;211、内孔;212、间隙;213、通孔;22、下轴承;221、外圈;222、滚珠;223、内圈;23、下轴承座;231、凸起;232、第二缺口;24、上压壳;25、下压壳;26、回油部;261、回油槽;262、油液收集腔;263、紧固件;264、第一密封圈;265、第二密封圈;27、弹簧;28、上轴承;29、上轴承座;3、驱动装置;30、叶轮;301、第一叶轮;3011、凹槽;302、第二叶轮;303、第三缺口;304、环部;305、叶片;31、驱动壳;311、驱动腔;3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32]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0033]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分离器100,包括外壳1、旋转组件2和驱动装置3。
[0034]外壳1内部具有分离腔10,分离腔10的形状大致呈圆柱形,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腔10的进气管11、用于分离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12,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设置在外壳1靠近驱动装置3的一端。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1设置在外壳1顶部,出气管12设置在外壳1的侧部。
[0035]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分离器100可以是应用于车辆,进气管11与曲轴箱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3与曲轴箱的另一端连接。曲轴箱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分离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腔的进气管、用于分离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隔板;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碟片,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多个碟片沿着转轴的轴向堆叠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碟片具有供气液混合物流动的内孔,所述碟片之间具有用于供气液混合物流动的间隙,用于将从进气管进入的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碟片分离出气体和油液;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驱动壳,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旋转,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壳的驱动腔内,所述驱动壳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驱动腔通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分离腔隔离;其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下轴承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下轴承安装在所述下轴承座上并旋转支撑所述转轴,所述下轴承座具有延伸至所述驱动腔的凸起,所述叶轮靠近所述下轴承座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上压壳和下压壳,所述上压壳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多个碟片上方,所述下压壳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多个碟片下方;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压壳之间设置有回油部,所述回油部上设置有回油槽,所述回油部与所述隔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付静申立影嵇琴吉陈起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