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63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包括左梁、右梁、前梁和后梁,其中,前梁设置在左梁与右梁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与右梁相连;后梁与左梁和右梁的后端连接;其特点是,前梁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左梁的前端面、右梁的前端面以及后梁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汽车后桥在油漆后,累积在汽车后桥内的油漆可以通过设置在前梁、后梁、左梁及右梁上的通孔流出,避免了积液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减轻该汽车后桥的重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桥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多连杆式后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汽车上。这种后桥 在油漆时,通常是被整体浸入在一个油漆槽中,当完成油漆工序,将该后桥从油漆槽内取出 时,容易产生积液现象,极易造成漆膜厚度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油漆时产生积液的汽车 后桥。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桥,包括左梁、右梁、前梁和后梁,其 中,前梁设置在左梁与右梁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与右梁相连;后梁与左梁和右梁的后端连 接;其特点是,前梁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左梁的前端面、右梁的前端面 以及后梁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汽车后桥在油漆后,累积在汽车后桥内的油漆可以通过 设置在前梁、后梁、左梁及右梁上的通孔流出,避免了积液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减轻该 汽车后桥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后桥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汽车后桥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后桥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汽车后桥包括左梁1、右梁2、前梁3和后梁4,其中, 前梁3设置在左梁1与右梁2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1与右梁2相连;后梁4与左梁1和右 梁2的后端连接。其中,前梁3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两个通孔5,左梁1的前端 面、右梁2的前端面以及后梁4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6。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汽车后桥在油漆后,累积在汽车后桥内的油漆可以通过 设置在前梁3、后梁4、左梁1及右梁2上的通孔流出,避免了积液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 减轻该汽车后桥的重量。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后桥,包括左梁、右梁、前梁和后梁,其中,前梁设置在左梁与右梁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与右梁相连;后梁与左梁和右梁的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左梁的前端面、所述右梁的前端面以及所述后梁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 的数量为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包括左梁、右梁、前梁和后梁,其中,前梁设置在左梁与右梁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与右梁相连;后梁与左梁和右梁的后端连接;其特点是,前梁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左梁的前端面、右梁的前端面以及后梁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汽车后桥在油漆后,累积在汽车后桥内的油漆可以通过设置在前梁、后梁、左梁及右梁上的通孔流出,避免了积液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减轻该汽车后桥的重量。文档编号B62D21/00GK201665246SQ20102011102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忻云茜, 陈敏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桥,包括左梁、右梁、前梁和后梁,其中,前梁设置在左梁与右梁之间,并分别与该左梁与右梁相连;后梁与左梁和右梁的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上设有贯通该前梁的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左梁的前端面、所述右梁的前端面以及所述后梁的两个端面均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云茜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