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31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及与车架连接的后拖挂装置,车架包括第一尾部竖梁和第二尾部竖梁;后拖挂装置包括后拖挂体和加强部,后拖挂体连接于车架的尾部,且设置于第一尾部竖梁和第二尾部竖梁之间;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分别与第一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连接,第一加强件、第一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二加强件分别与第二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连接,第二加强件、第二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该全地形车加强了后拖挂体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全地形车的后拖挂体的变形或者断裂的几率。变形或者断裂的几率。变形或者断裂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全地形车
,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沙滩、山坡、沙漠、崎岖山路等诸多地带上行驶的车辆,其可以用于道路越野、竞技和货运等。
[0003]在相关技术中,全地形车的车架一般都是采用框架式结构,车架的后部设置有后拖挂装置,后拖挂装置用于拖挂货箱或者其它装载货物的部件,从而能够满足车辆装载货物的需求。然而,全地形车的后拖挂装置存在容易变形或者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用以解决全地形车的后拖挂装置存在容易变形或者断裂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及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后拖挂装置,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尾部竖梁和第二尾部竖梁;所述后拖挂装置包括:
[0007]后拖挂体,所述后拖挂体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尾部,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第二尾部竖梁之间;
[0008]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0009]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地形车包括后拖挂体和加强部,后拖挂体设置在第一尾部竖梁和第二尾部竖梁之间,并连接在车架的尾部,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分别与第一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连接,第二加强件分别与第二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连接,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设置加强了后拖挂体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并且第一加强件、第一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二加强件、第二尾部竖梁和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型结构的稳定性较好,进一步加强了后拖挂体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由此降低全地形车的后拖挂体的变形或者断裂的几率。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以及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均相对于第一平面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为经过所述车架宽度方向的中心,且与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0011]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均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后拖挂体连接;
[0012]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扁平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朝向所述第一尾部竖梁的一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贴合,且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拖挂体包括连接部和拖挂部;
[0014]所述连接部为方管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拖挂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尾部竖梁的侧面;
[0015]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拖挂部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拖挂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套设且固定于所述连接部;
[0017]所述第三连接段还与所述环形挡边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挂部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部的内部,所述拖挂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9]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拖挂部和第二侧面;
[0020]所述第三连接段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环形挡边之间。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挂部为方管结构,所述拖挂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拖挂球头,所述拖挂球头包括相连接的球头部、螺杆部和固定螺母;
[0022]所述螺杆部贯穿所述拖挂部的上侧面,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螺杆部配合,以将所述拖挂球头固定于所述拖挂部的上侧面。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挂部的上侧面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拖挂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下弯折,并分别与所述拖挂部垂直于其上侧面的两个侧面连接;
[0024]所述螺杆部贯穿所述加强板和所述拖挂部的上侧面;
[0025]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接绳板,所述接绳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接绳板配置为连接绳索。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段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环形挡边,并于所述环形挡边连接。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销轴,所述销轴的一端弯折,另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开口销。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拖挂部和第二侧面后与所述螺母配合连接。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顶紧件,所述顶紧件贯穿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并顶在所述拖挂部上,所述顶紧件配置为将所述拖挂部顶紧在所述连接部的内壁上。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所述顶紧件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
[0031]所述顶紧件包括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自所述螺纹孔拧入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将所述拖挂部顶紧在所述连接部的内壁上。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挂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拖挂部的上侧面的夹角为锐角。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下支撑梁、第二下支撑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撑梁和所述第二下支撑梁的尾部下连接梁,所述后拖挂体与所述尾部下连接梁固定连接;
[0034]所述第一尾部竖梁与所述第一下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二尾部竖梁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一尾部竖梁靠近所述第一下支撑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尾部竖梁靠近所述第二下支撑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配置为安装后稳定杆;
[0035]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部,所述第二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尾部竖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部。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与所述后拖挂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第二尾部竖梁连接。
[003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3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及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后拖挂装置,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尾部竖梁和第二尾部竖梁;所述后拖挂装置包括:后拖挂体,所述后拖挂体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尾部,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第二尾部竖梁之间;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和所述后拖挂体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以及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和所述第二尾部竖梁均相对于第一平面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为经过所述车架宽度方向的中心,且与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一尾部竖梁均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后拖挂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扁平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朝向所述第一尾部竖梁的一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尾部竖梁贴合,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拖挂体包括连接部和拖挂部;所述连接部为方管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拖挂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尾部竖梁的侧面;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拖挂部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拖挂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套设且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段还与所述环形挡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挂部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部的内部,所述拖挂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军肖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