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1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电待测物的平面度。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基座以及检测件。导电待测物设置于基座。检测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检测件具有导电部。导电待测物位于基座与导电部之间。导电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待测物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电部与基座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导电待测物的厚度与平面度限定值之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检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于现有零件生产中,导电材料的板状零件,如金属板件等,经过各种成形工序后, 板面应力会发生改变,板材会发生翘曲变形,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零件的外观或者装配性 能。因此,需对零件的平面度进行检测。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三次元量测仪或者激光感应器来测量待测物的平面度。 其中,三次元量测仪与激光感应器均通过选取并测量待测物上部分点的平面度从而计算待 测物的整体平面度。如此,三次元量测仪与激光感应器的测量速度慢,无法满足产线生产速 度要求。此外,激光感应器的成本高,稳定度不足,且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电待测物的平面度。平面度检 测装置包括基座以及检测件。导电待测物设置于基座。检测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 基座。检测件具有导电部。导电待测物位于基座与导电部之间。导电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 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待测物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电部与基座 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导电待测物的厚度与平面度限定值之和。于本技术提供的平面度检测装置中,利用检测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 基座且检测件的导电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待测物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平面度检测装置可快速检测导电待测物整个平面的平面度是否超过限定值。如此,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平面度检测装置可符合产线快速作业的要求。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 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1的示意图。图2 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ι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所示 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1的电路图。请一併参考图1至图3。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度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导电待测物2的平面度。于此,导 电待测物2为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导电待测物2的材料为铝等导电性材料。然而,本实用 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本实施例中,平面度检测装置1包括基座10、检测件12以及指示单元14。其中, 检测件12沿第一方向Dl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0且具有导电部120。指示单元14设置于 基座10且电性连接于导电待测物2与检测件12的导电部120。于本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本体100、承载件102、固定件104、两个滑轨106以及 两个限位部108。其中,承载件102设置于本体100。固定件104设置于本体100。两个滑 轨106设置于本体100的相对两端。两个限位部108分别与滑轨106的其中之一相对而设 并抵压于检测件12。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载件102为凸出于本体100的长方形凸块,用于承 载导电待测物2。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承载件 102,导电待测物2可直接放置于基座10的本体100。于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04包括多个凸出于本体100的杆体。固定件104可围绕 承载件102设置,用于将导电待测物2固定于承载件102。具体而言,当导电待测物2放置 于承载件102时,固定件104抵靠导电待测物2的边缘,从而避免于检测过程中导电待测物 2发生移动。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固定件104。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滑轨106与两个限位部108分别相对而设。检测件12设置于 滑轨106与限位部108之间。滑轨106与限位部108的剖面呈U型。两个限位部108分别 抵压于检测件12,从而避免检测件12于滑动过程中上下浮动。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 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检测件12还具有两个滑块122以及操作件124。其中,两个滑块 122分别设置于导电部120的两端且分别沿第一方向Dl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0的两个滑 轨106中。由此,检测件12可相对于基座10沿第一方向Dl滑动。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24设置于导电部120,以便于操作者控制检测件12 的滑动。于此,操作件124为一绝缘把手。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检测件12的导电部120平行地位于基座10的承载件102的上方, 且导电部120具有一直线边缘1200。于此,导电部120的直线边缘1200与基座10的承载 件10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其中,预定距离为导电待测物2的厚度与平面度限度值之和。 例如,若导电待测物2的厚度为2毫米且平面度限度值为0. 4毫米,则预定距离为2. 4毫米。 然而,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实际应用中,预定距离可根据不同导电待测物2的 不同检测要求进行调整。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待测物2位于基座10的承载件102与检测件12的导电部120 之间。导电部1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待测物2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 度。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于此,如图2所示,导电部120在第二方向D2 上的长度大于导电待测物2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此外,检测件12沿第一方向Dl可滑 动地设置于基座10。由此,当检测件12的导电部120滑过整个导电待测物2的上方时,其 可检测导电待测物2于整个平面内的平面度是否超过限定值。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指示单元14包括两个指示灯Ll,L2。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4可包括一个指示灯。或者,根据需要,指示 单元14可包括具有其它指示效果的组件,例如蜂鸣器。以下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度检测装置1的检测原理与操 作过程。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源电性连接导电待测物2及导电部120。具体而言, 电源电性连接基座10的承载件102。当导电待测物2放置于承载件102时,利用导电待测 物2本身的导电特性,导电待测物2通过承载件102电性连接电源的一端(例如,正极)。 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电源的另一端(例如,负极)电性连接检测件12的 导电部120。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导电待测物2、导电部120、复位开关PB、电磁继电器Rl以 及电源形成第一回路。导电待测物2、导电部120、复位开关PB、电磁继电器Rl的开关R11、 电磁继电器R2以及电源形成第二回路。指示单元14的指示灯L1,L2分别电性连接电磁继 电器Rl,R2的开关Rll,R21。于本实施例中,当平面度检测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时,复位开关PB处于闭合状态, 且指示灯Li,L2均不亮。当平面度检测装置1检测到导电待测物2的平面度未超过限定 值,即导电待测物2未与导电部120接触时,电路未导通,因此指示灯Li,L2均不会亮。一 旦平面度检测装置1检测到导电待测物2的平面度超过限定值,即导电待测物2与导电部 120接触时,电路导通,指示灯Ll会一直亮,而指示灯L2则为实时点亮,用于指示导电待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电待测物的平面度,其特征是,上述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基座,上述导电待测物设置于上述基座;以及检测件,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上述基座,上述检测件具有导电部,上述导电待测物位于上述基座与上述导电部之间,上述导电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述导电待测物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且上述导电部与上述基座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上述预设距离为上述导电待测物的厚度与平面度限定值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力
申请(专利权)人: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