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045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一种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外形呈圆柱台体,装置结构内划分成调节池、生化反应池和储泥池三个单元,污水和污泥的提升采用自行设计的空气提升器。其中,调节池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生化反应池内装有曝气空气管和搅拌机,搅拌机主要用于缺氧反硝化作用;采用空气提升器进行污水和污泥的提升,可具有隔油、隔浮渣、排气和避免底部污泥被大量提升等不同功能,省却了滗水器和污泥提升泵的同时简化了运行管理;储泥池半年集中排泥一次。综合来看,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规模化生产,方便现场安装和运行管理,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可充分满足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一种一体 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技术介绍
据统计,目前我国县、镇、村的排水量占全国总排水量的50%左右,然而96%的村 镇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乡镇一级污水处理率不超过1 % ,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 放,造成小城镇及农村地表和地下水体的严重污染,严重威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因此, 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率成为全面、健康建设新农村迫切的基础工作内容。然而,我国以往污 水控制技术的研究多针对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对农村分散型污水排放特征及适用技术缺 乏深入、系统地认识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更是相对滞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分布相对分散,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水收集困难,资金及 高级运行管理人员更是相对缺乏,因此,不能完全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模 式、工艺及设计参数。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力强,出水 质好,操作灵活、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近些年更是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及先进在线监测仪器 D0测定仪、水位计、0RP测定仪、pH测量计、浊度仪等的发展,SBR成为热门应用工艺。以澳 大利亚为例,近10多年来建成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就达近600座之多。随着污水 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工程的需要,SBR技术逐渐衍生出新的改良工艺ICEAS, UNITANK, DAT-IAT, CASTCASS、 MSBR等。虽然改良工艺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传统SBR技术的 一些不足,但是针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特别是单户型分散污水的处理,以上工艺仍然存在 一些不足①这些装置基本以结构复杂的滗水器为出水装置,用于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时,设 计、加工和维护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同时,滗水器为自流排水,排水口必须低于最低排水水 位,导致工艺高程布置困难,限制了工艺的应用场合;②涉及的电器设备多,比如CASS工艺 就涉及污水提升泵、剩余污泥泵、回流泵、鼓风机、潜水搅拌机,导致系统投资大,运行和控 制复杂;③集约化程度不高,加工或建设材料浪费大;④以往装置多采用连续进水方式进 行,不利于有效利用进水碳源,耗能大,脱氮效率低。上述问题限制了 SBR反应器在农村分 散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 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SBR反应器16主体呈圆柱体结构,其 内设有均呈扇形的调节池17、生化反应池18和储泥池19,其中 调节池17包括进水管3及污水空气提升器12,进水管3从SBR反应器16 —侧上 部进入,沿内壁深入到调节池17下部,污水空气提升器12通过第一管箍11、第一固定板27安装固定在调节池17与生化反应池18之间靠SBR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调节池17内的 污水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的提升进入生化反应池18 ; 生化反应池18内设有搅拌机6、空气扩散器8、曝气空气管13、第一污泥空气提升 器15和清水空气提升器20,搅拌机6通过搅拌机支架9安装在生化反应池18中部;空气 扩散器8连接曝气连接管33 —端,且位于搅拌机6底部两侧,曝气连接管33另一端与曝气 空气管13相连,曝气空气管13与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第一污 泥空气提升器15通过第二管箍35、第三固定板38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之间 的靠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清水空气提升器20通过第二固定板37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 靠出水管的SBR反应器16外壁处;生化反应池18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空气提升 器15的排泥口进入储泥池19,清水空气提升器20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 ; 储泥池19设有进泥管25、上清液溢流口 10和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进泥管25 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相连,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通过第三管箍36、第四固 定板39固定在储泥池19弧型反应器16壁的中间处;上清液溢流口 10位于储泥池19与调 节池17间隔墙上,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口 IO溢流至调节池17。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污水空气提升器12由第一浮渣挡管7、第一空气管14、第一升液管 23、第一 U型进水管26及第一喷嘴28组成,第一浮渣挡管7套于第一 U型进水管26夕卜,第 一 U型进水管26 —端与第一升液管23 —端相连,第一 U型进水管26另一端插入调节池 17,第一升液管23底部设有第一喷嘴28,第一升液管23通过第一喷嘴28连接第一空气管 14,第一空气管14与第二软管48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清水空气提升器20由第二浮渣挡管41、第二 U型进水管40、第二 升液管42、第四空气管32和第二喷嘴44组成,第二浮渣挡管41套于第二 U型进水管40 外,第二 U型进水管40 —端与第二升液管42 —端相连,第二 U型进水管40另一端插入生 化反应池18,第二升液管42底部设有第二喷嘴44,第二升液管42通过第二喷嘴44连接第 四空气管32,第四空气管32另一端与第一软管47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第二 升液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与出水管连接。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由第一升泥管24、第二空气管30和第三喷 嘴45组成,第一升泥管24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三喷嘴45连接第二空气管30 —端,第一 升泥管24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间隔墙弯至储泥池19内部, 第二空气管30另一端与第四软管50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由第二升泥管43、第三空气管31和第四喷 嘴46组成,第二升泥管43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四喷嘴46连接第三空气管31 —端,第二 升泥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储泥池19的弧形反应器16壁弯至外部;第三空气管31 与第五软管51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空气管14、第二空气管30、第三空气管31、曝气空气管13、第四空 气管32与第二软管48连接处均设有电磁阀22和球阀21。 本专利技术中,反应器16主体上方设有梯台形盖板52和检修人孔53,套管1位于梯台 形盖板52斜壁上,系统空气管道及电线均由此进入反应器内部。 与传统的SBR反应器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l本专利技术是集约化程度高的一体化污水反应器,其将调节池、生化反应池、储泥池5集成与一体,不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改善了以往SBR反应器体积利用率不高的缺陷,处理 单元间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投资与运行成本的降低。 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实际对象的规模和特点安装使用,亦可形成成套定型产品,装置布 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 3本专利技术排水采用空气提升器,省去了滗水器、污水和污泥提升泵,使设备最少化, 简化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同时,由一台鼓风机来完成反应器不同运行功能和过程,不 存在泵的堵塞、烧泵问题,运行维护更为简单。 4生化反应池18借鉴了生物工程流加发酵技术,优化了传统常规SBR法的运行方 式,通过脉冲进水方式与生化反应池18时间上多级缺氧-好氧(A/0)交替运行方式结合, 在满足有机污染物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SBR反应器(16)主体呈圆柱体结构,其内设有均呈扇形的调节池(17)、生化反应池(18)和储泥池(19),其中:调节池(17)包括进水管(3)及污水空气提升器(12),进水管(3)从SBR反应器(16)一侧上部进入,沿内壁深入到调节池(17)下部,污水空气提升器(12)通过第一管箍(11)、第一固定板(27)安装固定在调节池(17)与生化反应池(18)之间靠SBR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调节池(17)内的污水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的提升进入生化反应池(18);生化反应池(18)内设有搅拌机(6)、空气扩散器(8)、曝气空气管(13)、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和清水空气提升器(20),搅拌机(6)通过搅拌机支架(9)安装在生化反应池(18)中部;空气扩散器(8)连接曝气连接管(33)一端,且位于搅拌机(6)底部两侧,曝气连接管(33)另一端与曝气空气管(13)相连,曝气空气管(13)与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通过第二管箍(35)、第三固定板(38)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之间的靠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清水空气提升器(20)通过第二固定板(37)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靠出水管的SBR反应器(16)外壁处;生化反应池(18)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进入储泥池(19),清水空气提升器(20)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储泥池(19)设有进泥管(25)、上清液溢流口(10)和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进泥管(25)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相连,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通过第三管箍(36)、第四固定板(39)固定在储泥池(19)弧型反应器(16)壁的中间处;上清液溢流口(10)位于储泥池(19)与调节池(17)间隔墙上,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口(10)溢流至调节池(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雷周雪飞苏鸿洋贾晓竞张纯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