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96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冷却板组件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具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冷却通道,每个冷却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冷却通道包括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流出通道的一端连通,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流出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均液装置,制冷剂入口处均设有均液装置,用于提高流向冷却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冷媒的均匀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板组件,使得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冷却通道进行换热,也提高了冷却板组件与电池组换热的效率。组换热的效率。组换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度区间使用电池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电池热交换系统中,存在换热不均,换热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却板组件,所述冷却板组件使得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冷却通道进行换热,也提高了冷却板组件与电池组换热的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冷却板组件。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具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冷却通道,每个所述冷却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却通道包括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流出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所述流出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均液装置,所述制冷剂入口处均设有所述均液装置,用于提高流向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冷媒的均匀性。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通过在冷却板上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在每个流入通道的制冷剂入口处设置均液装置,从而使得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冷却通道进行换热,也提高了冷却板组件与电池组换热的效率。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均液腔,所述壳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均液板,所述均液板设于所述均液腔内且将所述均液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均液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均液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均液板的中间区域的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两端区域的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均液板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至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均液孔依次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且在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至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孔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冷却通道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子通道。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包括均温板;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均温板第三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均温板贴合,所述冷却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管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冷却管内形成一个所述冷却通道,其中,所述第三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入通道为多个,所述流出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流入通道包括边缘流入通道和中间流入通道,所述边缘流入通道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中间流入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区域,所述流出通道位于边缘流入通道和中间流入通道之间。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箱体内;上述的冷却板组件,所述冷却板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却板组件与所述电池组直接贴合或所述冷却板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导热胶。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上述的冷却板组件,在冷却板上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在每个流入通道的制冷剂入口处设置均液装置,从而使得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冷却通道进行换热,也提高了冷却板组件与电池组换热的效率。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包,设置上述的冷却板组件,在冷却板上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在每个流入通道的制冷剂入口处设置均液装置,从而使得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冷却通道进行换热,也提高了冷却板组件与电池组换热的效率。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其中,箱体未显示;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爆炸图,其中,箱体未显示;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显示的是具有均液装置的冷却管的部分。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冷却管和均液装置的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均液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均液装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均液板的示意图;
[0029]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均液孔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0]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冷却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1]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板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显示的是不具有均液装置的冷却管的部分。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电池包;
[0034]10、冷却板组件;
[0035]1、冷却板;11、冷却通道;111、流入通道;1111、边缘流入通道;1112、中间流入通道;112、流出通道;113、制冷剂入口;114、制冷剂出口;115、子通道;12、汇总管路;13、入口管路;131、冷媒进口;14、出口管路;141、冷媒出口;
[0036]2、均液装置;21、壳体;211、均液腔;2111、第一腔体;2112、第二腔体;212、进口;213、出口;22、均液板;221、均液孔;2211、第一孔段;2212、第二孔段;2213、第三孔段;
[0037]3、冷却管;
[0038]4、均温板;
[0039]20、电池组;
[0040]30、导热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具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冷却通道,每个所述冷却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却通道包括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流出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所述流出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均液装置,所述制冷剂入口处均设有所述均液装置,用于提高流向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冷媒的均匀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均液腔,所述壳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均液板,所述均液板设于所述均液腔内且将所述均液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均液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均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均液板的中间区域的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两端区域的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均液板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均液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至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均液孔依次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且在所述均液孔的靠近所述进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宁荆和平冯常青马晴婵任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