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37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的相对于轮胎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配置2根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方向主槽,将由这些圆周方向主槽划分出的陆部形成为具有花纹槽的肋状花纹或者块状花纹,其中:在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的整个周长的至少50%的区域、在左右两壁上配置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的多个微小槽,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置在所述圆周方向主槽中的轮胎胎肩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相同方向;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置在轮胎中心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互相反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尤其涉及不增加花紋槽面积而提高泥泞路面行 驶时以及积雪路面行驶时的制动驱动性能的泥地雪地用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被分类为泥地雪地用的充气轮胎大多使用在胎面表面上设置4 根圆周方向主槽、通过具有花故槽的肋状花紋或者块状花紋构成由这些圆 周方向主槽划分出的陆部的胎面花紋。通过该胎面花紋在泥浮路面行驶、 积雪路面行驶中发挥较大的制动驱动性能,具备优异的越野性能。在上述的胎面花紋中,为了使越野性能优异,有效的是在肋状花紋、 块状花紋上增加花玟槽成分。但是,近年来,在RV ( Recreational Vehicle:旅行车)等中,不但要 求越野性能良好,而且开始要求公路行驶的操控稳定性也良好。在为了这 样的要求而增加上述胎面花紋中的与肋状花紋、块状花紋相对的花紋槽成 分的轮胎中,肋状花紋刚性、块状花紋刚性下降,所以公路行驶的操控稳 定性下降。曰本国特开2006-13723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轮胎,其中为了不增加 花紋槽成分地实现雪地行驶时的制动驱动性能的提高,在设置在胎面表面 上的4根圆周方向主槽中的设置在胎肩区域的第1圆周方向主槽的槽侧壁 上,设置有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圓周方向小槽,另外在设置在中 心区域的第2圆周方向主槽的槽侧壁上,设置有沿着轮胎半径方向延伸的 多个径方向小槽。通过前者的圓周方向小槽,降低水与槽壁之间的摩擦阻 力,另外,通过后者的径方向小槽,增大在轮胎在雪地接地时与在槽内产 生的雪柱的摩擦,由此提高雪地行驶时的制动驱动性能。但是,仅通过设置上述的圆周方向小槽与径方向小槽的结构,只要不 增加花紋槽成分,作为泥地雪地轮胎,泥泞路面行驶时以及积雪路面行驶 时的制动驱动性能的提高程度有限。因此,不能避免肋状花紋刚性、块状 花紋刚性的下降,不能充分兼顾泥^路面行驶时以及积雪路面行驶时的制 动驱动性能与公3M亍驶的操控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以往的课题,提供一种兼顾泥泞路面行 驶时以及积雪路面行驶时的制动驱动性能与公路行驶的操控稳定性的充气 轮胎。达成该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的相对于轮胎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配置2根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方向主槽,将由这些 圆周方向主槽划分出的陆部形成为具有花紋槽的肋状花紋或者块状花紋, 其中在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的整个周长的至少50%的区域、在左右两壁上 配置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的多个微小槽,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置在 所述圆周方向主槽中的轮胎胎肩侧的2根圓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 小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相同方向;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 置在轮胎中心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相对于轮胎圆 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互相反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轮胎中心的两側各设置2根的4根圓周方 向主槽中的、对泥泞路面行驶时、积雪路面行驶时的制动驱动性能有较大 帮助的轮胎中心側的2根圓周方向主槽中,将设置在左右两壁面上的微小 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设置为互相反向,由此增大两槽壁的微 小槽从雪或泥受到的反作用力,所以能够使驱动性能提高。与此相对,在 轮胎胎肩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中,将设置在左右两壁面上的微小槽相对 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设置为相同方向,由此流体在圆周方向主槽中 螺旋状流动而产生整流效果,所以能够提高制动性能。在这里,所谓流体 是行驶路面上的水、泥水。通过对这些流体产生整流效果,排水速度进一步变快,排水效果进一步提高,所以更容易发挥制动性能。这样,能够得到泥地雪地上的较高的驱动性能与制动性能,所以不需 要特别增大花玟槽面积。因此,不会导致增大花紋槽面积时的不良情况即 公路行驶的操控稳定性下降,能够兼顾泥地雪地性能。附图说明图l是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概略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胎肩侧的圆周方向主槽,(a)是立体 图,(b)是俯视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轮胎中心侧的圆周方向主槽,(a)是 立体图,(b)是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中,在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1上,在轮胎中心2的左右两侧即 在轮胎中心侧与胎肩侧分别各设置2根圆周方向主槽3 (3C、 3S),并将 这2根圆周方向主槽3在轮胎圓周方向上设为连通构造。这里所谓的"连 通构造",指的是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观察时,胎面表面1的主槽3不会被 左右的槽壁遮住视场、能够透视的槽构造。由圆周方向主槽3划分出的陆部4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为在轮胎圆周 方向上连续的肋状花紋。在轮胎中心2侧的2根圓周方向主槽3C之间的中央的陆部4上,分 别沿着两边缘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交替地间隔配置有仅将单侧端部与圆周方 向主槽3C连接的多个尺寸较短的花紋槽8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倾斜地横 截的刀槽花紋9。在轮胎中心2侧的圆周方向主槽3C与胎肩侧的圃周方向 主槽3S之间的中央的陆部4上,分别设有仅与胎肩侧的圓周方向主槽3S 相连的较短的花紋槽8和较长的花紋槽8L。较长的花玟槽8L弯曲,在圆 周方向上互相连而形成波浪形。较短的花纟丈槽8与较长的花紋槽8L以2比1的比例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陆部4形成为肋状花紋,但也可以将花紋槽设 置成横截2根圆周方向主槽之间,由此形成多个块状花紋列。如上所述那样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4根圆周方向主槽3(3C、 3S) 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壁面上设有相对于轮胎圆周 方向以倾斜角度6倾斜的多个微小槽(5C、 5S)。优选,微小槽实质上为 直线状,但也可以具有稍许的弯曲。沿轮胎径方向俯视,所述微小槽5中的设置在轮胎胎肩侧的左右2根 圆周方向主槽3S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5S向相同方向倾斜。优选,沿轮 胎径方向俯视,所有的微小槽5S以相同角度倾斜(参照图2 (b) ) 。 6 是圆周方向主槽的中心线,与此相对,沿轮胎径方向俯视,设置在轮胎中心2侧的左右2根圆周 方向主槽3C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5C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互相反向地倾 斜。优选,左右两壁面的樣乏小槽5C相对于沿着轮胎圓周方向的主槽中心 线6为线对称(参照图3 (b))。另外,在这里,所谓"沿轮胎径方向俯 视",指的是"从轮胎的径方向的外侧观察胎面表面的状态"。这样设置的微小槽5S以及5C,除了如图示的例子那样仅设置在圆周 方向主槽3S以及3C的左右两壁面上以外,也可以分别延长到槽底由此互 相连接。另夕卜,这些微小槽5S以及5C相对于轮胎旋转方向的倾斜方向没 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右倾斜以及左倾斜中的任意一种。另外,在微小槽5C 的情况下,其相对于轮胎旋转方向,可以是如图3 (b)所示左右的微小槽 5C朝向下游侧互相接近的倾斜方向,相反也可以是互相离开的倾斜方向。另夕卜,微小槽5必须配置在圆周方向主槽的整个周长的50%以上的区 域。如果不足50%,则难以如愿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优选配置为70%以上, 更优选配置为90% ~ 100%。在如上所述那样将微小槽5配置在圆周方向主槽3的两壁面上时,配 置在轮胎中心2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3C上的微小槽5C被配置成相对于 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相互反向的线对称,由此能够增大从雪或泥受到的反作用力。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通过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的相对于轮胎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配置2根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方向主槽,将由这些圆周方向主槽划分出的陆部形成为具有花纹槽的肋状花纹或者块状花纹,其中: 在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的整个周长的至少50%的区域、在左右 两壁上配置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的多个微小槽,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置在所述圆周方向主槽中的轮胎胎肩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相同方向;沿轮胎径方向俯视,配置在轮胎中心侧的2根圆周方向主槽的左右两壁上的微小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方向为互相反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研治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