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24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隔音垫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热压槽,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机、连轴杆、丝杆、移动杆、连接杆、凹槽、顶板、限位槽、弹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连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轴杆转动,连轴杆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移动杆上移,移动杆带动连接杆上移,连接杆带动顶板上移顶出成型的隔音垫,从而提高隔音垫的加工效率。垫的加工效率。垫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隔音垫制造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隔音垫一般安装于发动机舱和乘客舱内,要求具有良好的吸音性,以阻隔发动机噪音传播。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隔离发动机热量的反射,避免驾驶室或引擎舱内各种线材的高温烘烤,避免提前老化,提高使用寿命和驾驶安全。隔音垫由复合材料制成,现有的汽车隔音隔热垫通常采用无纺布、玻璃纤维毡和铝箔制成。采用热压成型方式,加热模具,将复合材料平铺在模具上,给予模具一定压力将其闭合,保温保压一段时间,拉开模具后将成型的隔音隔热垫取出。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095908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隔音隔热垫的成型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正面分别设有上成型面和下成型面,所述上成型面与下成型面的形状与待成型的隔音隔热垫相适配,所述凸模和凹模的背面均设有多个交叉设置的加强筋,相邻加强筋之间设有减重孔,所述凸模和凹模分别铸造而成。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现有技术通过在凸模和凹模的背面设置多个加强筋可保证成型模具的强度,减少模具铸造变形,支撑模具受压力时不开裂,但是隔音垫成型后不方便脱模,降低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热压槽,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机、连轴杆、丝杆、移动杆、连接杆、凹槽、顶板、限位槽、弹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连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轴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一与空腔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移动杆与移动杆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开设在热压槽的内壁底部,所述顶板活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空腔的内壁顶部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下模具活动连接,通过设置顶板是为了顶动成型后的隔音垫。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开设在空腔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
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的内部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可以提高顶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槽可以防止移动杆转动,使其稳定上下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上模具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插槽,通过设置固定块、连接块、限位杆和插槽可以使得上模具配合下模具热压成型时,限位杆会插入插槽的内部,使得热压更稳定。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壁右侧开设有孔洞,所述下模具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尘网,通过设置防尘网是为了通风防尘。
[0014]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圆杆、轴承二、第一锥齿、第二锥齿、转轴、风扇、轴承三、固定杆,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连轴杆的外壁,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圆杆的顶部,且圆杆的底部与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壁底部,通过设置轴承二是为了使得圆杆稳定的转动,第一齿轮的尺寸大于第二齿轮的尺寸。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圆杆的外壁,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一端,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第一锥齿是为了带动第二锥齿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轴承三的内圈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轴承三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底部与空腔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三和固定杆可以固定转轴,使得转轴稳定的转动。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轴杆转动,连轴杆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移动杆上移,移动杆带动连接杆上移,连接杆带动顶板上移顶出成型的隔音垫,从而提高隔音垫的加工效率。
[0020]2、该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通过连轴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第一锥齿转动,第一锥齿带动第二锥齿转动,第二锥齿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风扇转动产生风力,从而将空腔内部的热量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0021]3、该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固定块、连接块、限位杆和插槽可以使得上模具配合下模具热压成型时,限位杆会插入插槽的内部,使得热压更稳定。
[0022]4、该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通过将第一齿轮的尺寸设置为大于第二齿轮的尺寸,使得第一齿轮可以带动着第二齿轮转动的更快,从而提高风扇的转速,使得风力更大。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图。
[0030]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热压槽;4、顶出机构;401、电机;402、连轴杆;403、丝杆;404、移动杆;405、连接杆;406、凹槽;407、顶板;408、限位槽;409、弹簧;5、散热机构;501、第一齿轮;502、第二齿轮;503、圆杆;504、轴承二;505、第一锥齿;506、第二锥齿;507、转轴;508、风扇;509、轴承三;510、固定杆;6、孔洞;7、防尘网;8、连接块;9、固定块;10、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热压槽(3),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4),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电机(401)、连轴杆(402)、丝杆(403)、移动杆(404)、连接杆(405)、凹槽(406)、顶板(407)、限位槽(408)、弹簧(409),所述电机(401)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401)的输出端与连轴杆(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轴杆(402)的顶部通过轴承一与空腔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03)贯穿移动杆(404)与移动杆(404)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4)的顶部与连接杆(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槽(406)开设在热压槽(3)的内壁底部,所述顶板(407)活动连接在凹槽(406)的内部,所述连接杆(405)的顶部贯穿空腔的内壁顶部延伸至凹槽(406)的内部与顶板(4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5)与下模具(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8)开设在空腔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弹簧(409)设置在限位槽(408)的内部,所述移动杆(4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408)的内部与限位槽(408)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09)的一端与移动杆(40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限位槽(408)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隔音垫多功能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博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