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易破皮作物收获
,具体为一种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是收获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作物的损伤率较高,存储期较短,导致农户效益较低,在降低损伤率方面,专家做了许多研究,主要包括输送栅条加设橡胶套、S型多级输送,毛刺型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以及辊式输送分离等,虽然以上装置均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农作物跌落带来的冲击力,防止碰撞产生内部瘀伤,但是传统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并没有改变作物与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之间的运动形式,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对农作物的拖动而造成作物表面擦伤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破皮率、损伤率仍然较高,为了减少作物在与土壤分离过程中由于运动方式造成的破皮率高等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0004]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马铃薯收获标准规定的相关参数;步骤二:分阶段理论分析,并确定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结构参数;步骤三:设计仿作物运动轨迹的辅助装置;步骤四:依次将仿形装置、各辅助轮、栅条、皮带等形成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且在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后部添加驱动装置,以驱动装置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分阶段理论分析,并确定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结构参数”中包括对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分成三段分别对作物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和速度分析;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为前被动轮到仿形装置;第二阶段为仿形装置到辅助轮;第三阶段为辅助轮到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驱动。3.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阶段为前被动轮到仿形装置”中包括:受力分析和速度分析;作物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略高于机具前进速度,竖直运动距离不大于作物跌落的最大高度,且受力平衡;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技术的仿形装置倾角与挖掘铲倾角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要求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阶段为仿形装置到辅助轮”中包括:受力分析和速度分析;作物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运动为斜抛运动,作物接触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瞬间,合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受力平衡。5.根据权利要求4要求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作物接触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瞬间,合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受力平衡”中包括:作物落在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瞬时合速度与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差不大于0.02m/s。6.根据权利要求4要求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阶段为仿形装置到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辅助轮中的受力分析与速度分析”中包括: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沿着倾斜角度向下输送,对作物起缓冲作用。7.根据权利要求2要求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三阶段为辅助轮到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驱动”中包括:受力分析和速度分析;作物在本阶段随着定向施力缓着地低损输送装置的运动而运动,受力平衡,此阶段最高点与下一环节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在跌落损伤允许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设计仿作物运动轨迹的辅助装置”中包括以下步骤:作物运动轨迹分析;仿形装置设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作物轨迹分析”中所述特征包括:当作物经过输送装置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运动时,做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大小、方向取决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倾斜。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然兵,潘志国,郭雯雯,王涛,张还,张健,王伟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