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柏生专利>正文

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26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油缸举升机构由车架组合、车厢、油缸、臂杆和变距板组成。车架组合通过安装在车厢上的变距板与车厢连接,臂杆前端与车厢连接,臂杆后端与车架组合连接,臂杆中部与油缸上端连接,油缸下部与车架组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车厢不可后移自卸车连杆式油缸举升机构的三角臂和拉杆合二为一,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可后移自卸车的车厢重载时边后移边翻转自卸,或后移一定距离之后再边后移边翻转自卸,并使车厢达到所需后移距离和所要求的倾斜角度,同时使车厢重载时油缸举升动力消耗相对减少,使可后移自卸车车厢实现前移、下落直到顺畅回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油缸举升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 油缸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厢不可后移自卸车的连杆式油缸举升机构,由于车架组合、车箱 和油缸之间需通过三角臂和拉杆同时参与连接,如用于车厢可后移自卸车既浪 费了材料,又使车厢后移的距离受到限制,或使车厢后移翻转自卸难以达到所 要求的倾斜角度,或使车厢后移翻转自卸之后难以顺畅回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车厢不可后移自卸车的连杆式油缸举升 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将传统的连杆式油缸 举升机构的三角臂和拉杆合二为一,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通过使用变距装置 的可后移自卸车的车厢重载时边后移边翻转自卸,或后移一定距离之后再边后 移边翻转自卸,并使车厢达到所需后移距离和所要求的倾斜角度,使可后移自 卸车车厢实现前移、下落直到顺畅回位。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车架组合、车厢、双作用油缸、臂杆、变距板组成。车架组合后端通过对称安装在车厢中后段下部的变距板与车厢连接,臂杆前端与车厢前端下部连接,臂杆后端与车厢中部相对应的车架组合的上部连接,臂杆中部与油缸上端连接,油缸下部与车架组合连接。 本技术所述臂杆为可移动式,臂杆后端开设有可移槽。 本技术臂杆左右对称安装。本技术将传统自卸车的连杆式油缸举升机构的三角臂和拉杆合二为 一,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通过使用变距装置的可后移自卸车的车厢重载时 边后移边翻转自卸,或后移一定距离之后再边后移边翻转自卸,并使车厢达到所 需后移距离和所要求的倾斜角度,同时使车厢重载时油缸举升动力消耗相对减 少,使可后移自卸车车厢实现前移、下落直到顺畅回位。本技术结构简单, 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l:本技术由车架组合l、车厢2、双作用油缸3、臂杆4、变 距板5组成。当车厢2处于未后移未翻转状态时(又称原位状态),车架组合1 后端通过对称安装在车厢2中后段下部的变距板5与车厢2连接,臂杆4前端 与车厢2前端下部连接,臂杆4后端与车厢2中部相对应的车架组合1的上部 连接,该连接点我们称为Z点,臂杆4中部与油缸3上端连接,臂杆4左右对 称安装,当油缸3内縮到极限时,其下部连接在Z点前端的车架组合1的上部。 当油缸3逐步外伸,臂杆4则带动重载的车厢2通过变距板5边后移边翻转直 至货物全部自卸,当油缸3逐步内縮,臂杆4则带动车厢2通过变距板5边前 移边下落直至回到原位状态。 实施例2:臂杆为可移动式参照图2:本实施例由车架组合l、车厢2、双作用油缸3、臂杆4、变距 板5组成。臂杆4为可移式,在臂杆4后端开设有可移槽7,其后端通过可移 槽7与车厢2中部相对应的车架组合1的上部浮动连接,可移槽7前端呈圆弧 形,并在车厢2最前端下方安装轴承6,其它连接均与实施例l相同。其工作原理为当油缸3逐步外伸,可移式臂杆4则带动重载的车厢2通 过变距板5和对称安装在车厢2最前端下方的轴承6后移一定距离,当可移臂 杆4后端的可移槽7的前端R触及Z的外圆时,可移臂杆4再带动重载的车厢 2边后移边翻转直至货物全部自卸,当油缸3逐步内縮,可移动式臂杆4则带 动车厢2通过变距板5边前移边下落,当车厢2上的轴承6触及车架组合1时, 臂杆4再带动车厢2通过变距板5和轴承6前移直至回到原位状态。本技术使用于本人所获专利"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专利号 为ZL200720150777.1),可充分体现其优越性。权利要求1、一种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车架组合(1)、车厢(2)、双作用油缸(3)、臂杆(4)、变距板(5)组成,车架组合(1)后端通过对称安装在车厢(2)中后段下部的变距板(5)与车厢(2)连接,臂杆(4)前端与车厢(2)前端下部连接,臂杆(4)后端与车厢(2)中部相对应的车架组合(1)的上部连接,臂杆(4)中部与油缸(3)上端连接,油缸(3)下部与车架组合(1)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 臂杆(4)为可移动式。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 臂杆(4)后端开设有可移槽(7)。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 于臂杆(4)为左右对称安装。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 臂杆(4)左右对称安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油缸举升机构由车架组合、车厢、油缸、臂杆和变距板组成。车架组合通过安装在车厢上的变距板与车厢连接,臂杆前端与车厢连接,臂杆后端与车架组合连接,臂杆中部与油缸上端连接,油缸下部与车架组合连接。本技术将车厢不可后移自卸车连杆式油缸举升机构的三角臂和拉杆合二为一,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可后移自卸车的车厢重载时边后移边翻转自卸,或后移一定距离之后再边后移边翻转自卸,并使车厢达到所需后移距离和所要求的倾斜角度,同时使车厢重载时油缸举升动力消耗相对减少,使可后移自卸车车厢实现前移、下落直到顺畅回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文档编号B60P1/04GK201342974SQ20092014161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丹 熊, 熊柏生 申请人:熊柏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可后移自卸车的油缸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车架组合(1)、车厢(2)、双作用油缸(3)、臂杆(4)、变距板(5)组成,车架组合(1)后端通过对称安装在车厢(2)中后段下部的变距板(5)与车厢(2)连接,臂杆(4)前端与车厢(2)前端下部连接,臂杆(4)后端与车厢(2)中部相对应的车架组合(1)的上部连接,臂杆(4)中部与油缸(3)上端连接,油缸(3)下部与车架组合(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柏生熊丹
申请(专利权)人:熊柏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