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柏生专利>正文

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21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包括车架组合、车箱、油缸、不少于两个且对称安装的变距板和辅助装置。车架组合上装有油缸的安装轴和车箱翻转轴,油缸升缩杆顶部安装在车箱上,变距板上设有变距滑槽,并经变距滑槽装在翻转轴上,变距滑槽的轴线平行于车箱与车架组合的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车箱上的某一点到车箱翻车轴的距离在车箱和所载货物自卸前相对变动,使车箱和所载货物及其重心自卸前相对后移,使油缸的作用将车箱及所载货物举升而自卸时动力消耗相对分散且能耗相对减少及自卸相对较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同一油缸实现车箱的后移、自卸、下落、前移及回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自卸车自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自卸车的可变距 自卸装置。技术背景传统的机动自卸车的自卸装置,主要由车架组合、车箱、油缸、吊耳和辅 助装置等组成,车架组合上装有油缸的安装轴和车箱翻转轴,油缸升縮杆顶部 安装在车箱上,车箱上的吊耳装入翻转轴。当翻转轴的位置一定时,由于受装 入翻转轴吊耳圆孔的限制,使车箱上某一点到翻转轴的距离,在车箱自卸前、自 卸后及回位等过程始终固定不变,只靠油缸的升縮使车箱自卸和回位,当油缸 的作用将车箱及所截货物举升而自卸时,动力消耗相对集中且能耗偏大,特别 是常使车箱及所载货物自卸困难,市场上大量销售的油缸尾部设置偏后向(以 下简称后向)和油缸尾部设置偏前向(以下简称前向)的传统的机动自卸车的 自卸装置都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传统的机动自卸车的自卸装置进行改进,提供 一种机动自卸车的可变距自卸装置,使车箱上某一点到车箱翻转轴的距离在车 箱及所截货物自卸前相对变动,车箱和所载货物及其重心自卸前相对后移,从 而使油缸的作用将车箱及所载货物举升而自卸时动力消耗相对分散且能耗相 对减少,自卸相对较易,并能使车箱自卸完成下落后使其前移并回位。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包括车架组合、车箱、油缸、不少 于两个且对称安装的变距板和辅助装置。车架组合上装有油缸的安装轴和车箱 翻转轴,油缸升縮杆顶部安装在车箱上,变距板上设有变距滑槽,并经变距滑 槽装在翻转轴上。本技术所述的变距滑槽的轴线平行于车箱与车架组合的接触面。 本技术所述的车箱前端下方对称设置不少于两个轴承。 本技术所述的变距滑槽两端为圆弧形,中部呈长方形。 本技术所述还配有千斤顶。本技术所述的变距滑槽一端均设置止动装置。止动装置由安装在变距 板上的止动轴,棘爪轴,弹簧座,安装在止动轴上并设有棘轮的止动块,安装 在棘爪轴上并触及棘轮的棘爪,安装在弹簧座上并作用于棘爪的弹簧片及一端 与棘爪联接的软质拉杆构成。止动块上设有可与翻转轴相配合的凹槽,并经压 簧装有滚珠,止动轴设有与滚珠相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实现了车箱上的某一点到车箱翻车轴的距离在车箱和所载货 物自卸前相对变动,使车箱和所载货物及其重心自卸前相对后移,使油缸的作 用将车箱及所载货物举升而自卸时动力消耗相对分散且能耗相对减少及自卸 相对较易,并能使车箱自卸完成下落后使其前移并回位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 卸装置。本技术利用同一油缸实现车箱的后移、自卸、下落、前移及回位,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向自卸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后向自卸装置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l、 2变距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沿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3沿B-B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C-C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止动块处于原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止动块处于止住翻转轴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l:前向的自卸装置参照图1、 3、 4、 5、 6、 7,本实施例1由车架组合l、车箱2、双作用油 缸3、焊接在车箱2上并对称设置的两个变距板6、四个轴承9、千斤顶10和 辅助装置构成。车架组合1上装有油缸3的安装轴4和车箱翻转轴5,油缸3 升縮杆顶部安装在车箱2上,变距板6上设有两端为圆弧形、中部呈长方形、 光滑平整用于变距的变距滑槽7,变距滑槽7轴线b ' b平行于车箱2与车架组 合1的接触面P,变距板6经变距滑槽7装在翻转轴5上,并使翻转轴5的中 心始终位于轴线b'b上,以便车箱2后移。当安装在车架组合l上稍向后倾 斜的千斤顶10将车箱2前端稍加顶起,车箱2后移时,对称设置于车箱2前 端下方的四个轴承9可在车架组合1上滚动,使车箱2方便地后移、前移和回 位。变距滑槽7的长度b ' b决定着车箱2和所载货物及其重心后移的最大距 离,对自卸前的车箱2底部距地面较高,且油缸3的内縮和外伸行程又足够大 的机动自卸车,其长度b'b的设置,可使车箱2和所载货物及其重心后移到 接近甚至超过翻转轴5。在翻转轴5的位置一定时和车箱2自卸前,在油缸3 的作用下使车箱2沿变距板6所设变动距离b ' b,从而使车箱2上某一点M到 翻转轴5的垂线距离縮短Mm,由于距离的变动过程,使车箱2和所载货物及其重 心相对于翻转轴5沿变距板6所设而实现后移,且车箱2自卸完成下落后可在 油缸3的作用下沿变距板6所设前移并回位。实施例2:后向的自卸装置参照图2、 3、 4、 5、 6、 7、 8、 9,本实施例在变距滑槽7 b '端均设置止 动装置。除变距板6和翻转轴5夕卜,止动装置由安装在变距板6上的止动轴11, 棘爪轴12,弹簧座13,安装在止动轴11上并设有棘轮14的止动块8,安装在 棘爪轴12上并触及棘轮14的棘爪15,安装在弹簧座13上并作用于棘爪15 的弹簧片16及一端与棘爪15联接、另一端与辅助装置中的操纵装置相联的软 质拉杆17构成,止动块8上设有可与翻转轴5相配合的凹槽18,并经压簧装 有滚珠19,止动轴11设有与滚珠19相配合的凹槽20。当滚珠19被压入凹槽 20时,止动块8处于能使变距滑槽7的b '端圆弧中心b '随车箱2后移与翻 转轴5中心重合的原位状态。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变距滑槽7 b '端处于原位状态的止动块8,在车箱2后移使 变距滑槽7的b '端圆弧中心b '重合于翻转轴5中心的过程中,即在翻转轴5 与凹槽18的撞击下,通过弹簧片16、棘爪15、棘轮14、凹槽18的作用止在 并作力于翻转轴5的后方,以阻止车箱2的前移,在油缸3的继续作用下实现 车箱2及所载货物后移之后的自卸,软质拉杆17可在自由状态下随车箱2沿 变距板6后移、自卸、下落和回位,又能在车箱2后移之后或其自卸完成下落 后在操纵装置的控制下拉动棘爪15,使其脱离对棘轮14的控制,使凹槽18 失去对翻转轴5的作用,使止动块8在车箱2前移过程中,即在翻转轴5与凹 槽18的撞击下回至原位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包括车架组合(1)、车箱(2)、油缸(3)和辅助装置,车架组合(1)上装有油缸(3)的安装轴(4)和车箱翻转轴(5),油缸(3)升缩杆顶部安装在车箱(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少于两个且对称安装的变距板(6),变距板(6)上设有变距滑槽(7),并经变距滑槽(7)装在翻转轴(5)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变距滑 槽(7)的轴线(b'b)平行于车箱(2)与车架组合(1)的接触面(p)。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车 箱(2)前端下方对称设置不少于两个轴承(9)。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变距 滑槽(7)两端为圆弧形,中部呈长方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配 有千斤顶(10)。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变距 滑槽(7) (b ')端均设置止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自卸车可变距自卸装置,包括车架组合(1)、车箱(2)、油缸(3)和辅助装置,车架组合(1)上装有油缸(3)的安装轴(4)和车箱翻转轴(5),油缸(3)升缩杆顶部安装在车箱(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少于两个且对称安装的变距板(6),变距板(6)上设有变距滑槽(7),并经变距滑槽(7)装在翻转轴(5)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柏生熊丹
申请(专利权)人:熊柏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