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层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34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层压体。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密度为915~935kg/m↑[3]、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为0.5~5.0g/10分钟的低密度聚乙烯(A)1~50重量%;以及满足下述条件(a)~(c)的聚乙烯系树脂(B)99~50重量%。(a)密度为910~965kg/m↑[3]、(b)C6以上的长链支链数为每1000个碳原子0.01~3.0个、(c)熔融张力(MS↓[190])(mN、190℃)和MFR(g/10分钟)满足式(1):MS↓[190]>22×MFR↑[-0.88],且熔融张力(MS↓[160])(mN、160℃)和MFR满足式(2):MS↓[160]>110-110×log(MFR)。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良好,通过挤出层压可赋予外观优异的叠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层压体。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挤出层压得到的产品的外观优异并且加工性良好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层压体。
技术介绍
通过挤出层压加工得到的层压体当中,至少一层为聚乙烯系树脂的层压体在牛皮纸包装、软包装、照相纸支撑体、磁带、各种容器等广泛用途领域中使用。以往,作为这些层压体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主要使用具有优异的成形加工性的支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DPE)。但是,LDPE的密度一般为0.918~0.925g/cm3,改变随密度变化的物性、例如耐热性、刚性、阻气性等是困难的,使用时受到限制。此外,LDPE的成形速度快,进而层压厚度薄时,熔融薄膜容易裂开,且在该条件下基材容易产生接合不良,因此,难以得到品质稳定的产品。另一方面,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直链状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直链状聚乙烯,可根据其短链支链数使密度大幅变化,但由于成形加工性差,因而难以由挤出层压加工得到层压体。于是,报道了将直链状聚乙烯与LDPE的混合物进行挤出层压加工从而得到层压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但是,该方法在聚乙烯系树脂的混合工序中产生热劣化而且在层压体中容易产生臭气,另外因聚乙烯系树脂的混合不良使得挤出成形时产生熔融不均从而得不到表面平滑的层压体。 此外,报道了通过改变乙烯的聚合催化剂,在L-LDPE和HDPE中导入长链支链,无需混合LDPE就能提高成形加工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但是,使用这些技术得到的聚乙烯系树脂的熔融张力尚不足,难以稳定地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因此,结果所得的层压体无法解决前述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65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22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92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73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439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通过挤出层压得到的产品的外观优异、且加工性良好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形成的层压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而发现的。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密度为915~935kg/m3、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下,称为MFR。)为0.5~5.0g/10分钟的低密度聚乙烯(A)1~50重量%;以及满足下述(a)~(c)的条件的聚乙烯系树脂(B)99~50重量%。 (a)密度为910~965kg/m3、 (b)碳数6以上的长链支链数为每1000个碳原子0.01~3.0个、 (c)在19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90)(mN)和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满足下述式(1) MS190>22×MFR-0.88(1) 且在16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mN)和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满足下述式(2)。 MS160>110-110×log(MFR)(2) 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通过挤出层压得到的产品的外观优异、且加工性良好,作为挤出层压用树脂有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层压用聚乙烯树脂组合物的、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低密度聚乙烯(A),其密度为915~935kg/m3的范围。密度不足915kg/m3时,薄膜的自身粘着性增加,有可能发生结块。另一方面,密度超过935kg/m3,则低密度聚乙烯(A)的熔点高,低温热封性有可能恶化。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A)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为0.5~5.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0.7~3.0g/10分钟的范围。MFR不足0.5g/10分钟时,熔融挤出时的挤出机的负荷变大,此外,将挤出层压用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供于挤出层压加工而得到的层压体的外观有可能恶化。另一方面,MFR超过5.0g/10分钟则向内弯曲(neck in)有可能变大。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A)在16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优选为100mN以上,更优选为150mN以上。熔融张力为100mN以上时,层压加工时的熔融膜稳定,加工性良好,且辊污染减少,能得到优异的清洁性。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A)可通过现有公知的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适当选择。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层压用聚乙烯树脂组合物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密度为910kg/m3以上、965kg/m3以下。密度不足910kg/m3时,所得层压体的耐热性有可能非常差。另一方面,密度超过965kg/m3时,层压体的卷曲有可能变显著。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直链状聚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在10000以上、1000000以下是优选的。Mw不足10000或者超过1000000时,难以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因此,有可能得不到层压体。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为0.1~100g/10分钟是优选的。不足0.1g/10分钟或者超过100g/10分钟时,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变得显著困难,因此有可能得不到层压体。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长链支链数是每1000个碳原子为0.01个以上、3.0个以下。不足0.01个时,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变得显著困难,因此,有可能得不到层压体。此外,超过3.0个则有可能成为乙烯系树脂层的力学性质差的层压体。另外,长链支链数是指通过13C-NMR测定检测出的己基以上(碳数6以上)的支链的数。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在19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90(mN)和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190℃)为下述式(1)所示的关系 MS190>22×MFR-0.88(1) 优选为下述式(1)’所示的关系 MS190>30×MFR-0.88(1)’ 进而优选为下述式(1)”所示的关系 MS190>5+30×MFR-0.88(1)” 不满足(1)式时,例如不满足MS190>22×MFR-0.88的L-LDPE和HDPE,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变得显著困难,因此,有可能得不到层压体。 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系树脂(B)的在16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mN)和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190℃)满足下述式(2)所示的关系 MS160>110-110×log(MFR)(2) 优选为满足下述式(2)’所示的关系 MS160>130-110×log(MFR)(2)’ 进而优选为下述式(2)”所示的关系 MS160>150-110×log(MFR)(2)”。 不满足(2)式时,例如不满足MS160>110-110×log(MFR)的L-LDPE和HDPE,进行挤出层压成形变得显著困难,因此,有可能得不到层压体。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满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密度为915~935kg/m↑[3]、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下,称为MFR。)为0.5~5.0g/10分钟的低密度聚乙烯(A)1~50重量%;以及满足下述(a)~(c)的条件的聚乙烯系树脂(B)99~50重量%, (a)密度为910~965kg/m↑[3]、 (b)碳数6以上的长链支链数为每1000个碳原子0.01~3.0个、 (c)在190℃测定的熔融张 力(MS↓[190])(mN)和在2.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满足下述式(1) MS↓[190]>22×MFR↑[-0.88] (1) 且在160℃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mN)和在2 .16kg负荷(190℃)下测定的MFR(g/10分钟)满足下述式(2) MS↓[160]>110-110×log(MFR) (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野洋介古屋元史藤井芳尚
申请(专利权)人:东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