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气结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09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结构,汽车进气结构包括前格栅、下护板和导风结构,下护板与前格栅固定连接,导风结构位于下护板和前格栅的内侧,下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进气口,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组和与第一导风板组相连的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组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导风板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二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进气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所述汽车进气结构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汽车进气结构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汽车进气结构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进气结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进气结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工业受到环境保护和能源紧张的两大制约,但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低风阻车型倍受青睐,这种车型的前脸造型风格主打干净、简约和平整化。控制风阻来降低油耗以提高续航里程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统计表明:在满足汽车前舱中冷却模块(指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换热需求的前提下,前格栅的开口越小,整车风阻越低,越利于提升续航。如图1

2所示,现有技术的汽车中通常最大限度地压缩前格栅2a的开口面积并配置主动进气格栅3a来控制风阻,当车速较高时,主动进气格栅叶片32a关闭,通过减少从车头流向车舱内的进气量来降低风阻,但这种方案控制风阻的作用有限,无法克服主动进气格栅前风道31a中的风阻,还不能满足当前低风阻车型的造型潮流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进气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该汽车进气结构的汽车车身总成及汽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进气结构,所述汽车进气结构包括前格栅、下护板和导风结构,所述下护板与所述前格栅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结构位于所述下护板和所述前格栅的内侧,所述下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进气口,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组和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相连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
[0005]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风门叶片,所述风门叶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底部。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风板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围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地布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地布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下护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均为锐角。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顶部平齐,且均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垂直于所述下护板所在平面。
[0010]作为优选,所述前格栅用于封闭所述导风结构迎风一侧的敞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下护板的一端端部,且所述进气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40mm,宽度大于或等于760mm。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车身总成,其包括前保险杠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
中所述的汽车进气结构,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汽车进气结构中所述前格栅一体成型。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结构,该汽车进气结构位于汽车前舱,包括前格栅、下护板和导风结构。通过在下护板的前端开设进气口,能够实现汽车前脸简约、进气格栅“隐形”的效果。由于具有导风结构,也就是进气通道,从而具有将外界气体引流流向前舱内冷却模块的作用,确保冷却模块的换热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整体式的AGS(指主动进气格栅)通道来说,该导风板结构为分体式,装配工艺简便且便于冷却模块的倾斜布置,此外,当导风结构中的风门叶片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风门叶片与下护板上的进气口相邻,进一步减少了从车头流向车舱内的进气量,迎风气流会沿着下护板的底部流向车尾,克服了AGS前风道中的风阻。
[0016]另外,通过将前格栅的侧面设计为封闭结构,也就是说不在其上开设气流流入冷却模块的开口,在进一步降低整车风阻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对前脸造型进行自由设计的发挥空间,提高整车造型的辨识度,此外,当其与前保险杠二者一体成型时,能够减少制造工序。
[0017]该导风结构中的风门叶片为单层,相比于现有技术的AGS中的多层叶片来说,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推广实施并运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常规的汽车进气结构在叶片打开时的简化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进气结构在叶片关闭时的简化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进气结构在叶片打开时的简化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汽车进气结构在叶片关闭时的简化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所示的汽车进气结构在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3所示的汽车进气结构中下护板与导风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进气结构与冷却模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a、下护板;2a、前格栅;3a、主动进气格栅;4a、前保险杠;5a、冷却模块;
[0028]31a、主动进气格栅前风道;32a、主动进气格栅叶片;33a、主动进气格栅后风道;
[0029]1、下护板;2、前格栅;3、导风结构;
[0030]11、进气口;
[0031]31、第一导风板组;32、第二导风板;33、风门叶片;
[0032]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第三侧板;314、第四侧板;
[0033]3b、导风结构;32b、第二导风板;
[0034]4、前保险杠;5、冷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7]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进气结构包括前格栅(2)、下护板(1)和导风结构(3),所述下护板(1)与所述前格栅(2)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结构(3)位于所述下护板(1)和所述前格栅(2)的内侧,所述下护板(1)上开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进气口(11),所述导风结构(3)包括第一导风板组(31)和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组(31)相连的第二导风板(32),所述第一导风板组(31)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导风板(32)的内侧侧壁形成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11)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3)还包括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风门叶片(33),所述风门叶片(3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组(31)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组(31)包括第一侧板(311)、第二侧板(312)、第三侧板(313)和第四侧板(314),所述第一侧板(311)、所述第二侧板(312)、所述第三侧板(313)和所述第四侧板(314)围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美李锋吴泽勋郝庆全汤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睿蓝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