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的棉花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63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海岛棉(G.barbadense  L.)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海岛棉种子经消毒处理,置于种苗培养基上进行种子萌发,切下子叶柄,将其放在诱导培养基中,待丛生芽长大后切下再放在伸长培养基中使其伸长,然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长出根系得到再生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产生丛生的丛生芽,各品种间无基因型限制、培养周期短、再生植株生长正常。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建立的海岛棉子叶柄丛生芽再生体系适合于各种海岛棉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的组织培养方法,用于产生棉花再生植株。所述棉花组织培养方法也可应用于棉花的遗传转化。
技术介绍
棉花(Gossypium L.)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是纺织工业中最广泛应用的天然纤维,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年产量超过1亿包(bales),价值为450亿美元。利用生物技术来创建棉花新种质,继而选育出性状改良的棉花新品种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技术。因此,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棉花上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其中对棉花组织培养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方面。组织培养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即生物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作物的改良取决于作物的再生体系。因此,通过组织培养能否建立棉花高效再生体系,直接关系到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棉花品种改良的研究。Skovsted等在1935年首次报道了棉花的胚胎培养,Beasley在1971年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胚珠的珠孔端诱导出愈伤组织(Beasley CA etal,Bioscience,1971,21906-907)。然后,1983年Davidonis和Hemilt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的棉花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棉花种子进行灭菌处理,于种苗培养基上萌发,培养得到棉花幼苗;2)切取第1)步萌发产生的棉花幼苗的子叶柄作为外植体,将其置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其中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以及碳源和固化剂,并添加有6-苄基腺嘌呤。3)切取第2)步产生的丛生芽,置于伸长培养基中,其中所述的伸长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M 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以及碳源和固化剂,并添加有6-苄基腺嘌呤与赤霉素的激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的棉花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棉花种子进行灭菌处理,于种苗培养基上萌发,培养得到棉花幼苗;2)切取第1)步萌发产生的棉花幼苗的子叶柄作为外植体,将其置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其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以及碳源和固化剂,并添加有6-苄基腺嘌呤。3)切取第2)步产生的丛生芽,置于伸长培养基中,其中所述的伸长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以及碳源和固化剂,并添加有6-苄基腺嘌呤与赤霉素的激素组合,或者6-苄基腺嘌呤与吲哚-3-乙酸的激素组合。4)待丛生芽伸长后,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以得到再生苗,或者将伸长的丛生芽直接嫁接到实生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花是海岛棉,品种是新海15号、新海16号或新海18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为1.0-4.0mg/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为2.0mg/L或2.5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组合为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含量分别为1.0-3.0mg/L、1.0-2.0mg/L,或者6-苄基腺嘌呤和吲哚-3-乙酸含量分别为0.2-0.5mg/L、0.5-1.0mg/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组合为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含量分别为2.0mg/L、1.5mg/L,或者6-苄基腺嘌呤和吲哚-3-乙酸含量分别为0.4mg/L、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高王冬梅杨克锐黄全生万旭中孟庆玉丁志强危晓薇刘霞黄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溢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