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表面多脂植物外植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杨树属于杨柳科(Salicacae)杨属(Populus L.)植物,为多年生木本乔木。杨树不仅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和工业用材树种,而且还是多年生林木基因工程的模式树种。因此,获得大量无菌的外植体是进行杨树组织快繁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一般是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除表面泥土,用酒精消毒30秒到1分钟,再用10%次氯酸钠或0.1%生汞消毒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无菌水冲洗后进行接种。杨树树种的冬眠芽在萌发时分泌大量树脂,新生枝条、顶芽及侧芽表面也覆盖树脂。因此,对于杨树等表面多脂植物的全外植体而言,目前常规的采用水溶性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的方式,无法溶解外植体表面的树脂,常常导致外植体消毒不彻底、污染率较高或者消毒过度致使外植体死亡等情况发生。然而,针对表面多脂植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式尚无报道,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针对杨树等表面多脂植物的高效安全消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为改善常规消毒灭菌方式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表面多脂植物的外植体进行处理的溶脂混合液,其为0.1%的吐温20和10%的乙酸乙酯的水溶液,其中表面多脂植物优选为杨树,更加优选为欧洲黑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表面多脂植物的外植体进行处理的溶脂混合液,其为0.1%的吐温20和10%的乙酸乙酯的水溶液,其中表面多脂植物优选为杨树,更加优选为欧洲黑杨。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脂混合液对表面多脂植物的外植体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包括采用溶脂混合液对外植体分别进行预处理和二次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为采用溶脂混合液处理外植体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1次,所述二次处理为采用溶脂混合液再次处理外植体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2次,表面多脂植物优选为杨树,更加优选为欧洲黑杨。3.一种培养表面多脂植物外植体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采集植株的培养;(2)外植体的选择;(3)外植体的消毒灭菌:①外植体的清洗;②溶脂混合液预处理:采用溶脂混合液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1次;③溶脂混合液二次处理:采用溶脂混合液对外植体再次进行处理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2次;④外植体的酒精灭菌;⑤外植体的次氯酸钠灭菌;⑥无菌水清洗;(4)外植体的培养;其中所述溶脂混合液为0.1%的吐温20和10%的乙酸乙酯的水溶液,表面多脂植物优选为杨树,更加优选为欧洲黑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植体采集植株的培养为将冬眠植株的穗条剪成15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玉,苏晓华,常英英,黄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