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分开的滚动面部件的直线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41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一直线滚动轴承的导向滑架,其可通过至少一排滚子可纵向运动地被支撑在一在纵向上延伸的导轨(12)上,其中,对每个滚子排设有一个具有一用于这些滚子(14)的滚动面(51)的、分开的滚动面部件(50),其中,该滚动面部件(50)通过一粘接剂层与一承载体(30)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粘接剂层基本上平地被构造在所述滚动面部件(50)的背着所述滚动面(51)的背面(52)上,其中,该滚动面部件(50)被接收在所述承载体(30)的一在横截面中看为L形的槽(4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导向滑架,涉及具有这种导 向滑架的直线滚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DE20 2004 002 258U1公知了一种直线滚动轴承,其中,导向滑架 通过两排滚子可纵向运动地支撑在延伸在纵向上的导轨上。导向滑架U形 地包围导轨,其中在每个U臂上设有一个滚子排。用于滚子的滚动面设置 在一个分开的滚动面部件上,该滚动面部件通过粘接剂层与直线滚动轴承 的承载体相连接。滚动面部件具有一个凸起,滚动面部件用该凸起精确配 合地压配合在承载体的相应槽中。作为粘接剂建议使用Loctite 290及 Loctite4062,艮卩Cyanacrylat-粘接剂。根据DE 20 2004 002 258 Ul借助压接与粘接的组合可达到特别薄且均 匀的粘接剂层。其结果是提高了导向部的刚度。在此情况下尤其利用滚 动面部件及承载体通过压接直接形成接触,这对刚度将起到提高的作用。由DE 40 41 269 Al公知了另一直线滚动轴承。在根据图11的实施形 式中总共设有四个无限循环的滚子排。用于滚子的滚动面构造在四个分开 的基本上相同的滚动面部件上。滚动面部件松地置入在导向滑架的承载体 中,其中,滚动面部件的背面构造成圆弧形,由此滚动面部件可对准滚子。 应当指出,这种导向滑架仅具有比滚子的滚动面直接地设置在承载体上的 导向滑架小得多的刚度。刚度的损失主要由钢衬的厚度来确定。钢衬应尽 可能地薄,由此使直线滚动轴承具有高的导向刚度。在此情况下钢衬的厚 度仅有下限的限制,因为它必需保证线性地作用在滚动面部件上的滚子 支承力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在滚动面部件的整个背面上。上述实施形式具有其缺点,即滚动面部件必需与导向滑架的承载体分 开地完成加工。这样地得到的滚动面部件的厚度公差对直线滚动轴承的导4向精确度起副作用。此外由滚动面部件与承载体之间的接触面的形状偏差 可导致滚动面不是精确的平面。这又导致滚子的力传递不再发生在整个 宽度上,而仅是点状的,由此显著地降低了直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由独立权利要求来定义。据此提出,滚动面部件的背向滚动面 的背面上的粘接剂层基本上平面地构成,其中,滚动面部件被接收在承载 体的在横截面上看为L形的槽中。对于L形槽应理解为一种槽,该槽具有两个侧面,这些侧面基本上L形地彼此定位,使得这些侧面可在两个彼此垂直的方向上支撑滚动面部件。因此滚动面部件从横截面来看静定地支承在承载体上。平的粘接剂层意味着L形槽所属的第一侧面(侧壁)及滚 动面部件的背面构造成平的面,这将导致在粘接过程期间滚动面部件相 对承载体可自由移动。在这方面应明确地指出,滚动面部件完全可相对L 形槽中的第二侧面以一定间隔被设置,而对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无不良的影响。第一 L侧面具有传递负载的功能,而第二 L侧面主要用作过剩粘接剂的收 集面。该第二 L侧面通过与过剩粘接剂的配合作用也有助于滚动面部件横向于纵向的定位。借助该提出的构型一方面将达到可使用相对薄的滚动面部件,因为 通过基本上平的滚动面及基本上平的粘接剂层可得到基本上板状的滚动面 部件。因此该直线滚动轴承具有高的刚度。在此情况下粘接剂层优选相对 滚动面平行地设置。滚动面部件可通过粘接在已安装状态中同时被加工,尤其被磨削,以 便实现滚动面高的形状精确度。在此情况下滚动面部件优选由被硬化处理 的滚动轴承钢制成。作为滚动面部件的原材料尤其可考虑冷轧的异型棒材, 异型棒材仅需在长度上被切割及被硬化处理,以便得到立即可粘接的毛坯。 但也可考虑由板材剪切出毛坯。对于粘接连接的抗疲劳强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其制造时无不必要的 应力被施加到粘接剂层中,这通过L形槽中的静定的接触来达到。具有滚 子形状的滚动体的直线滚动轴承通常被加预加载,由此直线滚动轴承在负 载下也可无间隙地工作。为此设有多排滚子,其中滚子在预载荷下被安装 在导轨与导向滑架之间。为了设定预载荷,滚子直径被选择得稍大于用于 滚子无间隙安装所需的直径。通过这种预应力使高的压应力被施加到粘接剂层中,该压应力通过在工作中作用在直线滚动轴承上的外力被进一步增 强。单是压力负荷对粘接剂层是无害的,因为滚动面部件相对承载体的移 动被排除及由此排除了粘接剂层由于纯压力负荷的损坏。关键的是当出现 会引起滚动面部件相对承载体的移动的附加应力、尤其是剪应力时的应力 状态,因为这导致粘接剂层的破裂。由此要求滚动面部件不能超静定地横向于滚子的负载方向地被安装到 承载体中,因为由此在安装时在粘接剂层中就已形成应力。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滚动面部件被接收在L形槽中来实现。与此相比,通过根据DE 20 2004 002 258 Ul的压配合连接产生的应力 对粘接的耐久性起到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如本例中那样由于非常薄的滚 动面部件仅可使用很小承载能力的压配合连接。这种压配合连接主要在粘 接剂层中产生应力以及对负载传递几乎无贡献。如通过DE40 41269A1所 提出的弯曲的粘接层也要避免,因为弯曲的粘接层通过滚子的压力就诱发 粘接层中的剪应力。此外滚动面部件可能的倾斜对粘接连接的耐久性起到 不利影响,因为当导轨上的及导向滑架上的滚动面不是精确地平行的-例 如由于制造的不精确度或高的外部负载-时,正是该倾斜会导致粘接剂层 的破裂。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及改进。 粘接剂层可使滚动面部件的背基本上完全与承载体分隔开。因此粘接 剂层可被利用来补偿承载体上及滚动面部件上的不平度,由此承载体上及 滚动面部件在最后的最终加工、尤其磨削加工前,不需要过度的精加工。 同时通过整面的粘接剂层达到了在滚动面部件的整个背面上的均匀的力传 递。排除了可引起粘接剂层裂缝的点状负荷峰值。滚动面部件可在侧向上与L形槽的一个侧面粘接。因为滚动面部件仅 在其侧面的一个上通过粘接剂层支撑在承载体中的L形槽上,从一开始就 排除了粘接剂层的过大应力。滚动面部件与L形槽之间的侧面的间隙用于 接收过多地涂敷在滚动面部件的背上的粘接剂。该粘接剂应流到此确定的 间隙中,其中该间隙优选这样定尺寸,使得过剩的粘接剂不填满该间隙。 所提出的用于粘接剂的溢流空间的构型使得在承载体上仅需去除极少的材 料,材料的去除将会减小承载体的刚度。应当指出,正是在该区域中在承载体中出现高的材料应力,因此所提出的构型可特别有效地提高刚度。由 于侧面的粘接连节而不可避免的支撑作用出现在背面,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正 是要避免负荷在横向上作用于滚动面部件上。粘接剂可以是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具有在固化时几乎不收縮的特性, 因此在固化时在粘接剂层中不形成固有应力,该固有应力与由滚动体力引 起的压应力相结合可导致粘接剂层的破裂。此外基于环氧树脂的粘接剂具 有抵抗在直线滚动轴承周围出现的夜体如润滑油及冷却润滑液的高耐抗 性,从而这些液体对粘接的耐久性不会有不利影响。环氧树脂粘接剂可选 择地设有或不设有填充材料。无填充材料的粘接剂在形成粘接连接时可简 单地被操作及还得到很薄的粘接剂层,因此该粘接剂层对导向滑架的总刚 度具有很小的影响。相比之下,设有填充材料的粘接剂可传递高的压力, 因为一部分压力可直接通过承载能力更好的填充材料由滚动面部件传递给 承载体。在此情况下尤其可考虑球形材料颗粒的形式的填充材料。滚动面部件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一直线滚动轴承(10)的导向滑架(11),其可通过至少一排滚子(14)可纵向运动地被支撑在一在纵向(13)上延伸的导轨(12)上,其中,对每个滚子排配制了一个具有一用于这些滚子(14)的滚动面(51)的、分开的滚动面部件(50),其中,该滚动面部件(50)通过一粘接剂层(55)与一承载体(3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55)基本上平地被构造在所述滚动面部件(50)的背着所述滚动面(51)的背面(52)上,其中,该滚动面部件(50)被接收在所述承载体(30)的一在横截面中看为L形的槽(40)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克莱因R屈恩莱因HH科尔迈尔H罗斯托伊舍C普福伊费尔S弗伦茨尼克R施勒雷特A舒匹斯R格罗伊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