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8342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氧化融合蛋白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皮肤老化的抗氧化应激制剂。以及皮肤老化的抗氧化应激制剂。以及皮肤老化的抗氧化应激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氧化蛋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抗氧化金属酶,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氧和过氧化氢,在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大多数原始的无脊椎动物细胞中都存在Cu/Zn

SOD,脊椎动物则一般含有Cu/Zn

SOD和Mn

SOD。人、鼠、猪、牛等红细胞和肝细胞中含Cu/Zn

SOD,且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同时也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而从人和动物肝细胞中也纯化了Mn

SOD,其一般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0003]皮肤衰老和损伤是人体衰老的重要特征,而人体衰老是由于活性氧类自由基堆积或清除产生障碍的后果,体内的多余自由基会引起细胞损伤以及色素沉着。由于人的皮肤直接与氧气接触,会造成皮肤的老化和损伤。外源SOD的补充有利于延缓皮肤衰老、抗氧化、祛色斑的功用。故国内外许多化妆品厂家都在自身产品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SOD。此外,基于SOD是作用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专一歧化反应催化剂,故SOD作为医药产品,在治疗因自由基作用而导致的炎症、自身免疫性、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着显著疗效。SOD可利用其抗氧化作用抑制关节炎、胸膜炎、急性气管炎等炎症类型。
[0004]现有市场上的抗氧化蛋白SOD主要以单功能蛋白为主,不能兼具外用和内用功能、发挥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抗氧化蛋白细胞穿膜效果差,进入细胞内部发挥抗氧化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亟需研发一种具有双重抗氧化功能的抗氧化融合蛋白,发挥不同的抗氧化活性,扩大抗氧化蛋白的适用范围,不但适用于外用(营养皮肤、抗衰防皱等),还可适用于内用(注射剂),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抵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机休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老化等,抵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机休损伤。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步骤简单、产物回收产率高优点。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应用,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老化等,抵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机休损伤。
[0008]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氧化融合蛋白(GLS)的氨基酸序列由6
×
his

rhGrx

linker

rhS OD

15RQ构成,构建序列时,首先,以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mRNA序列为模板进行基因构建,通过分析其组成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和特殊顺序,N端为6
×
his相连的rhGrx,C端为含穿膜肽的SOD,中间用9个Gly作为连接肽(linker),成为一个抗氧化融合蛋白,其中rhG rx是分布在脑组织中的谷氧还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该蛋白在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巯基稳态和抗氧化应激的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蛋白将rhGrx与SOD融合一起,以提高rhS OD序列区段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性能,相比于天然SOD,能更快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氧和过氧化氢;
[0011]其次,通过自主设计的linker(G9,GGGGGGGGG),既有一定的柔韧性,又不容易被蛋白酶降解,并能将rhSOD和rhGrx基因融合表达,以使抗氧化融合蛋白能通过催化谷胱甘肽(GSH)与蛋白质二硫键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修复蛋白质活性,参与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提供细胞浆内的还原环境,对ROS导致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阻抗与治疗作用;
[0012]第三,在N

端添加6
×
His,以方便进行亲和纯化,在C

端添加了自主设计的穿膜肽序列(RRQRRQRRQRRQRRR,简称15RQ),可以引导抗氧化融合蛋白穿膜进入细胞内部,起到较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0013]综上,以使得抗氧化融合蛋白具有治疗缺血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老化等的作用,可以抵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机休损伤。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的n个重复的序列,n≥1。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n为1、2、3、4、5、6、7、8、9、10、12、14、16、20、24或32,其中,当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各重复序列之间是直接连接的。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8%、90%、92%、95%、96%、97%、98%或99%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7]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8]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人工全基因合成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2,并将其插入到pPIC 9K载体的XhoI和EcoRI限制性酶切位点之间,得到表达载体;
[0020]S2将所述S1得到的表达载体经SalI单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中,经发酵表达和后处理,得到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步骤简单,利用上述方法,在每1L发酵液中,能获得产量≥800mg、纯度≥98%的抗氧化融合蛋白。
[0022]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所述毕赤酵母细胞为毕赤酵母GS115,毕赤酵母GS115先经过MD平板初步筛选,再将MD平板上长出来的克隆挑到含不同浓度抗生素G418(1~20mg/mL)的YPD平板上进行抗性筛选,最后选取高抗性菌落,利用PCR技术进行鉴定。
[0023]进一步地,在所述S2的发酵表达过程中,控制一级种子液BMGY的用量为1.0~2.0L,二级种子液BMGY的用量为10~20L,发酵培养基为BMMY培养基,发酵容器为300L发酵罐、实际装量为100~200L,接种比例为1:(8~12),培养温度为25~35℃,诱导剂为1%甲醇,诱导时间为70~75h,用氨水调节pH为5.5~6.5,每隔24h添加补料为8~12L的10%蛋白胨。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S2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人工全基因合成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2,并将其插入到pPIC9K载体的XhoI和EcoRI限制性酶切位点之间,得到表达载体;S2将所述S1得到的表达载体经SalI单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中,经发酵表达和后处理,得到所述抗氧化融合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皮肤老化的抗氧化应激制剂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应激制剂包括40~60%油相和40~60%水相;其中,所述油相由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乳化剂0.5~1.0%,橄榄油0.5~5.0%,维生素E0.05~0.50%,余量为注射用油;所述水相由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抗氧化融合蛋白0.1~1.0%,透明质酸钠0.1~2.0%,甘油1~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5~0.50%,余量为注射用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相中,乳化剂为吐温

4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还包括,凡士林0.1~1.0%,单硬脂酸甘油酯0.1~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5~0.5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晨蒋路王敏燕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