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转毂、离合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54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的转毂、离合器和车辆,离合器的转毂包括:转毂本体,转毂本体内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和平衡腔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分别通向冷却腔出液口和平衡腔出液口。冷却液可以进入到离合器的冷却腔和平衡腔,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可以给摩擦片进行润滑和冷却,使摩擦片不被高温损坏,进入到平衡腔的冷却液可以对平衡腔内的环境进行冷却,而且,离合器旋转时,平衡腔内的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聚到腔周边最大直径处,进而对活塞产生一个推力,这个推力用来平衡离合器压力腔内,液压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对活塞产生的推力,从而达到活塞两侧,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推力的平衡。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推力的平衡。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推力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的转毂、离合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器的转毂、离合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国家对车辆的经济性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家对于混合动力变速器架构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
[0003]相关技术中,已量产的DHT变速器,通过离合器结合与打开,实现发动机动力的输出和切断,离合器的结合与打开通过液压力实现,即离合器需要结合时,液压油进入离合器压力腔,通过对离合器摩擦片和分隔板施加液压力,压紧摩擦片和分隔板之后,离合器通过摩擦片与分隔板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至变速器齿轮,进而动力传递至车轮。
[0004]但是,离合器在传递扭矩过程中,摩擦片会因摩擦产生热量,需要使用液压油对摩擦片进行冷却,而液压油难以直接引入到离合器腔内的摩擦片上,影响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的转毂,该离合器的转毂可以对冷却腔内部的摩擦片进行散热降温,保护离合器上的摩擦片不被高温损坏,同时可以对离合器进行整体冷却降温,而且冷却液进入到平衡腔后,可以保证离合器内部的平衡和稳定。
[0006]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离合器。
[0007]本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8]根据本技术的离合器的转毂,包括:转毂本体,所述转毂本体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和平衡腔出液口,冷却液从所述进液口分别通向所述冷却腔出液口和所述平衡腔出液口,以在冷却液在所述冷却腔出液口释放后,给离合器的摩擦片散热。
[0009]根据本技术的离合器的转毂,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通道进入到离合器的冷却腔和平衡腔,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可以甩动至摩擦片处,给摩擦片进行润滑和冷却,使摩擦片不被高温损坏,从而使离合器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而进入到平衡腔的冷却液则可以对平衡腔内的环境进行冷却,从而可以对离合器进行整体冷却降温,而且,离合器旋转时,平衡腔内的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聚到腔周边最大直径处,进而对活塞产生一个推力,这个推力用来平衡离合器压力腔内,液压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对活塞产生的推力,从而达到活塞两侧,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推力的平衡。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毂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外侧面,所述平衡腔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外侧面,所述冷却腔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内端面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腔出液口和所述平衡腔出液口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腔出液口在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平衡腔出液口在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通道还设置有开设口,所述开设口与所述冷却腔出液口相对设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离合器的转毂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开设口处。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毂本体内还设置有液压通道,所述液压通道设置有多个压力腔出液口,多个所述压力腔出液口在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毂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离合器,包括:外壳;摩擦片和分隔板,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上所述的离合器的转毂,所述转毂设置于所述外壳,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腔出液口释放至所述摩擦片处。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冷却腔、平衡腔和压力腔,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腔出液口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平衡腔出液口与所述平衡腔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还设置有压力腔出液口,所述压力腔出液口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包括:变速器;发动机;以上所述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和所述发动机之间。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毂的第一角度剖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毂的第二角度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转毂;
[0026]10、转毂本体;11、冷却通道;111、进液口;112、冷却腔出液口;113、平衡腔出液口;114、开设口;12、壳体;13、液压通道;131、压力腔出液口;20、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8]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器的转毂1。
[0029]如图1

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器的转毂1,包括:转毂本体10,转毂本体10为转毂1的主体结构,转毂本体10一般设置于离合器处,为离合器的组成部分,液压油可以通过转毂本体10进入离合器的压力腔,通过对离合器的摩擦片和分隔板施加液压力,压紧摩擦片和分隔板之后,离合器通过摩擦片与分隔板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至变速器的齿轮,进而可以将动力传递至车轮。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转毂本体10内设置有冷却通道11,冷却通道11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11、冷却腔出液口112和平衡腔出液口113,冷却液从进液口111分别通向冷却腔出液口112和平衡腔出液口113,以在冷却液在冷却腔出液口112释放后,给离合器的摩擦片散热。冷却液可以为液压油。
[0031]也就是说,冷却通道11主要用于冷却液的流通,在冷却通道11上设置有进液口111、冷却腔出液口112和平衡腔出液口113,这样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口111进入到冷却通道11内,然后继续通向冷却腔出液口112和平衡腔出液口113,而离合器还设置有冷却腔和平衡腔,需要说明的是,摩擦片和分隔板设置于冷却腔内,部分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腔出液口112通入到冷却腔内,随着离合器的旋转,冷却液可以甩动至摩擦片处,给摩擦片进行冷却降温,而另一部分冷却液则可以通过平衡腔出液口113通入到平衡腔内。
[0032]由此,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通道11进入到离合器的冷却腔和平衡腔,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可以甩动至摩擦片处,给摩擦片进行润滑和冷却,使摩擦片不被高温损坏,从而使离合器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而进入到平衡腔的冷却液则可以对平衡腔内的环境进行冷却,从而可以对离合器进行整体冷却降温,而且,离合器旋转时,平衡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的转毂(1),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毂本体(10),所述转毂本体(10)内设置有冷却通道(11),所述冷却通道(11)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11)、冷却腔出液口(112)和平衡腔出液口(113),冷却液从所述进液口(111)分别通向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和所述平衡腔出液口(113),以在冷却液在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释放后,给离合器的摩擦片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转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毂本体(10)包括:壳体(12),所述冷却通道(11)设置于所述壳体(12)内,所述进液口(111)设置于所述壳体(12)一端的外侧面,所述平衡腔出液口(113)设置于所述壳体(12)另一端的外侧面,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设置于所述壳体(12)另一端的内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转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和所述平衡腔出液口(113)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在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平衡腔出液口(113)在周向上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转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11)还设置有开设口(114),所述开设口(114)与所述冷却腔出液口(112)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的转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秀亮唐广清郭明亮谭鑫邓武清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