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81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轴承,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调心性能不好、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本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珠,滚珠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相对的圆周面上均开有用于安置滚珠的环形滚道,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中至少有一个滚道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且滚珠与该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至少有两个接触点,轴承外圈外表面为球面。本球轴承的对中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而且加工简单、制作方便,可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球轴承,特别涉及一种非圆弧滚道的球轴承。
技术介绍
球轴承是广为人知的、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滚动轴承,如深沟球轴承。由于这种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极限转速高,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从而得到十分广泛应用。目前所使用的这种球轴承都包括轴承内圈、滚珠、轴承外圈和保持架。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均设有环形滚道,环形滚道形状为一段圆弧或两段圆弧。当采用一段圆弧滚道的球轴承,滚道与滚珠只有一个接触点,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轴承的承载能力、极限转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两段圆弧滚道的球轴承,滚道与滚珠有两个接触点,轴承能承受轴向及径向两个方向的负荷,轴承的承载能力、极限转速有很大的提高,但两段圆弧的滚道在加工和实施有较大的难度,而且轴承的成本较高,同时轴承在转动时的振动噪音也高,在很多场合无法替代单一圆弧滚道的球轴承。而且现有轴承的外圈一般都为平面,这样轴承的调心性能不好,会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调心性能好、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好的球轴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珠,滚珠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相对的圆周面上均开有用于安置滚珠的环形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中至少有一个滚道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且滚珠与该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至少有两个接触点,所述的轴承外圈外表面为球面。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轴承滚道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实施。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轴承,由于滚珠与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有两个接触点,其相对目前同等规格尺寸的轴向截面为圆弧形的球轴承,在同等转动速度条件下,能承受更大的径向极限载荷,且还能承受轴向载荷。轴承外圈外表面为球面,这样的结构可以补偿因机削加工或安装不良引起的初始对中性误差。在上述的球轴承中,所述的轴承外圈的滚道为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轴承内圈的滚道为轴向截面为圆弧形的滚道。这样设置使轴承成为了三点角接触轴承,滚珠会与轴承外圈的接触点有两个,滚珠与轴承内圈有一个接触点。作为第二种情况,在上述的球轴承中,所述的轴承内圈的滚道为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轴承外圈的滚道为轴向截面为圆弧形的滚道。此时的轴承也为三点角接触球轴承,滚珠与轴承内圈的接触点两个,滚珠与轴承外圈有一个接触点。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球轴承中,所述的轴承内圈及轴承外圈的滚道均为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这样的结构有两种情况,其中一种会使轴承成为一高负荷球轴承,此时轴承滚道与滚珠的接触区的连线近似一段圆弧,轴承可承受较大的负荷。还有一种能使轴承成为四点角接触轴承,滚珠与轴承的内、外圈都有两个接触点。在上述的球轴承中,所述的滚珠与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的两个接触点与滚珠中心连线的夹角a,范围为12°《a《18°或45°《a《135° 。夹角a等于两倍的轴承公称接触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球轴承的外圈为球面,这样轴承的对中性好。本轴承对滚道的加工改变了传统球轴承滚道的轴向截面为圆弧形的现状,采用容易实施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轴承滚道,这种结构能承受更大的径向极限载荷,还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且加工简单、制作方便,可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球轴承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球轴承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球轴承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球轴承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滚珠;4、滚道;5、接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l、轴承内圈2及滚珠3,轴承外圈l外表面为球面,滚珠3设置在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之间,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相对的圆周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置滚珠3的环形滚道4,其中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中至少有一个滚道4的轴向截面为一段连续圆滑的椭圆弧形。滚珠3与该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4有两个接触点5,滚珠3与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4的两个接触点5与滚珠3中心连线的夹角为a,参见图2、图3和图4,其中夹角a等于两倍的轴承公称接触角。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此时,10°《a《20° ,本球轴承的轴承外圈l及轴承内圈2的滚道4轴向截面都为椭圆弧形,轴承滚道4与滚珠3接触 区的连线近似为一段圆弧,此时的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负荷,球轴 承为一高负荷球轴承。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当30°《a《12(T时,本球轴承的内圈采用椭圆 弧形滚道4,轴承外圈1仍采用现有的圆弧滚道4,此时的滚珠3与轴 承内圈2的接触点5两个,滚珠3与轴承外圈1有一个接触点5,这样 本球轴承成为三点角接触球轴承。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轴承外圈1为椭圆弧形滚道4,轴 承内圈2采用现有的圆弧形滚道4,即滚珠3与轴承外圈1的接触点5 有两个,滚珠3与轴承内圈2有一个接触点5,本球轴承也是三点角 接触球轴承。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当30°《a《12(T时,本球轴承的轴承外圈l、轴 承内圈2均采用椭圆弧形滚道4,即滚珠3与轴承外圈1有两个接触点 5,滚珠3与轴承内圈2也有两个接触点5,这样本球轴承就成为四点 角接触球轴承。综上所述,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球轴承滚道4的轴向截面为圆弧形的现状,采用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实施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 的轴承滚道4。滚珠3至少与其中一个滚道4之间有两个接触点5,以保证本技术具有轴向承载的能力。采用这种结构的轴承,其相 对目前同等规格尺寸的球轴承,在同等转动速度条件下,能承受更 大的径向极限载荷,且还能承受轴向载荷。另外,本技术相对 目前的截面为圆弧形滚道4的球轴承,其制作方便,可降低产品的 成本。制作时可首先将打磨轴承滚道4的砂轮表面修整成为具有椭 圆弧形的曲面,然后再用此修整好的砂轮对轴承滚道4进行打磨, 使其成为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4。而且,球轴承的轴承外圈l 的外表面为球面,使轴承的对中性得到了增强。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滚 珠;4、滚道;5、接触点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 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 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 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和滚珠(3),滚珠(3)设置在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之间,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相对的圆周面上均开有用于安置滚珠(3)的环形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中至少有一个滚道(4)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且滚珠(3)与该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4)至少有两个接触点(5),所述的轴承外圈(1)外表面为球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的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和滚珠(3),滚珠(3)设置在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之间,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相对的圆周面上均开有用于安置滚珠(3)的环形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中至少有一个滚道(4)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且滚珠(3)与该轴向截面为椭圆弧形的滚道(4)至少有两个接触点(5),所述的轴承外圈(1)外表面为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进发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