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19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板、驱动部件及导向部件,所述定位板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垂直,所述驱动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处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举升定位机构,可适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其定位精度高、举升平稳且其自身制造精度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实现了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自动化装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其质量及使用寿命,现在多采用自动化生产,举升定位机构在其装配过程中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在生产中采用的举升定位装置,因其结构设计要求制造精度较高,故制造成本比较高且举升平稳性较低。专利号为"ZL99123275.5",为"汽车玻璃安装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安装系统中用的定位举升装置,但对其结构没有具体的说明;专利号为"ZL200420061208.6",为"弹簧座与气门锁片自动组合机"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座与发动机气门锁片自动组合机,其中的举升定位装置采用可升降的机械手,该装置只能用于举升较小的零件,不适于发动机装配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举升平稳且可降低其自身制造精度、成本较低、能适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实现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自动化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板、驱动部件、控制单元及导向部件,所述定位板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垂直,所述驱动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通过的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处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柱套装的导向套和设置于所述导向套内的轴套,所述导向柱一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的轴套为自润滑轴套。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工进控制回路和快进控制回路,所述工进控制回路包括气阀和节流阀,所述快进控制回路包括气阀,所述工进控制回路和所述快进控制回路并联连接。 上述的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对应的槽,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板的槽中。 上述的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压板为带有沉降孔的对称切去两侧边的圆盘结构,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部件上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导向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两侧。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气缸。 上述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为螺纹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举升定位机构,可适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其定位精度高、举升平稳且其自身制造精度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实现了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自动化装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的本技术左视图; 图3本技术的导向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5本技术的压板俯视图; 图6本技术的工进/快进控制回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31定位板32压板33连接件34导向部件341导向柱342导向套343轴套35气缸36安装板37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本技术左视图。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36,该安装板36上设置有供连接件33通过的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6上的定位板31,该定位板31上开有与连接件33对应的槽,以供连接件33安装用,连接件33安装在该槽中;以及驱动部件及导向部件34,驱动部件可为常用的例如液压驱动部件、电磁驱动部件或其他可实现驱动功能的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件为气缸35。所述定位板31分别与所述气缸35和所述导向部件34连接,气缸35和所述导向部件34位于所述定位板31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定位板31垂直,气缸35通过连接件33与所述定位板31连接,所述连接件33与气缸35的活塞杆为螺纹连接,连接件33可在气缸35的活塞杆带动下,穿过安装板36上的孔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定位板31完成举升或下降动作。所述连接件33与所述定位板31连接处设置有压板32,所述压板32连接在所述定位板31上。参见图4及图5,图4为本技术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压板俯视图。本技术在连接件33与定位板31之间设置了压板32,该压板32为带有沉降孔的圆盘结构,圆盘被对称的切去两侧边。该压板32主要起到补偿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的作用,即当气缸35与连接件33之间、连接件33与定位板31之间有同轴度或垂直度误差时,通过压板的微调作用,可有效得到补偿,因此安装板36、定位板31及导向部件34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均可以降低,因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及安装难度。同时,为了保证发动机或变速箱在装配线上的装配精度,在所述定位板31上设置了至少两个定位销37,该定位销37与发动机或变速箱上欲装配的零部件的定位孔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销37最佳为两个,与发动机气缸盖的定位孔对应设置。装配时,发动机气缸盖或箱体经装配线体输送到举升定位装置的定位板31上方,其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销37对应时,实现精确定位后,举升定位装置的气缸开始工作,将定位板31平稳举升到预定的高度,进行后续零部件的装配。 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的导向部件结构示意图。导向部件34对称设置在气缸35两侧,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柱341、与所述导向柱341套装的导向套342和设置于所述导向套342内的轴套343,所述导向柱341 —端与所述定位板31连接,所述导向套342与所述安装板36连接。所述的轴套343为自润滑轴套,例如为铜合金镶嵌的自润滑轴套,该自润滑轴套343的使用可减少润滑系统的设置,降低成本。 参见图6,图6为由标准气动阀组成的举升定位机构气缸控制回路的工进/快进控制回路示意图。用一个气阀和节流阀组成举升定位装置3的工进控制回路,用一个气阀构成举升定位装置3的快进回路,将两个回路并联起来,构成举升定位装置3的工进/快进控制回路,使举升定位装置3可以实现工进或快进的转换,在气门锁夹100装配完成后,快速退回原位,节省了时间,有利于提高装配的效率。 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板、驱动部件、控制单元及导向部件,所述定位板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或变速箱装配线的举升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定位板、驱动部件、控制单元及导向部件,所述定位板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垂直,所述驱动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通过的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连接处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钢苏锡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