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763 阅读:41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属于除杂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筒体以及与筒体内壁活动连接的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所述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将筒体分成旋风分离室和过滤分离室,所述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室相通,所述旋风分离室与过滤分离室之间由导叶式旋风子的中空排气管相通,所述过滤分离室与出气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既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过滤分离装置也可以组合使用、能够使含杂气体中的固相与液相杂质分离的优点;同时其中的导叶式旋风子还具有可避免气流进入时的冲击,气体可以平稳地轴向进入叶片,利于气体的流动,可保证气流全部沿叶片出口角喷出而形成旋流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除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各个领域及生产、生活中,都对气体的洁净程度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需要对气体 进行过滤净化,从而达到生产、生活中所需的质量要求,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的过滤 分离器,有的是单级过滤分离只能过滤固体杂质或液体杂质,过滤分离的效果不好,为了达 到较好的过滤分离效果,有时需要多个组合使用,导致占地面积大,后期维护点及安全隐患 多;有的虽然是多级分离但是对于含杂气体中的固、液杂质的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同时这种 多级过滤分离器在对洁净度较好的气体进行过滤分离时,仍然是通过多级过滤分离来进行 处理,极大的浪费了成本资源和社会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 本技术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其中所述过滤分离器还包括与筒体内壁活动连接的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其中所述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将筒体分成密闭的旋风分离室和开放的过滤分离室; 所述过滤分离滤芯,包括上端盖、设置有孔道的下端盖、透气内层和透气外层,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与透气内层和透气外层组成空心腔体;所述透气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填充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从内到外依次为超细纤维滤材层和泡沫体聚集层; 所述导叶式旋风子包括外管和设置于外管中的中空排气管,在中空排气管外周上设置有导向叶片,中空排气管位于外管中的端部为倒圆台状结构; 所述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室相通,所述旋风分离室与过滤分离室之间由导叶式旋风 子的中空排气管相通,所述过滤分离室与出气口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其中所述过滤分离滤芯的泡沫 体聚集层为高孔隙度的耐油塑料泡沫体聚集层;所述导叶式旋风子的导向叶片的入口角为 90° 。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其中所述过滤分离室底部的筒 体上设置有排污口和液位计;所述导叶式旋风子的导向叶片的宽度不变,而导向叶片的厚 度则从入口处至出口处逐渐减薄。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其中所述导叶式旋风子的导向 叶片出口角为20。 45°且相邻两导向叶片互相覆盖。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其中所述旋风分离室和过滤分 离室之间还设置有气体再分布室,所述旋风分离室与气体再分布室之间由导叶式旋风子的中空排气管相通,所述气体再分布室与过滤分离室之间由过滤分离滤芯下端盖的孔道相 通,所述过滤分离室与出气口相通。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由于在本技术结构中的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与筒体内壁之间是活动连接的,因此可以随着需要过滤分离的含杂气体中的杂质的量即含杂气体的洁净度来选择是用过滤分离滤芯单独过滤分离还是用导叶式旋风子进行过滤分离或者选用两者组合同时过滤,这样就可避免在处理洁净度较好的气体时仍选用组合式过滤系统所造成的成本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与筒体内壁之间是活动连接的,因此也便于拆卸,便于更换; 2、本技术结构中将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组合在一起,相对于原先的 多个单级过滤分离组合使用来说,节省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后期维护点及安全隐患;而 且从功能上看导叶式旋风子可去除粒径较大的杂质、过滤分离滤芯可以去除粒径较小的杂 质,因此组合使用时可去除粒径分布较宽的颗粒和液滴; 3、由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滤网组件采用了从内到外依次为超细纤维滤材 层和泡沫体聚集层的结构,其内层的超细纤维滤材层可以通过拦截、惯性碰撞、扩散和分子 间力来捕集3 ii m-O. 01 ii m的液滴式粒子,固体颗粒附着在纤维上不动,而液滴却能沿着滤 材的长纤维往下游移动到交叉点聚结,液滴经聚结后逐渐增长变大,气流形成的微小压差 使液滴通过滤芯的纤维网,最后聚结的液滴成为液滴式液膜出现在滤芯外侧的聚集层,泡 沫体聚集层捕集极小液滴并在微孔中使液滴聚集增大,跟随气流向外层移动,聚集在泡沫 聚集层外表面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自然沉降; 4、本技术的结构中滤网组件依次设置了超细纤维滤材层和泡沫体聚集层,因 此可以使空气中的固相和液相杂质得以分离,便于过滤材料的替换和杂质的分类收集; 5、本技术结构中的导叶式旋风子的导向叶片,叶片入口角a =90° ,可避免 气流进入时的冲击,且小段导流段让气体平稳地轴向进入叶片;叶片宽度不变,而叶片厚度 则从入口处逐渐减薄,以利于气体的流动;相邻两叶片互相覆盖住,以保证气流全部沿叶片 出口角喷出而形成旋流; 6、本技术结构在过滤分离室底部的筒体上设置有排污口和液位计,操作人员 可以通过液位计方便的观察过滤分离室内的液面高度,及时将聚集的液体从排污口排出, 提高过滤分离的效果; 7、本技术在旋风分离室和过滤分离室之间还设置有气体再分布室,可以使经 导叶式旋风子过滤分离的气体能够在气体再分布室内进行混合后进入过滤分离滤芯,减缓 了进入过滤分离滤芯的气体速度,使进入滤芯的气流趋于稳定。附图说明 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图2为图1中过滤分离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3、图3为图1中导叶式旋风子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 1、筒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气体再分布室; 2、过滤分离室,21、过滤分离滤芯,211、上端盖,212、下端盖,213、透气内层,214、 透气外层,215、滤网组件,2151、超细纤维滤材层,2152、泡沫体聚集层,216、排污口,217、液 位计; 3、旋风分离室,31、导叶式旋风子,311、外管,312、中空排气管,313、导向叶片, 314、端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能够被更好的理解,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说明。实施例1 :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包括筒 体l,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 11和出气口 12,其中过滤分离器还包括与筒体1内壁活 动连接的若干过滤分离滤芯21和导叶式旋风子31,其中所述过滤分离滤芯21和导叶式旋 风子31将筒体分成密闭的旋风分离室3和开放的过滤分离室2 ; 所述过滤分离滤芯21,包括上端盖211、设置有孔道的下端盖212、透气内层213和 透气外层214,所述上端盖211、下端盖212与透气内层213组成空心腔体;所述透气内层 213和透气外层214之间填充有滤网组件215,滤网组件215从内到外依次为超细纤维滤材 层2151和泡沫体聚集层2152 ; 所述导叶式旋风子31包括外管311和设置于外管311中的中空排气管312,在中 空排气管312外周上设置有导向叶片313,中空排气管312位于外管中的端部314为倒圆台 状结构; 所述旋风分离室3和过滤分离室2之间还设置有气体再分布室13,所述旋风分离 室3与气体再分布室13之间由导叶式旋风子31的中空排气管312相通,所述气体再分布 室13与过滤分离室2之间由过滤分离滤芯21下端盖212的孔道相通,所述过滤分离室2 与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过滤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分离器还包括与筒体内壁活动连接的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其中所述过滤分离滤芯和导叶式旋风子将筒体分成密闭的旋风分离室和开放的过滤分离室;所述过滤分离滤芯,包括上端盖、设置有孔道的下端盖、透气内层和透气外层,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与透气内层组成空心腔体;所述透气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填充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从内到外依次为超细纤维滤材层和泡沫体聚集层;    所述导叶式旋风子包括外管和设置于外管中的中空排气管,在中空排气管外周上设置有导向叶片,中空排气管位于外管中的端部为倒圆台状结构;    所述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室相通,所述旋风分离室与过滤分离室之间由导叶式旋风子的中空排气管相通,所述过滤分离室与出气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波张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化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1年07月12日 20:30
    里面的沥青座和白钢垫片还有白钢拉杆是我车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