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1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涉及汽车防撞技术领域。包括一个筒壳,每个所述筒壳远离梁体的一侧开设有滑口,每个所述滑口的内壁之间皆滑动连接有一根内接管,每个所述内接管朝向对应筒壳内部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冲击筒的设置,在受到冲击时,将筒壳中被通气管和外界空气分隔的空气被压缩,通过气压将塞体顶起,从而将冲击中蕴含的能量转化为对空气和通气弹簧的做功,从而起到吸能的效果,避免刚性的梁体直接受到冲击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扭曲,从而保护车体;同时,通过连接防撞梁的设置,在受到冲击时利用分摊支脚的设置,将冲击力较为均匀的传导至汽车车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汽车车体在冲击下变形。在冲击下变形。在冲击下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
,具体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
[0003]公开号为CN218662070U的中国技术专利,通过左右平行排布的两个立柱、吸能盒、弯弧横梁、缓冲层、连接梁和背架的设置,在碰撞时,通过缓冲层对客车外部的塑料保险杠与车壳起到一个支撑,缓解碰撞力作用,减小碰撞对塑料保险杠与车壳的损伤,当碰撞力通过弯弧横梁与连接梁传递到吸能盒上后,吸能盒能够溃缩,快速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而后弯弧横梁与连接梁能够抵到立柱与背架上分散碰撞力。
[0004]但在实际使用中,在发生碰撞后,随着吸能盒的压溃汽车前部周边零部件会受到严重的损伤,汽车前防撞横梁吸能装置本身也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从而导致汽车在碰撞后汽车前部零部件及前防撞梁装置修理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包括接触防撞梁,所述接触防撞梁包括一个梁体,所述梁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筒,且所述梁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防撞梁,每个所述冲击筒皆包括一个筒壳,每个所述筒壳远离梁体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滑口,每个所述滑口的内壁之间皆滑动连接有一根内接管,每个所述内接管朝向对应筒壳内部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每根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皆和梁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内接管朝向对应筒壳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头,所有所述连接头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弹性外皮,每个所述筒壳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一根通气管。
[0007]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通气管皆包括一根管体,每根所述管体皆贯穿对应的筒壳,且每根所述管体的底端内壁之间皆设置有一块塞体。
[0008]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管体的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通气架,每个所述通气架的外侧皆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气孔,且每个所述通气架的顶侧内壁皆固定连接有一根通气弹簧,每根所述通气弹簧的一端皆和对应的塞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防撞梁包括一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下两侧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架,且处在所述连接架两侧的转动架一一对应且对称分布,同侧的所有
所述转动架的内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根转动轴。
[0010]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转动轴的外侧皆转动连接有一个外套壳,且每两个相邻的转动架之间皆设置有一个外套壳,每个所述外套壳的一端内侧皆滑动连接有一根内滑条,每根所述内滑条朝向对应外套壳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条伸缩弹簧,每条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皆和外套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和梁体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插板,所述插板和连接架相背的一侧套接有一个套板,所述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座。
[0012]更进一步地,每条所述内滑条的一端皆转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所述连接架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摊轨道,每个所述分摊轨道皆和一个滑块相对应,且每个所述分摊轨道皆和对应的滑块滑动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分摊轨道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一个保护外壳,每个所述保护外壳的一侧内壁皆固定连接有一根分摊弹簧,每根所述分摊弹簧的一端皆和对应的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4]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内接管朝向对应筒壳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个塞板,每个所述塞板的外缘皆和对应筒壳的内壁相紧贴,且每个塞板皆和对应的所述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外皮的外缘和梁体的对应侧固定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管体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圈,每圈密封圈的内壁皆可和对应的所述塞体外缘相紧贴,每圈密封圈朝向对应所述筒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一圈阻拦圈,每圈阻拦圈朝向所述管体内部的一侧和对应塞体相适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通过冲击筒的设置,在受到冲击时,将筒壳中被通气管和外界空气分隔的空气被压缩,通过气压将塞体顶起,从而将冲击中蕴含的能量转化为对空气和通气弹簧的做功,从而起到吸能的效果,避免刚性的梁体直接受到冲击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扭曲,从而保护车体;
[0018]同时,通过连接防撞梁的设置,在受到冲击时利用分摊支脚的设置,将冲击力较为均匀的传导至汽车车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汽车车体在冲击下变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侧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接触防撞梁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冲击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防撞梁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摊支脚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接触防撞梁;101、冲击筒;111、筒壳;112、排气孔;113、支撑弹簧;114、内接管;115、连接头;102、通气管;121、通气弹簧;122、管体;123、塞体;124、通气架;103、梁体;104、通孔;105、弹性外皮;2、连接防撞梁;201、插板;202、分摊支脚;221、分摊弹簧;222、内滑条;223、外套壳;224、伸缩弹簧;225、滑块;226、分摊轨道;203、连接座;204、套板;205、连接架;206、转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包括接触防撞梁1,接触防撞梁1包括一个梁体103,梁体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筒101,每个冲击筒101皆包括一个筒壳111,每个筒壳111远离梁体103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滑口,每个滑口的内壁之间皆滑动连接有一根内接管114,每个内接管114朝向对应筒壳111内部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113,每根支撑弹簧113的一端皆和梁体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每根内接管114朝向对应筒壳111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头115,所有连接头115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弹性外皮105,每个筒壳111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一根通气管102。筒壳111上开设有排气孔112,排气孔112内壁和通气管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包括接触防撞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撞梁(1)包括一个梁体(103),所述梁体(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筒(101),且所述梁体(1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防撞梁(2),每个所述冲击筒(101)皆包括一个筒壳(111),每个所述筒壳(111)远离梁体(103)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滑口,每个所述滑口的内壁之间皆滑动连接有一根内接管(114),每个所述内接管(114)朝向对应筒壳(111)内部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113),每根所述支撑弹簧(113)的一端皆和梁体(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内接管(114)朝向对应筒壳(111)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头(115),所有所述连接头(115)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弹性外皮(105),每个所述筒壳(111)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一根通气管(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通气管(102)皆包括一根管体(122),每根所述管体(122)皆贯穿对应的筒壳(111),且每根所述管体(122)的底端内壁之间皆设置有一块塞体(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管体(122)的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通气架(124),每个所述通气架(124)的外侧皆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气孔,且每个所述通气架(124)的顶侧内壁皆固定连接有一根通气弹簧(121),每根所述通气弹簧(121)的一端皆和对应的塞体(123)的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防撞梁(2)包括一个连接架(205),所述连接架(205)的上下两侧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架(206),且处在所述连接架(205)两侧的转动架(206)一一对应且对称分布,同侧的所有所述转动架(206)的内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根转动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转动轴的外侧皆转动连接有一个外套壳(223),且每两个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迪超韩云宋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