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富集银杏黄酮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50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富集银杏黄酮化合物的方法,涉及从银杏叶中提取纯化黄酮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银杏叶粉为原料,经溶解、离心及超滤分离、电渗析、浓缩及冻干,制得银杏黄酮化合物冻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易于控制,因而生产安全且成本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产品纯化率高,质量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脱除的杂蛋白、离心沉淀物及使用过的乙醇、纯净水均可回收利用,不排除,因而无“三废”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银杏黄酮化合物提取纯化的
,特别涉及从银杏叶中提取纯化银杏黄 酮化合物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科学研究发现, 银杏叶中含大量的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内酯,以及有机酸、烷 基酚和烷基酚酸、甾体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杏黄酮化合物具有扩张 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解痉,抗菌及松弛支气管等作用,可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 因子等。以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制剂,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治疗有价值 且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同时在卫生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从 银杏叶中提取黄酮化合物有很重要的意义。银杏黄酮化合物提取分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水浸取法,②水蒸汽蒸馏法,③ 有机溶剂浸取法。水作为浸取溶剂具有来源广,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但是采用 水浸取时,浸取液杂质含量较高,如无机盐、蛋白质、糖和淀粉等,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 困难。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和人类无毒害的特点,但提取率低、杂 质含量较高,后处理难度大。有机溶剂浸取法所采取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由于有 机溶剂的蒸汽压高,易燃易爆,而且生产成本高,迈此使有机溶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现有提取纯化银杏黄酮化合物的方法,如《应用化学》2001年4月第18巻第4期的"银杏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文,公开的方法是,以烘干粉碎的银杏叶为原料,先制备银杏 浸取液,后加入乙基丁基酮溶剂萃取剂,在温度为60。C, pH为3 4的条件下,萃取30min,再 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而得成品。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乙基丁基酮等 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危险性大;体系的pH较低,易生成佯盐使黄酮活性成分被破坏;溶剂 回收困难,导致部分溶剂残留在黄酮化合物中,产品质量差;提取纯化成本高。又如2006年8 月1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817875的"一种精制银杏黄酮的方法"专利,公开的方法是以银杏叶为原料,先用有机溶剂乙醇溶解,后经超滤、浓縮,再加入e-环糊精或改性e-环糊精进行反应后,经超滤、浓縮制得成品。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有效除去无机盐、氨基酸 等小分子杂质,产品质量差;不能进一步除去乙醇有机溶剂,纯化不彻底,产品的纯度不高 等。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提取纯化银杏黄酮化合物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富集银杏 黄酮化合物的方法,具有不需要使用甲苯、丁酮、乙基丁基酮等有机溶剂,成本较低,操作 简单,产品纯度高,提取纯化效率较高,无"三废"排放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机理银杏叶中含有银杏黄酮化合物、多糖、杂蛋白、无机盐以及氨基酸等物 质。本专利技术利用银杏叶粉中含有的多糖,杂蛋白等大分子量物质的分子量均超过10000Da,且 不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而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化合物均衍生于其母体化合物黄酮 中,以糖苷和甲基化的形式存在,其分子量较小, 一般低于1000Da,且易溶于水、甲醇、乙 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的特点,因此,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溶解其中的黄酮化合物,而多 糖则不溶解,以沉淀形式析出,经过离心,与银杏黄酮化合物分离。又利用超滤使原料液中 的溶剂及小分子溶质从高压进料液测透过膜进入低压侧,而大分子则被超滤膜所阻留进行分 离,除去大分子多糖后,银杏黄酮-乙醇-水溶液中还含有杂蛋白,其分子量在10000-30000Da 左右,故选用合适的超滤膜除去银杏黄酮乙醇-水溶液中大分子杂蛋白,获得除去多糖及杂蛋 白的超滤液。然后利用电渗析将非带电物质与荷电物质进行分离,在一定pH下,由于银杏黄 酮化合物不带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不移动,而小分子的无机盐、氨基酸等则带电荷,在电场 作用下向其相反电荷的电极方向移动,故通过电渗析器,进一步除去无机盐、氨基酸等杂质。再经过真空减压浓缩及冷冻干燥,即获得纯度较高银杏黄酮含量的冻干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以银杏叶粉为原料,经 溶解、离心,及超滤分离、电渗析、浓縮及冻干,制得银杏黄酮化合物冻干粉。其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1) 制备银杏叶溶液以银杏叶粉(即烘干粉碎的银杏叶)为原料,按银杏叶粉的质量(g):乙醇体积分数为50% 的乙醇-水溶液体积(mL)之比为l:40 60的比例,在银杏叶粉中加入乙醇体积分数为5(W的乙 醇水溶液,搅拌溶解30 60分钟,就制备出银杏叶溶液,该溶液为溶解银杏黄酮化合物的粗提取液。(2) 离心分离第(l)步完成后,将第(l)步制备出的银杏叶溶液放置于离心机中,在转速为3000 6000 转/分下,离心10 20分钟,分别收集离心的上层清液和下层沉淀。对于上层清液,为除去银 杏多糖的银杏黄酮-乙醇-水溶液,用于下一步进行超滤;对于下层沉淀,因含有大量的银杏 多糖,用于制备银杏多糖,不排放。(3) 超滤分离第(2)步完成之后,将第(2)歩收集的上层清液泵入超滤器中,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的超滤膜,在O. 1 0. 3MPa下进行超滤分离,使小分子量的银杏黄酮化合物、无机盐等透过超滤膜,存留在滤过液中,大分子蛋白不能透过超滤膜而留在截留液中,分别收集滤过液及截留液。对于截留液,进行干燥后用作家禽词料添加剂;对于滤过液,泵入旋转蒸发器中,在温度为 60 80°C、真空度为-0.6 -0.8MPa下,进行蒸发,直至无乙醇味时止,分别收集蒸出溶液 和脱除乙醇溶液。对于蒸出溶液,回收可用于配制乙醇-水溶液,溶解银杏叶粉;对于脱除乙醇溶液,用于下步进行电渗析。(4) 电渗析第(3)步完成后,将第(3)步收集的脱除乙醇溶液泵入电渗析器中,先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 节其pH值为6. 5 7. 5,控制电压为30 70V进行电渗析,待电流稳定后分别收集浓水和淡水。 对于浓水,因其中含有无机离子及少量色素等,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于淡水为含有银 杏黄酮化合物的溶液,用于下步进行浓縮冻干。(5) 制备银杏黄酮化合物冻干粉在第(4)步完成后,将第(4)步收集的淡水泵入反渗透机中,加入纯净水,在1. 5MPa 2. 5MPa 压力下,进行反渗透浓縮,直至溶液中银杏黄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 15%时止,分别 收集透过液和截留液,对于透过液,因为纯净水,回收可用于配制乙醇-水溶液,溶解银杏叶 粉;对于截留液,因为银杏黄酮化合物浓缩液,将其先置于冻干瓶中,先在_16 -20。C温度 下预冻3 6小时,再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30 60Pa真空度、-50 -6(TC温度下,进行冷 冻干燥24 36小时,就制备出银杏叶黄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40 6(F。的冻干粉。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主要有以下效果1、 本专利技术方法能有效除去银杏叶溶液中的多糖、杂蛋白、无机盐及氨基酸等杂质,纯化 效率高,产品的纯度高,质量好。2、 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脱除的杂蛋白回收利用于配制家禽饲料添加剂,离心沉淀物回 收利用于制备银杏多糖,不排放。这不但有利于环境保护,还降低生产成本。3、 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离心、超滤及电渗析设备,不涉及昂贵的设备及仪器, 因而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易于控制,因此生产安全又降低生产成本。4、 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集银杏黄酮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银杏叶溶液 以银杏叶粉为原料,按银杏叶粉的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之比为1∶40~60的比例,在银杏叶粉中加入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搅拌溶解30~60分钟; (2)离心分离 第(1)步完成后,将第(1)步制备出的银杏叶溶液放置于离心机中,在转速为3000~6000转/分下,离心10~20分钟,分别收集离心的上层清液和下层沉淀; (3)超滤分离第(2)步完成之后,将第(2)步收集的上层清液泵入超滤器中,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的超滤膜,在0.1~0.3MPa下进行超滤分离,分别收集滤过液及截留液,对于截留液,进行干燥;对于滤过液,泵入旋转蒸发器中,在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0.6~-0.8MPa下,进行蒸发,直至无乙醇味时止,分别收集蒸出溶液和脱除乙醇溶液; (4)电渗析 第(3)步完成后,将第(3)步收集的脱除乙醇溶液泵入电渗析器中,先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为6.5~7.5,控制电压为30~70V进行电渗析,当电流稳定时分别收集浓水和淡水; (5)制备银杏黄酮化合物冻干粉 在第(4)步完成后,将第(4)步收集的淡水泵入反渗透机中,加入纯净水,在1.5MPa~2.5MPa压力下,进行反渗透浓缩,直至溶液中银杏黄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15%时止,分别收集透过液和截留液,对于截留液,将其先置于冻干瓶中,先在-16~-20℃温度下预冻3~6小时,再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30~60Pa真空度、-50~-60℃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24~3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鲁燕周小华云芳张桂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